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307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307 / 712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本世紀的歷次對外戰爭,也許是歷史上費用最大的戰爭了,維持這種戰爭的基金似乎很少依靠流通貨幣、私人家庭的金銀器皿或國庫財寶的輸出。前次對法戰爭使英國花費了九千萬鎊以上,其中不但有七千五百萬鎊新募的國債,而且還有每鎊土地稅附加二先令的附加稅,以及從還債基金中每年借用的款項。這項費用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用在外國,即用在德意志、葡萄牙和美利堅,用在地中海各口岸,用在東印度和西印度群島。英格蘭國王沒有累積的財寶。我們從來沒有聽說有非常大量的金銀器皿被熔解。那時人們一向認為,國內流通的金銀不超過一千八百萬鎊。但自從最近金幣改鑄以來,大家相信那種估計未免過低。因此,我們不妨按照我記得曾經看到或聽到過的最誇大的統計,假定我國金銀合計達三千萬鎊。如果戰爭是用我國的貨幣來進行的,那末甚至根據這個統計,在六、七年期間內也一定曾經把這數目全部運出運回一共至少兩次。如果可以作這樣的假設,那就能提供最有決定性的論點來證明政府沒有必要注意貨幣的保存,因為根據這一假定,國內的全部貨幣一定曾在這麼短的時期內在兩個不同的時間行著無事地有了往返。可是,在這期間內流通渠道並不顯得比平常更空虛,有資力換取貨幣的人,很少感到貨幣缺乏。在整個戰爭時期,尤其是在戰爭將要結束的時候,對外貿易的利潤確較平常為大。這種情況在英國各口岸引起了往往會引起的一種普遍的營業過度現象。這種現象又引起了對貨幣稀少的不滿,而這種不滿常常是跟著營業過度現象出現的。許多人缺少貨幣,因為他們既無資力可以換取,又無信用可以借貸,而且因為債務人覺得難於借貸,債權人也就覺得難於收回。不過,擁有可以換取金銀的價值的人,一般都能以他們的價值換取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