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聊齋誌異 中    P 158


作者:蒲松齡
頁數:158 / 160
類別:古典小說

 

聊齋誌異 中

作者:蒲松齡
第158,共160。
顛道人(1) ,不知姓名,寓蒙山寺(2).歌哭不常(3) ,人莫之測,或見其煮石為飯者。會重陽,有邑貴載酒登臨(4) ,輿蓋而往(5) ,宴畢過寺,甫及門,則道人赤足着破衲(6) ,自張黃蓋,作警蹕聲而出(7) ,意近玩弄。邑貴乃慚怒,揮仆輩逐罵之。道人笑而卻走。逐急,棄蓋,共毀裂之,片片化為鷹隼,四散群飛。眾始駭。蓋柄轉成巨蟒,赤鱗耀目。眾嘩欲奔,有同遊者止之曰:「此不過翳眼之幻術耳(8) ,烏能噬人!」遂操刃直前。蟒張吻怒逆,吞客咽之。眾駭,擁貴人急奔,息于三里之外。使數人逡巡往探,漸入寺,則人蟒俱無。方將返報,聞老槐內喘急如驢,駭甚。初不敢前;潛蹤移近之,見樹朽中空,有竅如盤。試一攀窺,則鬥蟒者倒植其中,而孔大僅容兩手,無術可以出之。急以刀劈樹,比樹開而人已死(9).逾時少蘇,異歸。道人不知所之矣。

異史氏曰:「張差遊山,厭氣浹于骨髓(10). 仙人遊戲三昧(11),一何可笑!余鄉殷生文屏,畢司農之妹夫也(12),為人玩世不恭(13). 章丘有周生者(14),以寒賤起家,出必駕肩而行(15). 亦與司農有瓜葛之舊(16). 值太夫人壽(17),殷料其必來,先候于道,着豬皮靴,公服持手本(18). 俟盩厔,鞠躬道左,唱曰:」淄川生員,接章丘生員!『周慚,下輿,略致數語而別。少間,同聚于司農之堂,冠裳滿座(19),視其服色,無不竊笑;殷傲睨自若(20). 既而筵終出門,各命輿馬。殷亦大聲呼:「殷老爺獨龍車何在?』有二健仆,橫扁杖于前(21),騰身跨之。致聲拜謝,飛馳而去。殷亦仙人之亞也(22). 」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顛:瘋癲。

(2) 蒙山:當指山東蒙山,在山東中部,蒙陰縣南。

(3) 不常:不正常。

(4) 邑貴:本縣中有權勢的人。登臨:登山臨水;這裡指登游蒙山。

(5) 輿蓋:坐轎張傘。蓋,貴官出行時作為儀仗用的大傘。

(6) 破衲:破舊僧服。按戒律規定,僧尼的衣服當用人們遺棄的碎布縫袖而成,因而稱僧服為「百衲衣」,簡稱為「衲」。

(7) 作警蹕(b ì畢)聲:發出「喝道」的聲音。警蹕,古時皇帝出入經過的地方嚴加戒備,鳴鞭吆喝,驅散行人,稱「警蹕」。警,警戒。蹕,清道、禁止通行。



  
(8) 翳(y ì易)眼之幻術:迷惑他人視覺的幻術,俗稱「障眼法」。翳,遮蔽。

(9) 人:據山東省博物館抄本補,原闕。

(10)厭氣:令人僧惡的俗氣。浹:浸透。

(11)遊戲三昧:此指遊戲之事。三昧,梵語音譯,意思是心性專注的精神狀態。佛教徒稱自在無礙,排除雜念,使心神平靜,叫「遊戲三昧」。

(12)畢司農:淄川入畢自嚴,明代萬曆進士,官至戶部尚書,故稱他為畢司農。司農,戶部尚書的別稱。

(13)玩世不恭:不拘禮法,藐視世俗。

(14)章丘:縣名,今屬山東省濟南市。

(15)駕肩:坐轎。肩,肩輿,即轎子。

(16 )瓜葛之舊:展轉相連的遠親。

(17)太夫人:此尊稱畢母。

(18)着豬皮靴,公服持手本:足着帶毛豬皮靴,身穿生員服,手持拜見名帖。

殷生此等裝束,後文又跨扁杖而去,都是玩世不恭的惡作劇,意在嘲弄周生「以寒賤起家,出必駕肩而行。」按:明代功令,教坊妓者之夫,綠巾綠帶,着帶毛豬皮靴:老病不准乘輿馬,跨一木,令人肩之;脫籍三代,準其捐考。孟森《跋〈聊齋誌異。顛道人〉》曾作考證,見《心史叢刊》三集。

(19)冠裳:猶言衣冠,官吏士紳的代稱。

(20)傲睨自若:傲慢睥睨,態度自如。

(21)扁杖:扁擔。即殷生謔稱的「獨龍車」。

(22)亞:流亞;類型相近。

胡四娘

程孝思,劍南人(1).少惠能文。父母俱早喪,家赤貧,無衣食業,求傭為胡銀台司筆札。胡公試使文,大悅之,曰:「此不長貧,可妻也。」銀台有三子四女,皆褓中論親于大家;止有少女四娘,孽出(2) ,母早亡,笄年未字(3) ,遂贅程(4).或非笑之,以為■髦之亂命(5) ,而公弗之顧也。除館館生(6) ,供備豐隆。群公子鄙不與同食,婢仆咸揶揄焉。生默默不較短長,研讀甚苦。眾從旁厭譏之,程讀弗輟;群又以鳴鉦■聒其側(7) ,程攜卷去,讀於閨中。

初,四娘之未字也,有神巫知人貴賤,遍觀之,都無諛詞;惟四娘至,乃曰:「此真貴人也!」及贅程,諸妹妹皆呼之「貴人」以嘲笑之;而四娘端重寡言,若罔聞之。漸至婢媼,亦率相呼。四娘有婢名桂兒,意頗不平,大言曰:「何知吾家郎君,便不作貴官耶?」二姊聞而嗤之曰:「程郎如作貴宮,當抉我眸子去(8) !」桂兒怒而言曰:「到爾時,恐不捨得眸子也!」

二姊婢春香曰:「二娘食言,我以兩睛代之。」桂兒益恚,擊掌為誓曰:「管教兩丁盲也(9) !」二姊忿其語侵,立批之(10). 桂兒號嘩。夫人聞知,即亦無所可否,但微哂焉。桂兒噪訴四娘;四娘方績,不怒亦不言,績自若(11).會公初度[12),諸婿皆至,壽儀充庭(13). 大婦嘲四娘曰:「汝家祝儀何物?」二婦曰:「兩肩荷一口(14)!」四娘坦然,殊無慚作。人見其事事類痴,愈益狎之(15). 獨有公愛妾李氏,三姊所自出也,恆禮重四娘(16),往往相顧恤(17).每謂三娘曰:「四娘內慧外樸(18),聰明渾而不露(19),諸婢子皆在其包羅中,而不自知。況程郎晝夜攻苦,夫豈久為人下者?汝勿效尤(20),宜善之,他日好相見也。」故三娘每歸寧,輒加意相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