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論語    P 58


作者:孔子門生
頁數:58 / 100
類別:國學

 

論語

作者:孔子門生
第58,共100。
春秋時代詩與政治、外交活動密切相關,無論是處理政事還 是在外事活動中,往往都會引證「詩曰」,隨口吟出,而能夠切合 適用。這是非常有意思的時代風氣,有點像我們在「文化大革 命」運動中隨口引用毛主席語錄一樣。它並不是要求政治家都成 為詩人,更不是要求詩人來做政治家,而是因為詩裡麵包含了許 多豐富的知識,且有表達情感,打動人。。和審美、教育等多方面 的功能,確實可以在政治、外交等場合起到超乎尋常的作用。尤 其是經孔子刪訂的《詩經》三百篇,更是如孔子所說:「可以激發 感情,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 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 (《陽貨》)所以,孔子號召「小子何莫夫學《詩》?」(同上)要求 學生都要學習《詩經》。
不過,孔子從來是要求學習為應用而反對讀死書的。正如他 在《學而》篇裡強調的那樣:「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的目 的是為了「行」。如果不能「行」,你書讀得再多也是沒有用的。相 反,只要你能夠言談舉止得體,行為方式得當,那就如他的學生 子夏所說:「雖回來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
說到底,還是求實務本,學以致用。
表率的作用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
孔子說:「自身的行為端正,就是不發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 該怎麼做;自身的行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沒有人聽從。」
【讀解】   
在《顏淵》篇裡,孔子曾經回答過季康子:「政者,正也。子 帥以正,孰敢不正?」在本篇的另一個地方,孔子又說:「苟正其 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說:如果 自身行為端正,從政治國有什麼困難呢?如果自身行為不端正,又 怎麼能夠去端正別人呢?所有這些與這裡的論述表達的都是同一 個道理,就是強調政治領導人的表率作用。
今天我們抓廉政建設,要求領導幹部遵守勤政廉潔的五條標 準,說起來,與孔子所反覆強調的思想也是完全一致的。   正人先正己,表率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知足常樂
【原文】
子謂衛公子荊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③矣。』少有,曰: 『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註釋】


  
①衛公子荊:衛國的公子,字南楚,是衛獻公的兒子。吳國的公子季札 曾把他列為衛國的君子之一。②居室:有多種解釋,以「居家過日子」較 為妥當。③苟合:苟,差不多。合,足。
【譯文】
孔子評論衛國的公子荊說:「他善於居家過日子。剛剛有一點 財產,便說:『差不多夠了。』稍稍增加一點,便說:『差不多完備 了。』富有以後,便說:『差不多美滿了。」』
【讀解】   
這顯然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用我們今天一般的看法,會 認為他很平庸,沒有什麼高標準的追求。豈不聞:「萬元戶,貧困 戶,十萬元戶才起步,一百萬元不算富。」而公子荊剛有一點財產, 充其量算個「萬元戶」吧,就在那裡說什麼「差不多夠了。」稍稍 增加一點,肯定是不到「十萬元」嘛,就聲稱「差不多完備了。」 這不是很沒追求嗎?
其實,話倒不能這麼說。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知足常足,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知足常樂。一個人知道滿足, 心裡面就時常是快樂的,達觀的,有利於身心健康。相反,貪得 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用叔本華的觀點來說, 就會使人生在慾望與失望之間痛苦不堪。面對現實,我們看到不 少鋌而走險而落得聲敗名裂的人正是因為慾壑難填,貪得無厭而 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這些人的犯罪事實,很多人都會由衷感嘆 說:「要是他早一點收手,大概也不會走到這一步罷了!」不知大 家注意到沒有,這些感嘆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問 題是,一旦受貪慾支配,又哪裡會知足,哪裡會收得住手呢?
所以,「知足」不是沒有追求;「知足常樂」更不是平庸的表現。相反,倒是很難得修煉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物慾誘 惑滾滾而來,擋也擋不住的時代。  
實行富民政策
【原文】
子適①衛,冉有仆②。
子曰:「庶③矣哉!」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註釋】
①適:到,往。②仆:駕車。③庶:眾多,這裡指人口多。
【譯文】
孔子到衛國,冉有給他駕車。
孔子說:「好多的人啊!」冉有問:「人多該怎麼辦呢了?」孔子 說:「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裕了又該怎麼辦呢?」孔 子說:「教育他們。」
【讀解】   
《管子·治國》說: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民富則安鄉重家,敬上畏罪,所以比較好治理。民 貧則危鄉輕家,犯上作亂,所以難於治理。
因此,善於治理國家的人總是首先想方設法地讓人民富裕起來。
這就是富民政策。
《管子》表達的思想正是孔子在這裡所表達的思想。
其實,奔小康也好,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也好,也都是這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