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147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147 / 712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在本世紀,銀幣低減至標准重量從下的程度,當從目下為最。不過,銀幣的磨損雖很大,其價值卻因它能與金幣兌換,而為金幣價值所維持住了。在晚近金幣改鑄以前,金幣雖磨損了不少,然沒有銀幣磨損那麼厲害。反之,在1695年,銀幣的價值,並沒有得到金幣維持;金幣一幾尼,當時通常可換削損了的銀幣三十先令。晚近金幣改鑄以前,銀塊價格,每盎斯很少能值五先令七便士以上,這價格只比造幣廠價格高五便士。但1695年,銀塊普通價格,卻為每盎斯六先令五便士,即超過造幣廠價格十五便士。所以,就是在晚近金幣改鑄以前,金銀兩種鑄幣和銀塊比較,其低於標准價值的程度,至多不過百分之八。反之,在1695年,據說鑄幣卻低於標准價值百分之二十五。但是,在本世紀初葉,換言之,在威廉王進行大改鑄之後,大部分通用銀幣,一定比今日銀幣更接近其標准重量。本世紀中,沒有發生一種象內亂那樣阻害耕作妨礙商業的大災厄。采行將近數十年的穀物輸出獎勵制度,雖必定把穀物價格抬高,超過按照那時實際耕作情況本來會有的價格,但因為這種獎勵金在本世紀已有充分時間,產出一般人們所期待的好結果,即促進農耕和增加國內市場上的穀物量。所只,就我們後面將要說明的那種學理說來,它在一方面雖產生稍稍抬高物價的效果,同時在另一方面,卻也不見得不會產生稍稍減低物價的效果。許多人還以為,減低的效果,比提高的效果更大。所以,根據伊頓學院的記錄,在本世紀最初六十四年期間,溫莎市場上由九蒲式耳組成的一誇特最好小麥,平均價格計為二鎊六又三十二分之十九便士。這價格比前世紀最後六十四年期間的平均價格,約低十先令八便士,即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比1636年以前十六年期間(那時候美洲豐富礦山發現的影響,可以認為已經充分發揮)的平均價格,約低九先令六便士;比1620年以前二十六年期間(那時候美洲礦山發現的影響,尚未充分發揮)的平均價格,約低一先令。據上所述,則在本性紀最初六十四年中,中等小麥的平均價格,由八蒲式耳組成的一誇特,約為三十二先令。
 由此可知,在本世紀中,和穀物價格相比,銀價似乎稍稍上升,但這上升的趨勢,也許於前世紀終結以前即已開始。


  
 1687年,溫莎市場上,由九蒲式耳組成的一誇特最好小麥,價格計為一鎊五先令二便士。這價格,是1595年以來的最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