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封神演義    P 278


作者:陳仲琳
頁數:278 / 298
類別:古典小說

 

封神演義

作者:陳仲琳
第278,共298。
話說木吒暗祭劍斬了徹地夫人,在關上大呼曰:「吾是木吒在此。奉姜元帥將令,來取此關!今主將皆已伏誅,降者免死,逆者無生!”眾皆拜伏於地。今吒已知兄弟獻關,同東伯侯姜文煥,殺至關下。木吒令左右:「開關。」迎接人馬進了關,姜文煥查盤府庫,安撫百姓,放了被禁馬兆,感謝金、木二吒。金吒曰:「賢侯速行,吾當先往孟津,報與姜元帥;賢侯不可遲誤戊午之辰,以應上天垂象之兆。」姜文煥曰:“謹如二位師父大教。」

今、木二吒,辭了姜文煥,駕土遁往孟津前來。且說子牙在孟津大營,與二路諸侯共議:「三月初九日,乃是戊半之辰,看看至近,如何東伯侯尚未見來,奈何奈何?”正商議間,忽報:「金、木二吒,在轅門等令。」子牙傳令來,金、木二吒來至中軍,行禮畢,乃曰:「奉元帥將令,往遊魂關,詐為雲遊之士,乘機進關。」把前事如此如彼,道了一遍。



  
令:「弟子先來報與元帥,東伯侯隨後大兵至矣。」子牙聞說大喜,深羡二人用計,乃曰:「天意響應,不到戊午日,天下諸侯不能齊集。」話說東伯侯大兵,那一日來至孟津,哨馬報入中軍:「啟元帥!東伯侯至轅門等令。」子牙傳令:「請來。」姜文煥率領二百鎮諸侯,進中軍叄謁子牙,子牙忙迎下座來,彼此溫慰一番。姜文煥又曰:“煩元帥引見武王一面。」

子牙同姜文煥進後營,拜見武王不表。此時天下諸侯,共有八百,各處小諸侯不計,共合人馬一百六十萬,子牙在孟津,祭了寶旗,一聲炮響,整人馬,望朝歌而來。怎見得?有詩為證:「征雲迷遠谷,殺氣振遐方;刀槍如白雪,劍戟似堆霜。旌旗遮綠野,金鼓震空桑;刁斗傳新令,時雨慶壺漿。

軍行如驟雨,馬走似奔狼。」正是:弔民伐罪兵戈勝,壓碎群凶福祚長。



  
話說天下諸侯領人馬正行,只見哨馬報人中軍曰:「啟元帥!人馬已至朝歌,請元帥軍令定奪。」子牙傳令,安下大營,三軍吶喊,放定營大炮,只見守城軍士,報入午門,當駕官啟奏曰:「今天下諸侯,兵至城下,紮下行營,人馬共有一百六十萬,其鋒不可當,請陛下定奪。」紂王聽罷大驚,隨命眾官保駕,上城看天下諸侯人馬。怎見得?有贊為證:行營方正,還地兵山;刁斗傳呼,威嚴整肅。

長槍列千條柳葉:短劍排萬斤冰魚。瑞彩飄搖,旗色似朝霞;寒光閃灼,刀斧影如飛電。竹節鞭懸豹尾,方楞鐧掛龍梢;弓弩排兩行秋月,抓錘列數隊寒星。鼓進金退,交鋒士卒若神威;癸呼庚應,遞傳糧餉如鬼運。

畫角幽幽,人聲寂寂。正是:堂堂正正之師,弔民伐罪之旅。

話說紂王看罷子牙行營,忙下城登殿,坐問兩班文武,言曰:「方今天下諸侯,會兵至此,眾卿有何良策,以辭此厄?」魯仁傑奏曰:「臣聞大廈將傾,一木難扶」目今庫藏空虛,民自生怨,軍心俱離,縱有良將,其如人心未順何?雖與之戰,臣知具不勝也。不若遣一能言之士,陳說君臣大義,順逆之理,令其罷兵,庶幾可解此厄。「紂王聽罷,沈吟半響,只見中大夫飛廉出班奏曰:」臣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況都城之內,環堵百里,其中豈無豪傑之士,隱蹤潛跡於其間?願陛下急急求之,加以重爵高祿,而顯榮之,彼必出死力,以解此厄。況城中尚有甲兵十數萬,糧餉頗足;即不然,令魯仁傑督其師,背城一戰,雌雄尚在未定之天,豈得驟以講和示弱耶?「紂王曰:」此言甚是有理。

「一面將聖諭張掛各門,一面整頓軍馬不表。且說朝歌城外,離三十里地方有一人姓丁名策,乃是高明隱士,正在家中閒坐,忽聽周兵來至。丁策嘆曰:」紂王失德,荒淫無道,殺忠信佞,殘害生靈,天愁人怨,故賢者退位,奸佞滿廷。今天下諸侯,合兵至此,眼見滅亡,無人代天子出力,束手待斃而已。

平日所以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者安在?想吾丁策,曾訪昔日高賢,傳授兵法,深明戰守,意欲出去,舒展生平所負,以報君父之恩;其如天命不眷,萬姓離心,大廈將傾,一木如何支持?可憐成湯當時如何德業,拜伊尹,放桀於南巢,相傳六百餘年,聖賢之君六七作;今一旦至紂而喪亡,令人目擊時艱,不勝嗟嘆。「丁策乃作一詩以嘆之。詩曰:」伊尹成湯德業優,南巢放桀冠諸侯;誰知三九逢辛紂,一統華夷盡屬周。“

話說丁策作詩方畢,只見大門外有人進來,卻是結盟弟兄郭宸。二人相見,施禮坐下,丁策問曰:「賢弟何來?」郭宸答曰:「小弟有一事,特來與兄長商議。」丁策曰:「有何事??請賢弟見教。」郭宸曰:「今天下都已聚集於此,將朝歌圍困,天子出有招賢榜文,小弟特請長兄出來,共扶王室。

況長兄抱經濟之才,知戰守之術,一出仕於朝,上可以報效於朝廷,顯親揚名,下不負胸中所學。」丁策乃笑曰:「賢弟之言,雖則有理;但紂王失政,荒淫無道,天下離心,諸侯叛亂,已非一日;如大癰既潰,命亦隨之,雖有善者,亦末如之何矣。你我多大學識,敢以一杯之水,救一車薪之火哉?況姜子牙乃崑崙道德之士,又有這三山五嶽門人,徒送了性命,不為可惜耶?」郭宸曰:“兄言差矣!吾輩乃紂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