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甌北詩話    P 4


作者:趙翼
頁數:4 / 62
類別:文學評論

 

甌北詩話

作者:趙翼
第4,共62。
《贈泗州僧伽歌》云:「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末云:「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按《傳燈錄》:「僧伽大師,唐高宗時,在泗州建晉光王寺。中宗景龍二年,遣使迎至京師,命住大薦福寺。三年三月三日示寂,敕命就薦福寺漆身起塔,忽臭氣滿城,帝默許送還泗州,即異香騰馥。」是僧伽示寂,在景龍三年也。而薛仲邕所編《青蓮年譜》,青蓮生於武后聖歷二年,則景龍三年僅十一歲,豈能即與僧伽論三車?且雲「落魄江淮已久」,則必非十餘歲時也。《傳燈錄》所記年歲,或當有忄吳。《年譜》據曾鞏序,謂青蓮年六十四。而李陽冰志青蓮之死,在寶應元年。由寶應元年逆溯六十四年,當是聖歷二年所生。然青蓮代宋若思薦己表云:「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七,為永王脅行,道中奔亡,臣及崔渙推覆,實為無辜。」按永王之敗,在至德二載,青蓮奔亡系尋陽獄,宣慰大使崔渙及中丞宋若思驗出之。若思之薦之,即在此時也。是年年五十七,則寶應元年之卒,實只六十一歲。恐《年譜》亦忄吳。豈薦表少填三年,如宋時之有實年、官年耶?放翁又謂「《僧伽歌》太白舊集本無之,乃宋次道再編時貪多務得之過也。」

青蓮妻許氏,見曾鞏序。謂白自蜀至楚,夢許氏者,高宗時宰相國師之家,以女妻白,因留夢三年。青蓮《上安州裴長史》亦云:"楚有七澤,遂來觀焉。



  
許相公家見招,妻以女孫,便憩息於此,至移三霜。"是青蓮娶許氏之明證也。

乃集中有《流夜郎至烏江別宗十六》一首云:「我非東床人,令姊忝齊眉。遭羅解,翻謫夜郎悲。拙妻莫邪劍,及此二龍隨。慚君湍波苦,千里遠從之。」似青蓮竄時,宗氏妻與之偕行,而氏弟送之者,則又有一宗氏妻矣。然此詩上文云:「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陸離。」又似故相之後,此不可解也。豈刻本忄吳許為宗耶?或許氏妻先亡,繼娶宗氏耶?按青蓮先有《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詩。及在尋陽獄,又有《寄內詩》云:「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流夜郎後,又有《寄內詩》云:「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則其妻又留居豫章,而未嘗從行。然則宗十六之姊如雙劍之相隨者,又何人也?集中有《留別西河劉少府》詩云:「余亦如流萍,隨波樂休明。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此是客并州時作,與此無涉。

青蓮少時,曾為無賴子所困,得陸調救解。集中有僧調詩云:「我昔鬥雞徒,連延五陵豪。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君開萬人叢,鞍馬皆闢易。告急清憲台,脫余北門厄。此亦其逸事也。」

杜少陵曾官拾遺,青蓮亦曾有此官。劉全白撰墓碣云:「代宗登極,廣拔幽滯,君亦拜拾遺。聞命之後,君即逝矣。」《新唐書》亦載之。既聞命而卒,則及身曾受此官。是青蓮亦可稱李拾遺也。按李、杜同時,據年譜及諸傳序,青蓮卒於寶應元年,年六十四,少陵卒於大曆五年,年五十九。是杜小於李十三歲。



  
其卒也,亦後于李八年。

卷二

○杜少陵詩

杜少陵一生窮愁,以詩度日,其所作必不止今所傳古體三百九十首,近體一千六首而已。使一無散失,後人自可即詩以考其生平。惜乎遺落過半!韓昌黎所謂「平生千萬篇,雷電下取將。流落人間者,泰山一毫芒」。此在唐時已然矣。

幸北宋諸公,蒐羅掇拾,匯為全編。呂汲公因之作年譜,略次第其出處之歲月,頗得大概。黃鶴、魯之徒,乃又為之年經月緯,一若親從少陵遊歷者,則未免穿鑿附會,宜常熟本之笑其愚也。然常熟本開卷即以《贈韋左丞》為第一首,謂「此首佈置最得正體,前賢皆錄為壓卷」雲。然此詩乃詣京師考試報罷,將出都之作,則天寶六七載事也。王洙本則以《游龍門奉先寺》為首。龍門在河南,公游東都,在開元之末,則此詩自在前。然公先在其父閒袞州官舍,有《登袞州城樓》詩,雲「東郡趨庭日」,則又在游東都之前,自應列在卷首,而以《望岳》、《游南池》、《宴歷亭》諸詩次之。今王洙本亦仍在《奉先寺》後。又《前出塞》為秦、隴兵赴交河而作,尚是開元中事。《後出塞》為東都兵赴薊門而作,末章明言安祿山將反,先脫身逃歸,則是天寶十四載之事,此當在首卷《兵車行》之後。而王洙本及常熟本皆入秦州詩內,謂在秦州時追述者。此有何據耶?皆編次之誤也。

宋子京《唐書杜甫傳贊》,謂其詩「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大概就其氣體而言。此外,如荊公、東坡、山谷等,各就一首一句,嘆以為不可及,皆未說著少陵之真本領也。其真本領仍在少陵詩中「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

蓋其思力沉厚,他人不過說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說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

其筆力之豪勁,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無淺語。微之謂其薄《風》、《雅》,該沈、宋,奪蘇、李,吞曹、劉,掩顏、謝,綜徐、庾,足見其牢籠萬有。秦少游並謂其不集諸家之長,亦不能如此。則似少陵專以學力集諸家之大成。

明李崆峒諸人,遂謂李太白全乎天才,杜子美全乎學力。此真耳食之論也!思力所到,即其才分所到,有不如是則不快者。此非性靈中本有是分際,而盡其量乎?

出於性靈所固有,而謂其全以學力勝乎?今姑摘數條於此,有沉著至十分者,有奇險至十二三分者,略為舉隅,學者可類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