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史記全集譯注    P 773


作者:司馬遷
頁數:773 / 824
類別:歷史

 

作者:司馬遷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史記全集譯注

左角,李十;右角,將。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攝提者,直斗杓所指(11),以建時節,故曰「攝提格」(12)。亢為疏廟□,主疾。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氐為天根□,主疫□。
尾為九子□,曰君臣;斥絕,不和。箕為敖客□,曰口舌□。
火犯守角□,則有戰。房、心,王者惡之也。
(1)房四星,在天蠍座西北端。按《晉書·天文志》所說:「下第一星,上將也;次,次將也;次,次相也;上星,上相也」,「中間(按指次將、次相之間)為天衢,為天關,黃道之所經也。」(2)心三星,也在天蠍座,西與房星相鄰。《晉書·天文志》說:心宿「為大辰,主天下之賞罰」。(3)王元啟說,「右」上脫左字。左、右驂「各四星,今名東鹹、西鹹」。《正義》認為是房宿本身主右驂,「亦主左驂」。那末「驂」下當有「其陽,左驂」四字。 (4)衿:同鈐。《晉書·天文志》名其星為「鉤鈐」。在房第四星(上星)之下。(5)(xia霞):同轄。(6)《正義》釋為河鼓星兩旁的左、右旗,誤。王元啟釋為天市垣的左垣、右垣。是。《晉書·天文志》說:「天市垣二十二星」。此處說「十二星」,「十」前脫「二」字。(7)《正義》說:「天市二十三星,在房心東北」。此處說是四星,王元啟解釋說:「統言之,天旗即天市;析言之則天旗南北門左右各兩星為天市,余但謂之天旗也」。 (8)市樓六星,在天市垣內,垣南門以東,靠近燕、南海、宋三星。 (9)《宋史·天文志》說:「騎官二十七星,在氐南,天子虎賁也。」按伊世同繪《中西對照星圖》騎官十星,在豺狼座。十李:同「理」。《索隱》說:「理,法官也」。按:理為角宿一,即角宿二顆星中靠南邊的一顆,稱為「左角」是由於面向天運方向(東),南端為左,北為右,以後不注。(11)直:同「值」,當的意思。(12)指寅為攝提格,參見《歷書》注。十二辰各有專名,此處是說其中的「攝提格」是由於攝提所指得名,並不是說凡攝提所指,都名攝提格。□《索隱》說:「宋均以為疏,外也;廟,或為朝也。」 □南門二星在半人馬座中,庫樓以南,在亢宿以南約50度,此處說在「其南北」,「其」字後似應補入「南有」二字。□《索隱》說:「孫炎以為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也。」□《索隱》解釋說:「疫,病也。三月榆莢落,故主疾疫也。」意思是當黃昏時氐宿從東方天空出現的時候,太陽的位置在胃宿,正是春季三月榆莢黃落的時候,正是傳染病流行的季節。所以才說「氐主疫」。又說亢「主疾」,與此義同。□尾宿在天蠍座東端,西北與心宿比鄰。有九星,因稱尾為九子。□《索隱》解釋說:「宋均云:『敖,調弄也。箕以簸揚,調弄象也。箕又受物,有去去來來,客之象也』。」這是由箕星四顆,外形象簸箕,又由簸箕可以揚糧去糠土的作用設想箕星的作用,說它是一個愛調弄人的客人(即「敖客」),沒有什麼科學道理。□《索隱》引《詩緯》說:「箕為口,主出氣。」《爾雅正義》說:「箕四星,二為踵,二為舌。踵在上,舌在下。」說箕宿為天口,是由於箕宿與有風的天氣相連,參見《尚書·洪範》「星有好風」孔傳;說箕宿為舌是出自附會:箕形如簸箕,簸箕前端糠土飛出處稱為舌,箕宿下兩星相當於簸箕前端,也稱為舌。□犯:陵犯。《宋史,天文志》說:兩星「相去方寸為犯」。守:《宋史志》:「居之不去為守」。


  
南宮朱鳥,權、衡。衡,太微,三光之廷(1)。匡衛十二星(2),藩臣:西,將;東,相(3);南四星,執法(4);中,端門;門左右,掖門。門內六星,諸侯(5)。其內五星,五帝坐。後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傍一大星,將位也(6)。月、五星順入(7),軌道(8),司其出(9)。所守,天子所誅也。其逆入,若不軌道,以所犯命之十;中坐,成形,皆群下從謀也。金、火尤甚。廷藩西有隋星五(11),曰少微(12),士大夫。權,軒轅,黃龍體□。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後宮屬。月、五星守犯者,如衡占。
(1)日、月、五星的宮廷。三光,日、月、五星;廷,宮廷。《索隱》引宋均語說:「太微,天帝南宮也。」 (2)今知太微垣十星,東西各五。自《晉書·天文志》已是如此。太史公說有十二星,東西各六。古今星數不同。 (3)太史公的意思是:每垣的六顆星中,自上而下數,前四星西垣為將星,東垣為相星。與《晉書·天文志》不同。後者說,西垣上一星為上相,次為次相,復次為次將,第四為上將;東垣上一星為上將,次為次將,復次為次相,第四為上相。(4)今知南二星為左右執法。由下邊所說端門和掖門的位置知,太史公是把東垣上相。西垣上將也規入執法星中,合為執法四星。(5)把太微垣中星全都作為諸侯(除五帝、郎、將等少數提名者外),可能是先秦天文學的情形,《晉書·天文志》說:「太微,……十二諸侯府也。其外藩、九卿也」。猶有遺意。六諸侯星座可能是指五諸侯、九卿、三公、謁者、內屏、五帝座。前五名均不見於《天官書》。(6)名為郎將。《晉書·天文志》說:「郎將在郎位北,六閱具,所以為武備也。」(7)順入:日、月、五星視運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行,所以,以自西面進入太微垣為順入;相反為逆。(8)是說循軌道而行。(9)司察月、五星出入太微垣的情形。司,職任、掌管。作伺亦通。十以所陵犯星的不同,分別判斷其吉凶。命,命詞,下斷語的意思。(11)隋:同墮。下垂。《索隱》說:「隋為垂下。」又引宋均語:「南北為隋」。在古星圖上南北就是上下。(12)《索隱》引《天官占》說:「少微,一名處士星」。《正義說:「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第一星,處士也;第二星,議士也;第三星,博士也;第四星,大夫也。」□《集解》引孟康語說:「形似騰龍。」軒轅十七星,屈曲如龍形。但是為何說是「黃」龍體?這是五行理論在天文學中的反映,四宮各一色,余黃色無所配。中央黃,本應以中宮配黃色,但中宮主要星座在紫宮中,以紫為黃,頗為彆扭;再者,紫宮為天神太一的宮廷,太一神居五方帝之上,中央黃帝不應再居紫宮。所以,以軒轅座與中央黃帝相配,稱為黃龍體。
東井為水事(1)。其西曲星曰鉞(2)。鉞北,北河;南,南河;兩河、天闕間為關梁(3)。輿鬼,鬼祠事(4);中白者為質(5)。火守南北河(6),兵起,谷不登。故德成衡(7),觀成潢(8),傷成鉞(9),禍成井十,誅成質(11)。
柳為鳥注(12),主木草。七星,頸,為員官□,主急事。張,素□,為廚,主觴客。翼為羽翮,主遠客。
軫為車,主風。其旁有一小星,曰長沙星□,星不欲明;明與四星等,若五星入軫中,兵大起。軫南眾星曰天庫樓;庫有五車□。車星角若益眾□,及不具,無處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