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在這情況下,大面積的荒地不僅為少數豪族所兼並,而且永無再分散的可能。事實上,大地主又不常是大改良家。在產生這種制度的混亂時節,大地主的精力,幾乎全部用來保護已有的領土,擴大自身對鄰國的管轄權、支配權。他們實在沒有餘暇來開墾土地改良土地。後來和平了,法制的確立,秩序的安定,雖然使他們有餘暇,但他們一般沒有心思耕墾土地,並且常常沒有必要的才力。如果他一身一家的費用,超過了或恰好相等於他的收入(這是極常有的現象),他就沒有資本,可以投在這用途上。如果他是一個經濟家,那末,他又通常感覺,與其用一年的節省未改良舊的地產,不如用來購買新的地產比較合算。改良土地,象各種商業計劃一樣,要獲利潤,不斤斤注意小節省小贏利是絕對不行的。但生在豪富人家的人,即使天生是好儉樸的,亦不大能夠做到這一點。這種人的境遇,自然而然地使他更注意悅己的裝飾,而不注意自己沒有多大需要的利潤。他自幼就養成了飾衣裳、盛車馬、崇居室、麗陳設的嗜好。他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即在想改良土地時,這種習慣所涵養的心理仍會支配著他。他也許會把住宅附近的四五百畝土地大大裝飾起來,花費比該地改良後所值大十倍的費用,終而發覺如果對他所有全部地產都照樣改良下去,那就即使毫無其他嗜好,恐怕也會在沒改良十分之一以前,就耗盡他所有的財產。現在,英格蘭和蘇格蘭自封建的無政府狀態以來,有些大地產,繼續在少數人手里,至今沒有改動。把這些大地產與鄰近的小地產比較一下,你就不需其他論證而相信大地產是怎樣不利於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