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史記全集譯注    P 10


作者:司馬遷
頁數:10 / 824
類別:歷史

 

史記全集譯注

作者:司馬遷
第10,共824。
太史公曰(1):學者多稱五帝,尚矣(2)。然《尚書》獨載堯以來(3);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4),薦紳先生難言之(5)。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6),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7),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8)。予觀《春秋》、《國語》(9),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十,顧弟弗深考(11),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12),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13)。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14)。余並論次(15),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1)太史公:一般認為是司馬遷的自稱。「太史公曰」以下的文字是司馬遷的論贊。論贊是一篇的結語,其內容或為發表議論,或為說明立篇之意,或為補充史實。 (2)尚:久遠。 (3)《尚書》:原稱《書》,西漢改稱《尚書》,意思是上代之書,為儒家經典之一,所以又叫《書經》。據傳原有百篇,秦焚書後,西漢初存28篇,計有虞·夏書4篇,商書5篇,周書19篇。《尚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史書,是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上古事跡著作的彙編。因為《尚書》的第一篇是《堯典》,沒有關於堯以前的歷史記載,所以這裡說「《尚書》獨載堯以來」。 (4)雅馴:合乎規範,典範。馴,通「訓」,典範。 (5)薦紳:同「搢(jin,晉)紳」、「縉(jin,晉)紳」,本指有官位的人,這裡「薦紳先生」指讀書人。 (6)《宰予問五帝德》(《五帝德》)、《帝系姓》:都是《大戴禮記》和《孔子家語》的篇名。兩部書都不是儒家的正統經典,所以儒生們多不傳習。 (7)漸(ji□n,間):入,這裡有到達的意思。 (8)古文:指古文經籍。漢代稱當通行的隸書為今文,凡用隸書抄錄的經書就叫今文經;稱春秋戰國文字(篆文)為古文,凡用篆文抄錄的經書就叫古文經。這裡的「古文」《索隱》以為是指《五帝德》和《帝系姓》。有人以為是指《尚書》。 (9)《春秋》:「春秋」本為古代編年史的通稱。古代大約各國都有自己的春秋,但後來都失傳了,只有春秋時代魯國的春秋留傳下來,因此「春秋」就成了魯國編年史的專名,相傳曾經孔子整理編定,為儒家經典之一,即所謂《春秋經》。 《國語》:春秋時代的一部國別史,相傳為春秋時左丘明所作,今一般認為是戰國初期的著作。 十發明:闡發,闡明。 章:彰明,明瞭。 (11)顧弟:不過,只是。 (12)缺:缺失,殘缺。有間:好長時間。 (13)軼(yi,逸):散失,這裡指逸事,即當時所見《尚書》沒有記載的事。 他說:指其他著作,《縈隱》以為即《五帝德》、《帝系姓》等。 (14)固:本來,一定。 為:對,向。 道:說,敘說。 (15)論次:論定次第,評議編次。

回目錄


  
 
