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沈從文全集《散文集》    P 246


作者:沈從文
頁數:246 / 276
類別:文學

 

沈從文全集《散文集》

作者:沈從文
第246,共276。
這個小文,和較前一時寫的《湘行散記》及《湘西》二書,前後相距約十年,敘述方法和處理事件各不相同。前者寫背景和人事,後者談地方問題,本文卻範圍更小,作縱的敘述。可是基本上是相通的。正由於深深覺得故鄉土地人民的可愛,而統治階層的保守無能故步自封,在相互對照下明日舉步的困難,可以想像得到。因此把唯一轉機希望,曾經寄托到年青一代的覺醒上,影響顯明是十分微弱的。因為當時許多家鄉讀者,除了五六人受到啟發,衝出那個環境,轉到北方作窮學生,抗戰時輾轉到了延安,一般讀者相差不多,只能從我作品中留下些「有趣」印象,看不出我反覆提到的「寄希望於未來」的嚴肅意義。本文卻以本地歷史變化為經,永玉父母個人及一家災難情形為緯交織而成一個篇章。用的彩線不過三五種,由於反覆錯綜連續,卻形成土家族方格錦紋的效果。整幅看來,不免有點令人眼目迷亂,不易明確把握它的主題寓意何在。但是一個不為「概念」「公式」所限制的讀者,把視界放寬些些,或許將依然可以看出一點個人對於家鄉的「黍離之思」!
在本文末尾,我曾對於我個人工作作了點預言,也可說一切不出所料。由於性格上的局限性所束縛,雖能嚴格律己,堅持工作,可極缺少對世事的靈活變通性。於社會變動中,既不知所以自處,工作當然配合不上新的要求,於是一切工作報廢完事於俄頃,這也十分平常自然。還記得解放前付印《長河》,在題記中我就曾經說過:「橫在我們面前許多事情,都不免使人痛苦,可是卻不必悲觀。驟然而來的風雨,說不定會把許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掃摧殘,弄得無蹤無跡。然而一個人對於人類前途的熱忱,和工作的虔敬態度,是應當永遠存在,且必然能給後來者以極大鼓勵的!……」我的作品,早在五三年間,就由印行我選集的開明書店正式通知,說是各書已過時,凡是已印未印各書稿及紙型,全部代為焚燬。隨後是香港方面轉載台灣一道明白法令,更進一步,法令中指明一切已印未印作品,除全部焚燬外,還永遠禁止再發表任何作品。這倒是歷史上少有的奇聞。說作品已過時,由國內以發財為主要目的商人說出,若意思其實指的是「得即早讓路,免得成為絆腳石」,倒還近情合理,我得承認現實,明白此路不通,及早改業。至於台灣的禁令,則不免令人起幽默感。好像八百萬美式裝備,滿以為所向無敵,因此堅決要從內戰上見個高低的一夥,料不到終究被「小米加步槍」的人民力量打得一敗塗地。還不承認是由於政治極端腐敗必然的結果,卻把打敗仗的責任,以為是我寫了點反內戰小文章的原因(本文似也應包括在內),才出現這種禁令。得出這種結論,採取這種方法,是絕頂聰明,還是極端愚蠢,外人不易明白,他們自己應當心中有數。試作些分析,倒也十分有趣。


  
中國現在有不少研究魯迅先生的團體,談起小說成就時,多不忘記把《阿Q正傳》舉例。若說真正懂得阿Q精神,照我看來,其實還應數台灣方面掌握文化大權的文化官有深刻領會。這種禁令的執行,就是最好的證明,實在說來,未免把我抬舉得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