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太平廣記 三    P 16


作者:李昉
頁數:16 / 150
類別:中國古代史

 

太平廣記 三

作者:李昉
第16,共150。
梁鄴王羅昭威世為武人,有膽決,喜尚文學,雅好儒生。于廳所之側,別立學舍,招延四方游士,置於其間,待以恩禮。每旦視事之暇,則與諸儒講論經義。聚書萬餘卷,于學舍之側,建置書樓,縱儒士隨意觀覽,己亦孜孜諷誦。當時蕃牧之中,最獲文章之譽。每命幕客作四方書檄,小不稱旨,壞裂抵棄,自襞箋起草,下筆成文。雖無藻麗之風,幕客多所不及。又僻于七言詩,每歌酒宴會,池亭遊覽,廉不賦詠,題之屋壁。江南有羅隱者,為兩浙錢鏐幕客,有文學。昭威特遣使幣交聘,申南阮之敬。隱悉以所著文章詩賦,酬寄昭威。昭大傾慕之,乃目其所為詩曰羅江東。今鄴中人士,有諷誦者。嘗自為太廳記,亦微有可觀。(出《羅昭威傳》)

【譯文】



  
梁鄴王羅昭威,武人世家出身,有膽識,喜歡文學。他喜歡結交讀書人,在他的住所旁建立學舍,招請四方遊學之士住在這裡,以厚禮相待。每天公事之餘,便和這些四方來的讀書人講經論道。他收集了一萬多卷書,在學舍旁又建置了書樓,讓這些讀書人隨意閲覽。他自己也孜孜不倦地閲讀,在諸王之中,他的文章最好。他命他的幕客們作四方書檄,稍有不滿意的,他便撕碎拋棄,他自己展紙起草,揮筆成文。他的文章,沒有詞藻華麗之風,幕客多數不如他,他偏愛七言詩,每當歌酒宴會,池亭遊覽時,都要吟詩,題寫在牆壁上。江南有個叫羅隱的人,他在兩浙錢鏐府中當幕客,很有文才。羅昭威特意派人去用厚金相聘,並表明自己的敬慕之情。羅隱便把他的文章詩賦,都寄給了他,羅昭威讀後更加傾慕,並認為羅隱的詩壓倒江東(江浙)一帶,可以稱為「羅江東」。

現在梁朝中的人士,經常有人吟誦。羅昭威曾經自己寫過《大廳記》,也有一些可讀之處。趙延壽 偽遼丞相趙延壽,德均之子也,仕唐為樞密使。清泰末,自太原陷虜,耶律德光用為偽丞相,綜國事。晉少主失政,延壽道戎王為亂。凡數年之間,盜有中夏,實延壽贊成之力也。延壽將家子,幼習武略。即戎之暇,時復以篇什為意,亦甚有雅緻。嘗在虜庭賦詩曰:「黃沙風卷半空拋,雲動陰山雪滿郊。探水人回移帳就,射鵰箭落著弓抄。鳥逢霜果饑還啄,馬渡冰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摺林梢。」南人聞者,往往傳之。(出《趙延壽傳》)

遼國丞相趙延壽,是趙德均的兒子,在後唐時曾任過樞密使。後唐清泰末年,在太原失陷時被俘虜。大遼國太宗耶律德光任他為丞相,總管國內大事。晉少主失掉政權,是趙延壽幫助了戎王為亂,數年之間,佔據了中原。實際是趙延壽助他一臂之力。趙延壽是將門之子,自幼習武,征戰之餘,常讀文章,也很有雅興,他曾在遼國相府之中寫過一首詩:

黃沙風卷半空拋,雲動陰山雪滿郊。

探水人回移帳就。射鵰箭落著弓抄。

鳥逢霜果饑還啄,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摺林梢。

南朝人知道後,彼此傳誦。

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

才名 上官儀 東方虯 蘇頲 李邕 李華 李白


  

好尚 房琯 韓愈 李約 陸鴻漸 獨孤及 杜兼 李德裕 潘彥 宋之愻 朱前疑

鮮于叔明 權長孺

才名

上官儀

高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上官儀獨持國政。嘗凌晨入朝,巡洛水隄,步月徐轡,詠詩曰:「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音韻清亮,群公望之若神仙。(出《國史異纂》)

