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寓言故事    P 32


作者:集體創作
頁數:32 / 35
類別:寓言故事

 

中國寓言故事

作者:集體創作
第32,共35。
①裘 qiú— — 皮衣。好 hào——愛好,珍羞——精美食品。羞同 「饈」。②具——備。牢——作祭品用的牛羊豬。三牲具備叫太牢,只用豬、羊叫少牢。③相率——互相跟着。重 chóng丘——重複起迭的山丘。④一牢——指用一隻羊做祭品。

鷸蚌相爭



  
有一天,一隻大蚌慢慢地爬上了河灘,張開兩扇橢圓形橢,tuǒ的蚌殼,舒舒服服地躺在那裡曬太陽。這時候,一隻鷸鳥正順着河沿覓食。它那又尖又長的利嘴,一會兒啄zhuó住一條小魚,一會兒吞下一隻水蟲。當它看到大蚌裸露裸,luǒ的的嫩肉時,它饞極了,用尖嘴猛地啄去。大蚌遭到突然襲擊,吃了一驚,啪地一聲合攏甲殼,象一把鐵鉗緊緊夾住了鷸鳥的尖嘴巴。鷸鳥死死地咬住蚌肉,大蚌緊緊地鉗着鷸嘴,誰也不肯鬆口。鷸鳥威脅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幹死在河灘上!」大蚌也不樂弱,回擊說:「你的嘴今天撥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就會餓死在沙灘上!」鷸鳥和大蚌就這樣你咬着我,我鉗住你,誰也不肯相讓,誰也沒法解脫。這時候,有一個漁翁來到河灘,看見鷸蚌相爭的場面,就毫不費力地把鷸鳥和大蚌一起捉走了。

【提示】
這是一則十分生動的寓言故事。它告訴我們:大敵當前,弱小者之間要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鬥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早已成為大家常用的成語。

【原文】
蚌方出曝①,而鷸啄其肉②,蚌合而箝其喙③。鷸曰:「今日不雨④,明日不雨,即有死蚌⑤!」蚌亦謂鷸曰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⑦。漁者得而並禽之⑧。

—— 《戰國策》

【註釋】
①方——正在。曝 — — 曬。②鷸 — — 一種水鳥,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③箝 qián——同「鉗」,夾住。喙huì— — 鳥獸的嘴。④雨——這裡用作動詞,下雨。⑤即——就,那就。⑥謂……曰——對……說。⑦相舍——互相放棄。⑧並——一起,一併。禽——同「擒」,捕捉。



  
再爬一回

從前有個人,向來假仁假義,總把自己打扮成最慈悲的善人。有一天,他捉到一隻甲魚,有心想煮熟了吃肉喝湯,滋補身體,但又不願意落個殺生的惡名。他背着手轉了幾圈,想出了一個法子。他先用猛火把鍋裡的水燒得滾開,然後在水面上橫擱一根細竹棍兒當作橋。他對甲魚說:「咱們講好條件:你如果能爬過這座竹橋,我就把你放回河裡。」甲魚知道他的用心,但為了活命,還是冒着高溫,費儘力氣,極其勉強地爬了過去。這個人說:「好極了!你真有本事。看你爬橋,就象看雜技節目走鋼絲一樣,簡直是一種藝術享受。我還想欣賞,你再爬一回吧!」

【提示】
對於那種幹了壞事還要用花言巧語來打扮自己,欺騙受害者的人,要特別警惕,因為他比明火批杖的壞人更加陰險,更為毒辣。

【原文】
昔有人得一鱉①,欲烹而食之,不忍當殺生之名②。乃熾火使釜水百沸,橫筱為橋③,與鱉約曰:「能渡此則活汝。」鱉知主人以計取之,勉力爬沙④,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橋,甚善!更為我渡一遭⑤,我欲觀之。」—— 《桯史》

【註釋】
①鱉biē——形狀象烏龜,背甲上有坎皮。也叫甲魚或團魚。俗稱王八。②不忍——這裡是不願意的意思。殺生——舊時指宰殺牲畜、家禽等生物。③筱 xiǎo——細竹子。④爬沙——原指蟹行,這裡指鱉行。⑤更——再。

鑿井得人

宋國有個姓丁的,家裡沒有井。做飯,澆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個勞動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後來,姓丁的在家裡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說: 「我家鑿了一口井,等於得了一個人。」這話三傳兩傳便走了樣,說成:「丁家鑿井挖出一個活人來了。」越傳越奇,越奇越傳,最後傳到宋國國君的耳朵裡。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調查。姓丁的說:「我說的是鑿了一口井等於得了一個勞動力,不是說從井裡挖出一個活人來呀。」

【提示】
道聽途稅,添油加醋,飛長流短,無事生非,是造成社會不安定的一種因素。醫治這種老毛病,一是不聽,二是不傳,使流言蜚譜沒有市場。

【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①,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②,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呂氏春秋》

【註釋】
①溉——灌水。汲 — — 從井裡取水。②穿井——打井。③使——使用。

朝三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