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續資治通鑑 上    P 72


作者:畢沅
頁數:72 / 489
類別:中國古代史

 

續資治通鑑 上

作者:畢沅
第72,共489。
“臣聞前年出師,命曹彬取幽州,是侯莫陳利用、賀令圖之輩熒惑聖聰,而李昉等不知。去年招置義軍,札配軍分,趙普等亦不知。夫宰相非才,則罷之可也。宰相可任,豈有議邊陲,發師旅,而不使與聞者哉!語云:『偏信生奸,獨任成亂。』利用、令圖等既誤陛下機宜于前,無令似此二人者復誤陛下機宜于後。

“兵書曰:『事莫密於間,賞莫重於間。』契丹自有諸國,未審陛下曾探得凡有幾國與之為仇?若悉知之,可以用重賞,行間諜。間諜若行,則契丹自亂;契丹自亂,則邊鄙自寧。昔李靖用間,破突厥心腹之人。如漢之陳湯、傅介子之流,則不勞師徒,自然歸化。此可以緩陛下憂邊之心也。



  
“凡征發軍士,儲備糧草,亦宜鎮靜,勿使喧煩。臣聞去年于戶稅上摺科馬草,及官中和買,當買納未足之間,即有使臣催督,貧下戶婦女有行校科者。又聞汴河干淺,欲分南河水添注汴河以通漕道。國家計度何在,而臨時一至于此!臣即不知國家軍儲支得幾年,若是無九年之糧,實為無備;若是無三年之糧,實為窘急。若不窘急,何以科校婦女而納草,添注河水而漕運也?

“昔吳起為將,為士卒吮癰。霍去病為將,漢帝欲為治第,去病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今之將帥,有如吳起、霍去病否?若以臣見,即將帥實無其人。將帥非才,即無威名,何以使敵人望風而懼!

「以臣所見,小事不勞陛下用心;若以社稷之大計,為子孫之遠圖,則在乎舉大略,求將相,務帝王之大體也。設如人欲理身,先理心,心無邪則身自正;欲理外,先理內,內既理則外自安。臣謂邊上動,由朝廷動之,邊上靜,由朝廷靜之。任賢相于內,則紀綱正;委良將於外,則邊鄙安矣。」

改軍頭司為禦前忠佐軍頭司,引見司為禦前忠佐引見司。

二月,壬子朔,命河北東、西路招置營田,以陳恕等為營田使。

下詔罪己。

遼主禦元和殿,受百官賀。以元日在營中,至是戰捷,還南京補行禮。



  
癸丑,詔:「平塞、天威、平定、威虜、靜戎、保塞、寧邊等軍,祁、易、保、定、鎮、邢、趙等州民,除雍熙四年正月丙戌詔給復外,更給復二年;霸、代、洺、雄、莫、深等州,平魯、岢嵐軍,更給復一年。」

乙卯,遼大饗軍士,爵賞有差。樞密使韓德讓封楚國王,駙馬都尉蕭寧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甲子,遼主命南征所俘、有親屬分隷諸帳者,給官錢贖之,使得相從。

丙寅,遼禁舉人匿名飛書謗訕朝政。

戊辰,以國子監為國子學。

是月,作方田。

三月,親試合格舉人,得進士閬中陳堯叟以下一百八十六人,諸科博平孫奭等四百五十人,並賜及第,七十三人同出身。賜宴,始令兩制、三館文臣皆預。賜堯叟等箴一首。越州進士劉少逸者,年十三,中選,既覆試,又別賜禦題賦詩數章,授校書郎,令于三館讀書。時中書令史、守當官陳貽慶舉《周易》學究及第,既而帝知之,令追奪所授敕牒,釋其罪,勒歸本局,禁吏人應舉。

時有進士十七人挈家歸於遼,遼主命有司考其中第者,補國學官,餘授縣主簿、尉。

丁亥,遼命知易州趙質收戰亡士卒骸骨,築京觀。戊子,賜裕悅宋國王耶律休格紅珠筋綫,命入內神帳行再生禮,太后賜物甚厚。遼制,惟帝及太后行再生禮,休格得行之,異數也。

己丑,遼免雲州逋賦。

丙申,遼開奇峰路,通易州市。

是春,遼主駐延芳澱。

續資治通鑒●卷第十五

●卷第十五


【宋紀十五】 起屠維赤奮若四月,盡重光單閼八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睿烈大明廣孝皇帝端拱二年遼統和七年。己丑,九八九年

夏,四月,國子博士李覺上言曰:「昔李悝有言曰:『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故甚貴甚賤,其傷一也;善為國者,使民無傷而農益勸。』所謂民者,謂士工商也。今都下萬眾所聚,導河渠,達淮海,貫江湖,歲運五百萬斛以資國費。而近歲以來,都下粟麥至賤,倉庾陳陳相因,或以充賞給,鬥直十錢,此工賈之利而軍農之不利也。竊計運米一斛,費不啻三百錢,侵耗損折復在其外。而輓船之夫,彌涉冬夏,離去鄉舍,終老江湖。糧之來也至重至艱,而官之給也至輕至易。倘不幸有水旱之虞,卒然有邊境之患,其何以救之!臣按諸軍傔人舊日給米二升,今若月賦錢三百,是一斗為錢五十。計江、淮運米工腳,亦不減此數。望明敕軍中,各從其便,願受錢者,若市價官米鬥為錢三十,即增給十錢,裁足以當工腳之直而官始獲利,數月之內,米價必增,農民受賜矣。若米價騰踴,即官復給糧,軍人糶其所餘,亦獲善價,此又戎士受賜矣。不十年,官有餘糧,江湖之運亦漸可省也。」帝覽奏,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