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677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677 / 712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一國在平時沒有節約,到戰時就只好迫而借債。戰爭勃發起來,國庫中,除了充當平時設施所必要的經常費的款項外,沒有其他款項。戰時為國防設備所需的費用,須三倍四倍於平時,因此在戰時的收入,也須三倍四倍於平時收入。即使君主馬上就有一種辦法,能按照費用增大的比例而增大他的收入――這幾乎是不會有的――這增大收入的源泉,必出自賦稅,而賦稅的課征,大抵要經過十個月乃至十二個月,才有稅款收入國庫。可是,在戰爭勃發的瞬間,或者寧說,在戰爭似要勃發的瞬間,軍隊必須增大,艦隊必須裝備,防軍駐在的都市必須設防,而這軍隊、艦隊、防軍駐在的都市,還須供給武器、彈藥及糧食。總之,在危險臨到的瞬間,就得負擔一項馬上就要的大費用;這費用是不能等待新稅逐漸地慢慢地納入國庫來應付的。在此萬分緊急的情況下,除了借債,政府再不能有其他方法了。
 由於道德原因的作用,這種使政府有借款必要的商業社會狀態,使人民具有貸款的能力和貸款的意向。這種商業社會狀態要是通常帶來借款的必要,它也同樣帶來借款的便利。


  
 商人和工廠主眾多的國家,必然有很多這樣的人,不僅是他們自己的資本,而且有願意以貨幣借給他們或以貨物委托他們經營的人的資本,頻繁地在他們手中通過,比不做生意、不從事生產事業,靠自己收入為生的私人的收入通過自己手中的次數,更要頻繁。象上面所說那種私人的收入,經常每年只通過他自己手中一次。但一個商人,如從事那本利能迅速收回的商業,他的全部資本及信用,就往往每年會通過他手中三、四次。因此,一個商人多工廠主多的國家,必然有很多的人是願意隨時都能以巨額款項貸與政府。所以,商業國人民,都具有出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