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軍隊派往遙遠的國家,其餉給和食糧要在遠地購買。購買這些東西或買進大商業共和國的貨幣以購買這些東西,要輸出若幹商品。最宜於為這目的而輸出的商品,似乎是制造得比較精巧的工業品,即體積小價值大,因而能以不大的費用運到遙遠地方的制造品。一個國家,如果它的產業每年生產這種大量剩餘的制造品輸往外國,那末,即使它不輸出大量金銀,甚至沒有如此大量的金銀可供輸出,也能進行一場費用浩大的對外戰爭好多年。誠然,每年剩餘制造品的很大部分必須在這種情況下輸出,而它雖給商人帶回利潤,卻不給國家帶回任何利潤,因為政府向商人購買外國期票,以便在外國購買軍隊的餉給和食糧。不過,總有一部分剩餘制造品的輸出,仍可帶回利潤。在戰爭期間,政府將對制造業提出加倍的要求。第一,由於購買軍隊的的給和食糧,政府向外國出了期票,為了付清期票,政府就要求制造業制造商品,以便運往外國;第二,國內通常已經消費掉的外國貨物,仍須向外國購買,為了換回這種貨物,政府又要求制造業制造商品運往外國。在破壞性最大的對外戰爭中,大部分的制造業往往會極度繁榮;反之,在恢複和平的時候卻往往會衰落下去。它們可能在國家衰落時繁榮,而在國家恢複繁榮時衰落。英國制造業的許多不同部門在上次戰爭期間和在戰後一段時期的不同狀況,可作我上面所說的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