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民國史演義    P 268


作者:蔡東藩
頁數:268 / 445
類別:中國現代史

 

作者:蔡東藩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民國史演義

麾下僚屬,聞知督軍有恙,自然前來請安。適警察廳中有張醫官,素精按摩各術,大眾統交口保薦,請李純召入醫治。純乃將張醫官召至軍署,先令親吏傳述病狀,與他討論,嗣聞他確有心得,乃引入上房,囑用手術療治。張醫官問及事前種種情狀,並傾跌後種種感覺,純歷述無遺,即由張醫官診視脈象,並替他前後按摩,果然脅間氣痛,較前舒快。
張醫官方說道:「失足跌倒,七日內必發痠痛,這乃當然的事情。而且倉猝跌倒,因痛悶氣,害得兩脅氣痛,亦是尋常病患,毋庸深憂。」純不待說畢,便詰問道:「此外果無別症嗎?」張醫官答道:「此乃失足致跌,與風火痰三種癥候,毫無關係,但教用止痛和血的藥料,按穴敷治,再施運舒筋順氣的手術,逐日撫摩,待閲一星期,自然痊可了。」張醫官頗有經驗。
李純點首稱善,遂命張醫官如法施治,一面乞假靜養。過了七日,疼痛雖已減輕,舉動還未能複原,直延至旬月餘,始得告痊,這也是翊贊和議中一段軼聞。恐即是不祥之兆。惟當李純告假時,朱總代表啟鈐等,已赴上海,履行開會期約,借上海舊德國總會為會場。
二月二十日上午,南北總代表各引分代表等,同蒞會所,衣冠蹌濟,秩序雍容,相見無非舊識,兩派並聚一堂,差不多與辛亥會議相似。彼時唐為北方代表,此次卻易北為南。少川少川,可曾回憶七年前情事否?當時列席諸公,姓氏如下:
北方總代表 朱啟鈐 分代表 吳鼎昌 王克敏
施愚 方樞 汪有齡 劉恩格 李國珍 江紹傑 徐佛蘇
南方總代表 唐紹儀 分代表 章士釗 胡漢民
繆嘉壽 曾彥 郭椿森 劉光烈 王伯群 彭允彞
開會伊始,不及議款,但兩總代表依次表明宗旨,先由南總代表宣言云:


  
國內戰爭,至今日告一結束,但推厥禍源,外力實有以助長之。蓋武人派苟不借助外力,則金錢無自來,軍械無從購,兄弟鬩牆,早言歸於好矣。何至兵連禍結,延至今日,使人民痛苦,至于此極?今北方已經覺悟,開誠言和,舍舊謀新,請自今始!


  
南總代表宣言甫止,北總代表也即宣言道:
民國成立以來,國家政權,多提于武力派之手,故戰爭紛亂,迄無寧歲。邇者時勢所趨,潮流所迫,將化干戈為玉帛,換刀劍以犢牛,一切干羽戈矛,皆應視為過去陳舊之骨董,後此戰爭,當無從再起,和平統一,請視諸斯。
宣言俱畢,兩總代表與各代表均起座,向着國旗,歡呼中華民國萬歲!和平統一萬歲!極力為下文反射。嗣復閒談數語,各隨意取食茶點,便即散席。越日,始開正式會議。南方總代表唐紹儀,首先提出陝西問題,要求撤換陝督陳樹藩。
原來南方民黨于右任,曾入陝西境內,糾合黨徒,與陳樹藩互相爭論,致起戰爭。樹藩本段派健將,不肯容留民黨,佔據片土,因此屢攻于軍。于軍亦不甘退讓,相持未下。徐政府雖已通令停戰,但于陝西一方面,不甚注意。
且陳樹藩靠着段氏勢力,玩視中央命令,自由行兵,所以唐總代表首先質問,迫令將陝督撤換。此外尚有閩鄂衝突等情,亦曾連類談及,但尚未及陝西的緊要。北方總代表朱啟鈐,願轉達中央,即席草就電稿,着人拍發,請政府速令陝督陳樹藩停戰。此外所議各件,如八年公債,參戰借款,以及湘督張敬堯仇視民黨等情,尚沒有極大辨難。
或擬電京問明,或擬電湘阻止,否則交付審查,決諸後議。越日,得徐政府覆電,謂已特派妥員張瑞璣,赴陝監視,實行停戰。於是兩總代表又復會議,彼此商榷,決用和會名義,致函張瑞璣,催他即日赴陝,監束兩方軍隊,以便和議早日結束。當下函電並發,約俟陝戰實停,再申余議。
兩下便又散歸。又越兩日,再行開會,兩總代表相見後,南方總代表唐紹儀,取出陝西于右任來電,聲言陳樹藩部下劉世瓏,仍率眾進攻于軍,如此情形,顯背和議,應歸北方擔負責任。朱總代表只好申電陳請,權詞相答。又越二日,唐紹儀又邀朱啟鈐赴會,取示于軍失去盩厔的警電,累得朱總代表無可容喙,但言政府如不速停陝戰,自當辭職以謝。
再越二日,已是二月二十八日了,唐總代表至會議席上,竟向朱總代表,抗議陝西戰事,限期四十八小時答覆,也是一篇哀的美敦書。說畢即去。朱總代表自覺中央理屈,未便議和,特與各分代表,全體電京,請即辭職,徐政府覆電慰留,並令陝西一體停戰。令文有云:
陝西兵燹頻年,瘡痍滿目,眷言民瘼,軫念殊深。亟應促進和平,早謀安集。前由國務院依照協定辦法,通飭停戰劃防。已派張瑞璣馳往,監視區分,務在一律實行,剋期竣事。
各該將領,自應共體斯意,恪遵辦理。倘或奉行不力,職責所在,不得辭其咎也。此令。
徐政府雖決意停戰,始終謀和,但陳樹藩仍未遵令,備戰不休。南方總代表唐紹儀,且得于右任親筆書函,謂:「陳樹藩密奉參陸處電文,促令進攻,故北京運陝軍械,或由參陸處,或由漢陽兵工廠,次第出發,絡繹不絶」云云。唐總代表乃復提出宣言書,歸咎北方,中止和議,是為第一次和議停頓。江蘇督軍李純,得知消息,很是憤悶,因力疾起床,特擬定辦法五條,電陳中央請行。
徐總統原無他意,不過為安福系所牽掣,未能貫徹主張,既得李純電請,自然照准。李純又電達廣東軍政府,請求同意,隨即通告全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