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釋迦牟尼傳    P 32


作者:布老虎
頁數:32 / 64
類別:佛教

 

釋迦牟尼傳

作者:布老虎
第32,共64。
「至於你所說的榮華富貴和功名利祿,那是因為一切眾生不得正見,迷離顛倒,名利相纏,造諸惡業。”釋迦牟尼盡情抒懷,說得深入淺出,鞭闢入理,「順從世俗的陋習,那只能充滿憂患和苦惱,障礙本心,與人生真理相違,絶不是智者所為。比如人的肉身好似七寶宮殿,但那裡常常有無常之火在熾盛燃燒,口裡雖然吃的是百味佳餚,耳裡貪的是好聲音樂,豈不知,內中蘊藏着五欲的毒藥。有朝一日,這七寶宮殿終會被那五毒之火摧殘得分崩離析,破碎倒塌。
如此說來,我愛那榮華富貴,豈不是自毀自滅?」「諸位侍臣,我最後告訴你們,日月可以墜地,雪山可以成海,我這顆金剛心將永劫不變。假如誰要強迫我退卻道心,我寧可把身子投入烈火裡焚成灰燼。」釋迦牟尼不顧任何人的規勸,最後敞開肺腑,捧出了一顆金剛心,揚起濃眉,帶著直抒胸臆的微笑,望着五位侍臣:「好了,請你們回去吧!」釋迦牟尼這一番靈性的奇智和超凡的哲理,說得■陳如等五位侍臣面面相覷,不知所措。他們被太子高尚的行為和遠大的理想而感動,儼然從一場庸庸如我的大夢中,被驚雷震醒,不約而同地伏倒在太子面前,頂禮膜拜:“太子,我們不回王城了,決心留在這裡,侍候太子。」
「太子,我們要跟着你一起修習學道。」
「太子,你連世上最高的榮華富貴、國君王位都摒棄了,我們還有什麼丟不下的呢?請你收留我們這幾個弟子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釋迦牟尼泰然自語。


  
第十一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百千三昧,無量妙意。稀有難得的因緣,終於成熟了。面對他這副超凡入聖的笑容,五位弟子引頸張望,無不感到上師的笑容好似甘露醍醐,使他們的心田得以滋潤,從而獲得慰撫和安寧。他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用深情的目光請求上師開示。
釋迦牟尼一見了了,一手高舉紫金鉢盂,不勝感慨地說道:「善哉,善哉,天下眾生皆有如來智慧佛性,只因妄想執着,不能證得。你們均有佛性,本來不生,本來不滅;本來迷悟,而致升沉。而今迷人唸佛生彼,悟者自淨其心。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意思是,天下眾生本性都是純潔善良的,都天生具有佛性。
只是由於人心常被私慾雜念所累,易生煩惱,不明人生的道理。本來世人均有佛性,應該懂得不生不滅之理,只因內心迷悟,而恍恍惚惚。當下由內心的混濁雜亂開始變得清晰,這一念的產生便瞭然其心。雖然漫遊在人生的苦海裡,而幸福的彼岸就在眼前,成道指日可待了!


  
釋迦牟尼開示得從容不迫,意態安詳。
此時,天地敞開它博大的胸懷,隨着釋迦牟尼的幾聲說法,晴空如洗,祥光普照,好像八方諸神都要下凡來喜賀佛祖第一次普設的菩薩道場。真是一誠感應了!
第二天黎明時分,釋迦牟尼命子弟們在他面前結跏趺坐,第一次為他們講說戒法:「弟子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皈依三寶,成為佛門的弟子了。首先要恪守五戒。第一是戒殺生,生物無論大小,都有天生的性命。佛子應慈悲為懷,萬勿殘殺,眾生都免卻互相殘殺,則天下太平;第二是戒偷盜,物各有主,不容顛倒,不應取而取,非分取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故須切戒;第三是戒姦淫,若非己妻,不得行淫壞人之節
 毀己功德,務須切戒;第四是戒妄語,以術愚人,以言詐人,喜說謊話,誑說誑傳,虧心不義,失卻誠實,故須切戒;第五便是戒酒,酒能亂性,性亂神迷,必墜孽障,不能證果,務須切戒。
三皈五戒之法,乃是人生正道,是出世善法的根本……」說完了五戒法,他又講十善業道。
釋迦牟尼懷着至死不渝的信念,為弟子們說法和佈道,時光一年一年地過去了。人類歷史上每一個偉大超凡的人物,都有一個維繫其成敗的時刻。時光已經過去了六年,積累了兩千多個日日夜夜,釋迦牟尼一刻也沒有忘記心靈的召喚。然而他還沒有達到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最高境界。
這漫長的六年歲月,只是一場自苦其身、空虛無益的苦行。他的肉體已被折磨得面黃肌瘦,形容枯槁,只剩下一身柴骨,一口幽氣了。
這一天,曉星已墜,朝曦東昇。釋迦牟尼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來,走向尼連禪河。他想在清淨的河水裡洗一洗身上的污垢。不料,兩腿發軟,頭腦昏暈,竟然癱倒在尼連禪河灘上,人事不省。
這時,有一個名叫陀波羅的牧女,在河畔草原上放牧,頭上頂着一罐牛奶,從河邊經過。她正走着,見沙灘上躺着一個人。近前一看,方纔明白,昏倒在地上的原來是一個又饑又渴、受盡折磨的出家人。少女頓生憐恤之心,端起奶罐,對著釋迦牟尼的嘴,就往裡灌奶。
可是怎麼也灌不進去。
少女陀波羅急中生智,索性自己喝了一口奶,含在口中,附身嘴對嘴,往釋迦牟尼的嘴裡喂奶。釋迦牟尼一口口地嚥下去。喝了鮮奶以後,他感到渾身熱力倍增,五體通暢,精血復生,慢慢甦醒過來,睜睛一看,原來是一個陌生的少女在喂自己奶,不由得由衷地感恩。那善良的少女卻現出行若無其事的神情,忽然舉起空空的奶罐,啪地摔碎在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