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老子道德經註譯    P 63


作者:老子
頁數:63 / 69
類別:中國哲學

 

老子道德經註譯

作者:老子
第63,共69。
本章有「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一句,希望人們做有德行善之人,才可能得天道的庇護。因為「無道無親」,對萬事萬物都非常公正,並非對哪一物有特別的感情,有德行善之人,他所以得到「天」的幫助,是因為他順應自然規律的結果,是他自身努力的結果。這是向那些剝削者進行勸說,勸他們積德行善不要擾害百姓,否則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他在本章裡特彆強調這一點,他說用「德」和解重大的怨仇,這肯定還留下殘餘的怨恨,最好的辦法,就是要與人結下怨仇,即要求統治者實行清靜無為之政,輔助百姓而不干涉他們;給與百姓而不向他們索取;這樣就不會積蓄怨仇,這便是治國行政的上策。否則,肆意盤剝、搜刮,隨意施用嚴刑峻法約束、限制人民,那就會與民結怨,這便是治國行政的下策。

80章:



  
小國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遠徙⑤;雖有舟輿⑥,無所乘之;雖有甲兵⑦,無所陳之⑧。使人復結繩⑨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⑩,鄰國相望,鷄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

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隻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佈陣打仗;使人民再回覆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鷄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註釋]

1、小國寡民:小,使……變小,寡,使……變少。此句意為,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



  
2、使:即使。

3、什伯之器:各種各樣的器具。什伯,意為極多,多種多樣。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輕易冒着生命危險去做事。

5、徙:遷移、遠走。

6、輿:車子。

7、甲兵:武器裝備。

8、陳:陳列。此句引申為佈陣打仗。

9、結繩:文字產生以前,人們以繩記事。

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習慣。

[引語]

這是老子理想中的「國家」的一幅美好藍圖,也是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農村歡樂圖。老子用理想的筆墨,着力描繪了「小國寡民」的農村社會生活情景,表達了他的社會政治理想。這個「國家」很小,鄰國相望、鷄犬之聲相聞,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村莊,沒有欺騙和狡詐的惡行,民風淳樸惇厚,生活安定恬淡,人們用結繩的方式記事,不會攻心鬥智,也就沒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險遠徒謀生。老子的這種設想,當然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