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P 227


作者:蔡東藩
頁數:227 / 292
類別:古典小說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作者:蔡東藩
第227,共292。
自十五年至二十年,其中與英吉利、俄羅斯稍有交涉,中國派出使大臣先後定議:無非是英、俄二國得利,中國吃虧,不過把不疼不癢地皮割些了事。不料又因朝鮮國釀成中日交涉,兵艦被日本擊沉五艘,逃回海口避鋒。陸軍一敗塗地,真為中國大恥。警報迭入北京,光緒帝大加懊惱。旨下,即將統兵主將革職,嚴責李鴻章,鴻章自請處分。日兵連夜進兵,攻破威海衛等要塞數處。光緒帝派北京大臣李鴻章赴日本議和。鴻章至日本,日本要山海關、大沽口、天津三處,才允議和。鴻章正在為難,心中忐忑,不意為刺客擊傷顴面,動各國公憤,皆

說日人不是。日本自知理屈,先向各國謝罪,後至李寓道歉,才允轉圜和議,訂立條款十一條,于光緒二十一年三月簽約。



  
中日戰爭,至此結局。不料又生出中德交涉,亦提出六條要約,將膠州灣周圍百里租與德國,限期九十九年。起初本是先允租與俄國,今又轉給德人,俄人自然要向總署詰問。總署無言,只得令李鴻章出來,把膠州灣一處換了旅順、大連兩處,租期二十五年,才算了結。英國要租威海衛,拓九龍司租界,照膠州灣期限。德國又租廣州灣,亦如德國期限。意大利也無故來索租江浙三門灣。總署見此行為,免得饒舌,索性將門開放,給各國通商,任各國愛哪處租哪處。各國亦見各海口全行開闢,也再沒有要索,自此中國也就不能再振了。

光緒二十四年二月,恭王得了肺病,至四月病歿。即令恭王孫溥偉承襲親王。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醇王福晉又生成一病,竟爾長逝。光緒帝內喪生母,外失賢輔,勢成孤立,又被太后壓制,及李蓮英百般讒構,甚為抑鬱,只有翁師傅還可談談。翁師傅見帝憂悶,遂保薦工部主事康有為。光緒立時召見,遂洋洋數萬言,俱皆採納。於是有為立陳三疏,統是維新政策。


  

光緒帝有心變政,連下數旨:廢時文,立學堂,裁冗員。又下決意變法的上諭,先往頤和園稟白太后,太后也未阻撓。光緒遂實行新政。有為又薦梁啟超等多人,說均是學問淵博,光緒各賞四品銜,令在軍機處行走。自康有為一進,遂分出兩派來:一派維新黨,就是康有為等人;一派守舊黨,就是一班舊臣。

維新黨以欲行新政,必斥太監。李蓮英無法,帶著妹子至頤和園,泣求太后。太后遂與蓮英定汁,密寄榮祿。榮祿即上一折,請帝奉太后赴天津閲兵。光緒入奏太后,太后很是歡樂,命光緒即行傳旨,定期九月初五日,奉太后赴津閲操。光緒心中不決,遂召維新黨入見。康主事縷晰陳奏,此番閲操前途艱險。光緒搖手,令出去會議,商妥再奏。有為退出,與同志商議:先殺榮祿,後劫太后。商定後,即由康有為入宮密奏。光緒聽了康有為話,心想:畿內兵權握在榮祿手內,非得先奪榮祿兵權,不能成事,就無這樣一個人能做到。適直隷按察使袁世凱入覲,光緒想他膽木敢為,立即召見。先探問他新政何如,袁極力贊成。光緒又道:「倘給你統兵,你肯盡心麼?」袁奏道:「願盡微忱。」次日,即下諭道:「直隷按察使袁世凱辦事勤勞,校練認真,着開缺以侍郎補用,專任校操。」此諭一下,守舊黨甚為諱異,急入宮奏知太后。太后即令光緒下諭:凡二品以上官受任,須至頤和園謝恩。世凱遵飭奉行,到頤和園謝恩。太后召見,袁一一答對。太后令他謹慎小心,袁自然答應。

到八月初五日,袁請訓出京,光緒召見,告以竄謀,又付小箭一支,作為證據。袁坐車出京。不意袁上午出京,榮祿下午就抵京。遂入宮,將光緒帝密謀如此一說,又呈上小箭一支,現已帶兵數千,隨後就到。太后道:「甚好。」你快召兵進來,速將禁城侍衛調出,即回天津,截拿康黨。”榮祿奉命而去,不防內有一個太監,素為光緒親信,隨將此事報知光緒。光緒知事已泄,恐康有為被捕,急着內監密遞康有為,令其逃跑。

有為接諭,連同黨皆未與聞,自己暗出城門,行至車站,乘火車逃往塘沽,搭輪至上海,將進吳淞口,被西人持照片將康獲住,帶回關上,改坐英國軍艦,直赴香港去了。此時榮祿在京,捱門逐戶查拿康黨。餘眾皆被捕,惟康、梁二人未獲。即飛飭各省督撫州道,速即查拿,毋任漏網。京中閙了一夜,次日清晨,光緒帝登太和殿,忽宮監傳出懿旨,宣帝至西苑。帝出殿,內監引入西苑,由李蓮英將帝擁入舟中,送往瀛台。光緒到此,諒無好事。不一時,太后、皇后皆到,光緒急忙跪接。太后手指光緒,如此如此,痛罵一頓。皇后代帝懇求,又被一罵。遂將皇后幽閉密室,將光緒監囚瀛台。即行回宮,飭將所獲康黨下禁刑部獄中。一面召集王大臣等,商議廢立之事。太后心想:「妄行廢立,恐惹動外交干涉,只得用光緒名義,請太后訓政。」此諭一下,只好把光緒當廢人了,就是康梁未獲,心中不快,隨傳諭將餘黨斬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