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283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283 / 712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商業城市的居民往往以制造品和奢侈品運往富國,只滿足大富翁的虛榮心,大富翁亦極願以大量本國土產物來交換。因此,當時大部分歐洲商業,主要都是以本國土產物交換較文明國的制造品。英格蘭的羊毛常與法蘭西的葡萄酒及弗蘭德的精制呢絨交換;波蘭的穀物亦常與法蘭西的葡萄酒白蘭地酒及法蘭西意大利的絲絨交換。
 這樣,對精良制造品的嗜好,就通過國外貿易超漸普及到未有精制造業的國家。但此種嗜好,一經普及於國內,便引起很大的需要,商人為免去運輸費起見,自然會想到在本國建立同種制造業。這就是羅馬帝國崩潰後西歐各地為遠地銷售而建立的制造業的由來。
 但我們必需注意,世界上從未存在過而且也決不能存在完全沒有制造業的大國,我說的大國沒有制造業,所指的只是精良進步的制造業,或適於遠地銷售的制造業。各大國大部分居民所穿的衣服所用的家具,都是本國產業的產物。此種情形,在普通所謂無制造業的貧國,尤為常見,而在普通所謂制造業發達的富國,反而不常見。與貧國比較,富國下等階級人民日用的衣服家具,反有大得多的部分,是外國的產物。


  
 各國適於遠地銷售的制造業,其發生的情況有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