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630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630 / 712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法國今日(1775年)所行的個人的貢稅,每年課於稱為選舉區的二十個課稅區的,計達四千零十萬七千二百三十九利弗十六蘇。各州負擔這稅額的比例,年有變動,都取決於樞密院所收到關於各州收獲豐歉程度,以及其他可增減它們各別納稅能力的情況的報告。每個課稅區,區分為若幹選舉地域,全課稅區所分擔的上述比例的總稅額,分配於這各選舉地域;各選舉地域分擔的總額,亦是同樣按照樞密院所收到關於它們各別納稅能力的報告,而年有不同。照此看來,樞密院立意雖然盡善,但要想以相當正確比例,決定當年度某州、某區、某地域的實際納稅能力,卻似乎是不可能的。無知與誤報,一定要多少使大公至正的樞密院,錯下判斷。一個教區對全選舉地域課稅額所應分擔的比例,每個人對所屬教區課稅額所應分擔的比例,也是依必然有的不同惰況,而逐年不同。這各種情況,在前一場合,是由選舉地域的收稅員判定;在後一場合,是由教區的收稅員判定,這兩者,都在或大或小程度上受州長的指導及影響。據說,此等收稅員,往往對於那些情況,錯下評判,不但是由於無知和誤報,而且是由於党同伐異,乃至個人私怨。任何納稅者,在稅額未評定以前,不能確知他要納稅多少,那是顯明的;他甚至在稅額既經評定以後,亦還不能確切知道。假若一個應該免稅的人,被課有稅,或一個人所稅超過了他應稅的比例,他們雖然都必須暫時付出稅額,但他們如果訴說不平,並證實了不平的理由,那麼,為了補償他們,翌年全教區便當追征一個附額。假若納稅者破產,或者全無支付能力,其應納的稅,必須由收稅員墊付,而為補償收稅員,翌年全教區亦當追征一個附額。假若收稅員自身破產了,選出他的教區,就必須對選舉地域的總收稅員負責那個收稅員的行動。但是,控訴一全教區,在總收稅員自屬麻煩;所以,他往往先任意選定那區中最富的納稅者五、六人,叫他們補償那收稅員無力支付的損失,而以後再向全教區追征以補償他們。這種追征稅,總是那特定年度貢稅以外另收的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