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304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304 / 712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商人所以普遍覺得以貨幣購買貨物較易,以貨物購買貨幣較難,並不是因為構成財富的更主要的成分是貨幣而不是貨物,而是因為貨幣是已知的和確立了的交易媒介物,易於和一切物品交換,但要取得貨幣來交換貨物,卻不見得那麼容易。此外,大部分貨物比貨幣更易於磨損,如果保存它們,可能往往要蒙受大得多的損失。商人有貨物存在手上,同有貨物價格存在金庫相比,更容易發生為他所不能應付的對貨幣的需求。而且,他的利潤直接出自賣貨的多,出自買貨的少,因此他一般更急於以貨物交換貨幣,而不那麼急於以貨幣交換貨物。不過,豐富的貨物堆在貨棧,不能及時售出,這有時可能成為個別商人破產的原因,但決不能使一國或一個地方遭受同樣的災難。商人的全部資本,往往由容易損壞的、須定用來購買貨幣的貨物構成。但一國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卻只有極小一部分可以預定用來從鄰國購買金銀。極大部分是在國內流通和消費的。就連運往外國的剩餘物品,也常有大部分用來購買他種外國貨物。所以,預定用以購買金銀的那部分貨物,即使不能賣出以換取金銀,亦不至使一個國家破產。誠然,它可能遭受某些損失和不方便,也可能不得不采用某種為替補貨幣所必需的辦法。但是,它的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卻照常一樣或幾乎照常一樣,因為它有同樣多的或幾乎同樣多的可消費資本來維持自己。以貨物交換貨幣,未必總象以貨幣交換貨物那麼容易,但從長遠看來,以貨物交換貨幣卻比以貨幣交換貨物更有必要。除了購買貨幣,貨物還有其他許多用處;但除了購買貨物,貨幣就一無所用。所以,貨幣必然追求貨物,而貨物卻並不總是或無需追求貨幣。購買貨物的人往往打算自己消費或使用,並不總想再把貨物出售,但售賣貨物的人卻總想再購買。前者購買貨物,往往完成了他的全部任務,而後者售賣貨物,頂多只能完成他的任務的一半。人們所以需求貨幣,不是為了貨幣本身,而是為了他們用貨幣所能購買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