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菊花與劍    P 147


作者:班尼迪
頁數:147 / 197
類別:文化

 

菊花與劍

作者:班尼迪
第147,共197。
③ 三乘十二因緣:三乘,佛教宣稱,人有三種根器,因此有三種修持途徑,並比作「乘」三種車,故名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起。是佛教三世輪迴的基本理論,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譯者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花經》。蓮花,喻其清淨微妙。謂釋迦說法,唯一目的在使眾生得到智慧,人人皆能成佛,唯有法華經才是「一乘法」,其它皆引導眾生接受「一乘」法。——譯者
⑤ 引自E.Steinilber-Oberlin前引書,第175頁。


  
禪師們所傳授的傳統訓練,在於教給弟子如何求「真知」以達到頓悟。訓練既有肉體的,也有精神的,不論是哪一種,最後都必須在內心意識中確得效果。劍術家的修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他必須經常練習基本擊刺,但這只屬於「能力」範圍,他還必須學會「無我」。最初,他首先被命令站在地板上,全神貫注於腳下支持身體的那幾方英吋的地板。這塊室內窄小地板逐漸升高,日久,劍術家學到能立在四英呎高的柱子上,就象置身庭院之中一樣舒服。當他能坦然地立在那根柱上時,他就得到「真知」而頓「悟」了。他的心已經順從己意,不會有眩暈之感或摔跌之虞了。


  
日本的這種立柱術是把人們熟知的西歐中世紀聖西蒙①派的立柱苦行術加以改造,使之成為一種有目的的自我訓練,它已經不再是苦行。無論是修禪還是農村中的許多習慣,各種肉體訓練都經過這種改造。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潛入冰水或站在山瀑佈下之類的苦行修煉。有的是為了鍛鍊肉體,有的為了祈求上帝的伶憫,有的則是為了進入恍惚狀態。日本人喜好的耐寒苦行,是在天亮之前站在或坐在冰涼刺骨的瀑布之中,或者在冬夜用冷水洗澡三次,但其目的是鍛鍊意識的自我,直到不覺痛苦。求道者的目的是訓練自己能夠不受幹擾而繼續冥想。當他已不意識到水的冰冷,在寒夜淩晨身體也不顫抖時,他就「圓熟」了。此外,不求任何補益。
① 聖西蒙(Saint Simeon),公元三、四世紀的修道僧,生於敘利亞北部。傳說他在柱子上生活了三十年,在柱子上傳道。柱高初為六英呎,漸升高達六十英呎。——日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