《史記》譯注
夏本紀第二
解惠全 張德萍 譯注


  
【說明】
夏本是一個古老的部落,相傳是由包括夏在內的十多個部落聯合發展而來的,與古代其他部落交錯分佈於中國境內。到唐堯、 虞舜時期,夏族的首領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並傳給其子啟,從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王朝約存在於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
《夏本紀》根據《尚書》及有關歷史傳說,系統地敘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約四百年間的歷史,向人們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聯盟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寫了夏禹這樣一個功績卓著的遠古部落首領和帝王的形象。
相傳堯、舜時洪水氾濫,民不聊生,雖經大力整治,但由於時代和條件的限制,也由於當政者用人不當,長期未能把民眾從災難中解救出來。這成了當時因擾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夏禹,一個有抱負而且聰敏勤懇的青年出現了。他繼承父業並吸取父親鯀(g□n,滾)治水不成的教訓,以他的健壯、精幹和毅力,獲得成功,在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現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偉景象。
司馬遷以極其虔敬的心情,向人們敘說了夏禹的業績:他懷著勵精圖治的決心,新婚四天就離家赴任,行山表木,導九川,陂九澤,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產,規定了各地的貢品賦稅,指給了各地朝貢的方便途徑,並在此基礎上,劃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國範圍內形成了眾河朝宗於大海,萬方朝宗於天子的統一、安定和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在敘說夏禹的業績的過程中,司馬遷還插進了皋陶(yao,姚)論「九德」以及舜和皋陶關於元首和股肱(g□ng,工)的歌詞,這也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天子及諸侯大臣的行為和道德規範。
與夏禹的形象相反,司馬遷也用簡約的筆觸,勾畫和鞭撻了孔甲的湎淫和夏桀的暴虐。
《夏本紀》是一部夏王朝的興衰史。夏禹的興起,是由於他治理洪水拯民於災難,勤勤懇懇地做人民的公僕,人擁護他。夏朝的衰亡,則是由於孔甲、夏桀這樣的統治者敗德,傷民,人民怨恨他們。當然,夏禹還只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這篇本紀的記載也未必完全真實,歷史事實未必那麼美好,但大禹治水的業績卻早已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樹起了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他十三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偉大奉獻精神,也早已千古傳頌,作為我們祖先一種美德的代表,將永遠值得學習和傚法。
【譯文】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親是鯀,鯀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昌意的父親是黃帝。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帝的孫子。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親鯀都沒有登臨帝位,而是給天子做大臣。
當堯帝在位的時候,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為此非常憂愁。堯尋找能治理洪水的人,四岳群臣都說鯀可以。堯說:「鯀這個人違背天命,毀敗同族,用不得。」四岳都說:「比較起來,眾大臣還沒有誰比他更強,希望您讓他試試。」於是堯聽從了四岳的建議,任用鯀治理洪水。九年時間過去,洪水仍然氾濫不息,治水沒有取得成效。這時堯帝尋找繼承帝位的人,又得到了舜。舜被舉用,代行天子的政務,到四方巡視。舜在巡視途中,看到鯀治理洪水幹得不成樣子,就把他流放到羽山,結果鯀就死在那裡。天下人都認為舜對鯀的懲罰是正確的。舜又舉用了鯀的兒子禹,讓他 來繼續他父親鯀治水的事業。
堯逝世以後,舜帝問四岳說:「有誰能光大堯帝的事業,讓他擔任官職呢?」大家都說:「伯禹當司空,可以光大堯帝的事業。」舜說:「嗯,好!」然後命令禹說:「你去平治水土,要努力辦好啊!」禹叩頭拜謝,謙讓給契、後稷、皋陶。舜說:「你還是快去辦理你的公事吧!」
禹為人聰敏機智,能吃苦耐勞,他遵守道德,仁愛可親,言語可信。他的聲音就是標準的音律,他的身軀就是標準的尺度,憑著他的聲音和軀體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長短。他勤勤懇懇,莊重嚴肅,堪稱是百官的典範。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與益、後稷一起到任,命令諸侯百官發動那些被罰服勞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嶺,樹立木樁作為標誌,測定高山大川的狀貌。禹為父親鯀因治水無功而受罰感到難過,就不顧勞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幾次從家門前路過都沒敢進去。他節衣縮食,盡力孝敬鬼神。居室簡陋,把資財用於治理河川。他在地上行走乘車,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路上行走就穿上帶鐵齒的鞋。他左手拿著准和繩,右手拿著規和矩,還裝載著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開發九州土地,疏導九條河道,修治九個大湖,測量九座大山。他讓益給民眾分發稻種,可以種植在低窪潮濕的土地上。又讓後稷賑濟吃糧艱難的民眾。糧食匱乏時,就讓一些地區把餘糧調濟給缺糧地區,以便使各諸侯國都能有糧食吃。禹一邊行進,一邊考察各地的物產情況,規定了應該向天子交納的貢賦,並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諸侯朝貢時交通是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