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藝概與文概    P 10


作者:劉熙載
頁數:10 / 34
類別:文學評論

 

藝概與文概

作者:劉熙載
第10,共34。
陳壽上《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曰:「皋陶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皋陶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晉書·李密傳》中語略與之同。辭命各有所宜,可由是意推之。
文之要,本領氣象而已。本領欲其大而深,氣象欲其純而懿。
老子曰:「言有宗。」墨子曰:「立辭而不明於其類,則必困矣。」「宗」、「類」二字,于文之體用包括殆盡。
文固要句句字字受命于主腦,而主腦有純、駁、平、陂、高、下之不同。若非慎辨而去取之,則差若毫釐,繆以千里矣。


  
文之所尚,不外當無者盡無,當有者盡有。故昌黎《答李翊書》云:「惟陳言之務去。」《樊紹述墓誌銘》云:「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柳州《愚溪詩序》云:「漱滌萬物,牢籠百態。」
文有以不言言者。《春秋》有書有不書,書之事顯,不書之意微矣。
文有寫處,有做處。人皆云雲者,謂之寫;我獨云云者,謂之做。《左傳》《史記》兼用之。
乍見道理之人,言多理障;乍見故典之人,言多事障。故艱深正是淺陋,繁博正是寒儉。文家方以此自足而誇世,何耶?「白賁」占于《賁》之上爻,乃知品居極上之文,只是本色。
君子之文無慾,小人之文多欲。多欲者,美勝信;無慾者,信勝美。文尚華者日落,尚實者日茂,其類在色老而衰,智老而多矣。
文有古近之分。大抵古樸而近華,古拙而近巧,古信己心而近取世譽,不是作散體便可名「古文」也。
文有三古:作古之言近於《易》,則古之言近於《禮》,治古之言近於《春秋》。
文貴法古,然患先有一古字橫在胸中。蓋文惟其是,惟其真,舍「是」與「真」而于形模求古,所貴于古者果如是乎?
文有七戒,曰:旨戒雜,氣戒破,局戒亂,語戒習,字戒僻,詳略戒失宜,是非戒失實。


  
《文心雕龍》以「隱秀」二字論文,推闡甚精。其雲晦塞非隱,雕削非秀,更為善防流弊。
言外無窮者,茂也;言內畢足者,密也。漢文茂,如西京;密,如東京。
多用事與不用事,各有其弊。善文者滿紙用事,未嘗不空諸所有;滿紙不用事,未嘗不包諸所有。
善書者,點畫微而意態自足,點畫大而氣體不累。文之沈著、飄逸,當準是觀之。
治勝亂,至治勝治。至治之氣象,皞皞而已。文或秩然有條而轍跡未泯,更當躋而上之。誦述古義,針砭末俗,文之正變,即二者可以別之。
文有四時:《莊子》,「獨寐寤言」時也;《孟子》,「向明而治」時也;《離騷》,「風雨如晦」時也;《國策》,「飲食有訟」時也。
文有仰視,有俯視,有平視。仰視者,其言恭;俯視者,其言慈;平視者,其言直。
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至昌黎則漸避本位矣,永叔則避之更甚矣。凡避本位易窈眇,亦易選懦。文至永叔以後,方以避本位為獨得之傳,蓋亦頗矣。
文之道,可約舉經語以明之,曰:「辭達而已矣」,「修辭立其誠」,「言近而指遠」,「辭尚體要」,「乃言底可績」,「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易其心而後語」。
文家得力處人不能識,如東坡《表忠觀碑》,王荊公問坐客畢竟似子長何語,坐客悚然是也。用力處人不能解,如歐陽公欲作文,先誦《史記·日者傳》是也。
《易·系傳》:「物相雜故曰文。」《國語》:「物一無文。」徐鍇《說文通論》:「強弱相成,剛柔相形。故于文,『人乂』為文。」《朱子語錄》:「兩物相對待故有文,若相離去,便不成文矣。」為文者,盍思文之所由生乎?
《左傳》:「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後人每不解何以謂之無文,不若仍用《外傳》作注,曰:「物一無文。」
《國語》言「物一無文」,後人更當知物無一則無文。蓋一乃文之真宰,必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
古人或名文曰筆。《梁書·庾肩吾傳》太子與湘東王書曰:「謝眺、沈約之詩,任昉、陸倕之筆。」筆對詩言者,蓋言志之謂詩,述事之謂筆也。其實筆本對口談而言,《晉書·樂廣傳》:「廣善清言,而不長於筆,將讓尹,請潘岳為表,岳曰:『當得君意。
』廣乃作二百句語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筆。時人咸云:『若廣不假岳之筆,岳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昌黎亦云:「不惟舉之於其口,而又筆之於其書。」觀此而筆之所以命名者見矣。然昌黎于筆多稱文,如謂「漢朝人莫不能為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為之最」是也。   卷二詩概
《詩緯·含神霧》曰:「詩者,天地之心。」文中子曰:「詩者,民之性情也。」此可見詩為天人之合。
「詩言志」,孟子「文、辭、志」之說所本也。「思無邪」,子夏《詩序》「發乎情,止乎禮義」之說所本也。
《關雎》取「摯而有別」,《鹿鳴》取「食則相呼」。凡詩能得此旨,皆應乎《風》《雅》者也。
《詩序》:「風,風也,風以動之。」可知風之義至微至遠矣。觀《二南》詠歌文王之化,辭意之微遠何如!
變風始《柏舟》。《柏舟》與《離騷》同旨,讀之當兼得其人之志與遇焉。《大雅》之變,具憂世之懷;《小雅》之變,多憂生之意。
《頌》固以「美盛德之形容」,然必原其所以至之之由,以寓勸勉後人之意,則義亦通於《雅》矣。
《雅》《頌》相通。如《頌·閔予小子》《訪落》《敬之》《小毖》近《雅》,《雅·生民》《篤公劉》近《頌》。「穆如清風」,「肅雍和鳴」,《雅》《頌》之懿,兩言可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