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上古三代文章    P 4


作者:夏商周
頁數:4 / 72
類別:白話散文

 

作者:夏商周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上古三代文章

種禾不為,種重禾不為重,是以粟少而失功。(《呂氏春秋·任地》)

☆商湯

湯姓子,名履。一名天乙。契十四世孫。即位十七年克夏,號曰武王。

王十三年崩,年百歲。謚曰湯。一曰成湯,一曰武湯。

○帝告



  
施章乃服,明上下(《困學紀聞》二引《尚書大傳·帝告》)

○湯征

湯曰:「予有言,有視水見形,視民見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

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史記·殷本紀》案《孟子·滕文公》篇引「葛伯仇」餉。

《梁惠王篇》引「湯一征自葛始」,又引「我後,後來其蘇。《滕文公》篇引“湯始征自葛載,」又引「我後,後來其無罰」,皆《湯征》文。以《孔書》入《仲虺之誥》,故不錄。)

○湯誥

惟三月,王自至于東郊,告諸侯群後:「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罰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勞于外,其有功於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

后稷降播,農殖百谷。三公咸有功於民,故後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

曰:“不道毋之在國,女毋我怨。」(《史記·殷本紀》)

○與諸侯誓

湯即天子之位,與諸侯誓曰:「陰勝陽,即謂之變,而天弗施。雌勝雄,謂之亂,而人弗行。故諸侯之治政,在諸侯之大夫治與從。」(《周書·殷祝》)

○政語

湯曰:“學聖王之道者,譬如其日。靜思而獨居,譬其若火。夫舍學聖之道而靜居獨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見,而不可以大知。

(賈誼《新書》九。)

湯曰:「藥食嘗于卑。然後至于貴。藥言獻於貴。然後聞于卑。」(同上,又見《說苑·君道》)


  

○嫁妹辭

無以天子之尊而乘諸侯,無以天子之富而驕諸侯。陰之從陽,女之順夫,本天地之義也。往事爾夫,必以禮義。(《困學紀聞》一京房引湯嫁妹之詞)

○盤銘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綱祝

湯見設綱者,四面張,祝曰:「自天下者,自地出者,自四方至者,皆罹我綱。」湯曰:「嘻,盡之矣。非桀其孰能如此。」令去三面,舍一面,而教之祝曰:“蛛蝥作綱,今之人循緒。

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請受其犯命者。(賈誼《新書》七。又見《呂氏春秋·異用》、《史記·殷本紀》、《新序》五,並小異。)

○桑林禱

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時,即當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簡在帝心。萬方有罪,即當朕躬。

朕躬有罪,無及萬方。(《墨子·兼愛》下引湯說。又《呂氏春秋·順民篇》:「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

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多末二語。其為禱旱之詞,可以互證。而《周語·湯誓》曰:「余一人有罪,無以萬夫。

萬夫有罪,在余一人。」韋詔註:「《湯誓》,《商書》伐桀之誓也。」今《湯誓》無此言,則散亡矣。又《論語·堯曰篇》孔安國註:「此伐桀告天之文。」《墨子》引《湯誓》其詞若此,則與《墨子》顯異,所未詳也。)

政不節與?使民疾與?宮室崇與?婦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興與?(《荀子·大略篇》。又《公羊解詁》二引《韓詩傳》、《說苑·君道篇》、《禦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小異。)

☆武丁

武丁,小乙子,湯十世孫,商之第二十二王。在位五十九年,一雲百年,廟號高宗。

○說命

高宗梁ウ,三年不言。(《尚書大傳》)

曰:「以余正于四方,余恐德之不類,茲故不言。(《楚語》上:白公子張曰:“昔殷武丁能聳其德,至于神明。於是乎三年默以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令也。若不言,是無所稟令也。』

武丁於是作書。」賈逵。唐固曰:《書》,《說命》也。)

曰:“若金,用女作礪。若津水,用女作舟。若大旱,用女作霖雨。啟乃心,沃朕心。

若藥不暝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視地,厥足用傷。(同上)

必交修余,無餘棄也。(同上)

念終始,典于學。(《文王世子》)

學學半。(《學記》)

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同上)

惟口起羞,惟甲冑起兵,惟衣裳在笥,推干戈省厥躬。(《緇衣》)

爵無及惡德,民立而正。事純而祭祀,是為不敬。事煩則亂,事神則難。(同上)

☆伊尹

伊尹名摯,姓伊字尹,有亻先之空桑人。初仕桀,歸相湯,為阿衡。太甲尊為保衡。

○伊訓

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祀于先王,誕資有牧方明。(《漢書·律歷志》引《伊訓》)

天誅造攻自牧宮,朕載自亳。(《孟子》)

載孚在亳。(《堯典》疏雲。鄭《注》典寶引《伊訓》)

征自三屆。(同上)

從諫而不指,微諫而不倦,為上則明,為下則遜。(《荀子·臣道》引《書》。楊亻京云:「《書》,《伊訓》也。」)

○四方獻令

湯問伊尹曰:「諸侯來獻,或無牛馬之所生。而獻遠方之物,事實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勢所有而獻之。(本脫“而」字,從《文選》左思《詠史詩》注引補,)必易得而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