【譯文】

唐高宗李治繼承太宗皇位後,天下太平無事,宰相上官儀獨掌朝政。一次,上官儀于拂曉前在皇城外等候上朝時,手中牽着馬繮繩,騎馬踏着月光沿著洛水河堤緩緩而行,邊走邊口中吟詩一首:「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聲音清亮,音韻鏗鏘。等候上朝的文武百官望着邊行邊吟詩的上官儀,心中暗暗讚嘆道:「真如上界的神仙降臨到凡世上啊!」

東方虯

左史東方虯每云:「二百年後,乞與西門豹作對。」尤工詩。沈佺期以工詩著名,燕公張說嘗謂之曰:「沈三兄詩,直須還他第一。」(出《國史異纂》)

【譯文】

左史東方虯常說:「二百年以後,請求跟西門豹作對句。」虯尤其善於作詩。跟他同時代的詩人沈佺期以擅長作詩聞名。燕國公張說曾說過:「跟沈三兄的詩比較,還應是東方虯的詩為第一。」

蘇頲

蘇頲少聰俊,一覽千言。景龍二年六月二日,初定內難,準(明鈔本準為唯。)頲為中書舍人,在太極後閣。時頲尚年少,初當劇任,文詔填委,動以萬計,時或憂其不濟。而頲手操口對,無毫釐差失。主書韓禮、譚子陽轉書詔草,屢謂頲曰:「乞公稍遲,禮等書不及,恐手腕將廢。」中書令李嶠見之,嘆曰:「舍人思若湧泉。嶠等所不測也。」(出《譚賓錄》)

【譯文】

蘇頲小時候聰明俊秀,讀書的速度特快,掃一眼能讀千言。唐中宗景龍二年六月二日,內亂初定,蘇頲被提升為中書舍人,在太極殿後閣任職。當時蘇頲還年輕,剛剛擔當這項重任,各種文告詔書都讓他草擬,動則上萬件,有人擔心他勝任不了。然而蘇頲手寫口說,沒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後來,主管文書的韓禮、譚子陽擔任抄寫詔書這項工作,屢屢對蘇頲說:「請你口述得稍慢一些,口述快了我們記不下來,恐怕會將我們的手腕子累壞了的。」中書令李嶠看到這種情形,感嘆地說:「蘇頲文思若泉湧,是我們這些人所想不到的啊!」

李邕

李邕自刺史入計京師。邕素負才名,頻被貶斥。皆以邕能文養士,賈生、信陵之流。執事忌勝,剝落在外。人間素有聲稱,後進不識。京洛阡陌聚看,以為古人,或將眉目有異,衣冠望風,尋訪門巷。又中使臨問,索其新文,復為人陰中,竟不得進改。天寶初,為汲郡北海太守。性豪侈(明鈔本侈為俊),不拘細行,馳獵縱逸。後柳績下獄,吉溫令績引邕,議及休咎。厚相賂遺,詞狀連引,敕初(明鈔本初作祁)順之。羅希奭馳往,就郡決殺之。邕早擅才名,尤長碑記。前後所制,凡數百首;受納饋送,亦至鉅萬。自古鬻文獲財,未有如邕者。(出《譚賓錄》)

【譯文】

李邕自刺史入京聽候考核陞遷。邕一向負有才名,卻屢遭貶斥。都認為他既能寫一手好漂亮的文章,又廣為交朋結友,是漢時賈誼、戰國時的信陵君。因此,朝內主事的達官貴人都忌恨李邕,使他被免去官職流落京師之外,一向有很大的名聲,朝中庸碌無識之輩卻不賞識他。李邕入京後每在路上行走,受到很多人的圍觀,以為他是前朝古人,或者認為他相貌不凡。一些士子爭相結納,登門拜訪,或者求人打探,索求李邕新寫的文章,暗中為科考試卷,竟然不能改動。天寶初年,李邕被升為北海太守。他性情豪放好侈華,不拘小節,喜歡騎馬狩獵,縱情享樂。稍後,柳績獲罪被關入牢獄,宰相吉溫令柳績誣陷李邕,朝內對他的功過爭議很大。吉溫用重金賄賂柳績,使其連續訴狀誣陷李邕,終於使皇帝頒發詔書賜李邕死。羅希奭攜帶詔書馳往北海郡,就地處死李邕。李邕很早就遠播才名,尤其擅長撰寫碑石記文。他一生為人撰寫碑石記文幾百篇,接受饋送達許多萬。自古以來靠賣文致富發財的,沒有人象李邕這樣的啊。

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