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華陽國誌    P 48


作者:常璩
頁數:48 / 64
類別:社會學

 

華陽國誌

作者:常璩
第48,共64。
趙瑤字元,琰字稚,凡七兄弟,宣子也,皆以令德著聞。瑤少有公望,始為緱氏,袁、趙二公相與書曰:「趙瑤在緱氏,猛虎歸跡。百里均爾,昇平何難?」遷扶風太守,徙蜀郡。司空張溫謂之曰:「昔第五伯魚從蜀郡為司空,掃吾第以侍足下矣。」瑤曰:「諾。」尋換廣漢,卒。琰始為青州刺史,于廳前置大器盛水,貴要有托書,悉投于水,部下清肅。徙梁相,徵拜尚書,不就,卒。

▲仲卿報友,行義以理。 



  
陳綱,字仲卿,成固人也。少與同郡張宗受學南陽,以母喪歸。宗為安眾劉元所殺。綱免喪,往複之。值元醉臥,還,須醒乃殺之,自拘有司。會赦,免。三府並闢,舉茂才,拜弘農太守。初至,有兄弟自相責引退,是後無訟者。在官九年卒。天子痛惜,賜家錢四十萬。

▲伯度玄鏡,榮辱屑己。 

李法,字伯度,南鄭人也。桓帝時為侍中、光祿大夫。數亢表宦官太盛,椒房太重;史官記事,無實錄之才,虛相褒述,必為後笑。帝怒,免為庶人,恬然以咎失為己責。久之,徵拜汝南太守,遷司隷校尉,湛然無自得之容。

▲德公在林,懸象垂晷。既沖雲清,荀、張儀準。 

李燮,字德公,太尉固子也。父死時,二兄亦死。燮為姊所遣,隨父門生王成亡命徐州,傭酒家。酒家知非常人,以女妻之。延熹二年,梁冀誅後,月經陽道,暈五車。史官上書:「昔有大星升漢而西,卷舌揚芒迫月,熒惑犯帝座,則有大臣枉誅。星在西方,太尉固應之。今暈如之,宜有赦命,錄其遺嗣,以除此異。」於是下赦,燮得返舊。四府並闢,公車徵議郎。與趙元、潁川賈偉節、荀慈明、南陽張伯慎為友。伯慎為潁川太守,與慈明交相論言,偉節與焉,京師以為臧否。伯慎問趙元曰:「德公所言何?」元曰:「無言也。」伯慎追嘆曰:「當如德公,兒輩徒靡沸耳!」慈明亦寤而心變。拜安平相。王為黃巾所沒,得出,天子復封之。燮以為不可,果敗。遷京兆尹。時人為之語曰:「李德公,父不欲立帝,子不欲立王。」

▲伯台處諫,帥言亢盡。末命防萌,妙睹玄揆。 

陳雅,字伯台,成固人也。靈帝時為諫大夫。閹宦用事,上疏曰:「昔孝和帝與中常侍鄭眾謀誅大將軍竇憲,由是宦官秉權。安帝幼沖,和熹太后兄大將軍鄧騭輔政。太后崩,中常侍江京等殺騭。安帝登遐,黃門孫程又殺車騎將軍閻顯。孝桓帝又與中常侍單超等共誅大將軍梁冀。陛下即祚,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尚書令尹勛等欲誅宦官,絶其奸擅,盡忠王室,建萬世策。機事不密,為中常侍朱等所殺。此即陛下所見。今宦官強盛,威傾人主,天下箝口,莫敢言者,海內怨望,妖孽並作,四方兵起,萬姓辛苦。陛下尚可以安,柰後嗣何?」帝不省納,出為巴郡太守,年七十五卒。臨終,戒其子曰:「期運推之,天下將大亂,雄夫力爭。無以貨財為意。吾亡,依山薄葬。」亡歲餘,靈帝崩,大將軍何進復為黃門所殺,海內果亂,終成三國也。


  

▲孟度邵允。 

閻憲,字孟度,成固人也。名知人。為綿竹令,以禮讓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成夜行,得遺物一囊,中有錦二十五匹,求其主還之,曰:「縣有明君,何敢負其化。」童謡歌曰:「閻尹賦政,既明且昶。去苛去闢,動以禮讓。」遷蜀郡,吏民涕泣,送之以千數。

▲季子英瑋。 

李歷,字季子,太尉固從弟也。少修文學,性行清白,與鄭康成、陳元方齊名。弱冠拜新城令。朝請都督。

▲計君經算, 

程苞,字元道,南鄭人也,光和二年上計吏,時巴郡板反,軍旅數起,征伐頻年。天子患之,訪問益州計曹,考以方略。苞對言:「板忠勇,立功先漢,為帝義民。羌入漢中,輒蒙其力,東征南戰,世有功勞。由不料恤,以致叛亂,非有僭盜,能相群殺。大兵臨之,未必卒得;不如但選明能太守,恩信懷服,自然安定矣。」天子從之,卒如其言。後在道卒。

▲元靈斐斐。 

祝龜,字元靈,南鄭人也。年十五,遠學汝、潁及太學,通博蕩達,能屬文。太守張府君奇之,曰:「吾見海內士多矣,無如祝龜者也。」州牧劉焉闢之,不得已,行,授葭萌長。撰《漢中耆舊傳》,以著述終,

▲禮高殉名, 

段崇,字禮高,南鄭人也。太守河間鄭廑命為主簿。永初四年,涼州羌反,溢入漢中,從廑屯褒中。虜東攻,廑欲戰,崇諫不可,願固壘待之。廑不聽,出戰,敗績。崇與門下史王宗、原展及子勃、兄子伯生推鋒死戰,眾寡不敵,崇等皆死。羌遂得廑,殺之。

▲伯義節死。 

程信,字伯義,南鄭人也。時為功曹,居守,馳來赴難,殯殮廑喪。送還鄉裡訖,乃結故吏冠蓋子弟二十五人,誓共報羌,各募敢死士以待時。太守鄧成命信為五官。元初二年,虜復來。信等將其同志,率先奮討,大破之,信被八創死。天子咨嗟,元初五年,下詔書賜信、崇家谷各千斛。

▲四行齊致,在茲六子。 

贊閻憲已下也。又有王宗、原展及嚴孳、李容、姜濟、陳巳、曹廉、勾矩、劉旌九人,皆以令義為鄭廑所命。王宗、原展與廑同死,孳、容等七人與信共並命。詔書既賜崇、信家,又賜九子家谷各五百斛,給死事復。

▲元侯、趙、陳,蓋亦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