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古希臘各共和國和古羅馬的政策,重視農業,而不重視制造業和國外貿易;但是,與其說他們直接地、有意識地獎勵前一種職業,無寧說他們妨害後一類職業。希臘古代各國,有些完全禁止國外貿易,有些把工匠及制造業工人的職業,看做有害於人類的體力與精神,使人們不能養成他們在軍事訓練和體育訓練中所要養成的習慣,使人們不能忍受戰爭的勞苦和戰爭的危險。這種職業被認為只適宜於奴隸,不許國家自由市民從事經營。即使象羅馬、雅典那樣的國家,雖然沒有這種禁令,但事實上,人民大眾還是不許經營今日通常為下層城市居民所經營的各種職業。這一類職業,在雅典和羅馬,全由富人的奴隸經營。此等奴隸,為其主人的利益,經營此等職業。這些富人既有財富和權力,又得到保護,所以貧窮的自由市民,要想在市場上以其產品與此等富人的奴隸的產品競爭,那幾乎是辦不到的。可是,奴隸很少能獨出心裁,一切最重要的節省勞動、便易勞動的改良辦法,無論是機械方面或是工作安排與分配方面,都是自由人發現的。如果有一個奴隸提出這一類的改良辦法,其主人往往認為此等提議是懶惰的表示,是奴隸想以主人為犧牲而節省自己的勞動。這樣,可憐的奴隸不但不能因此得到報酬,也許還要因此受責罵,甚至受懲罰。所以,與自由人經營的制造業比較,奴隸經營的制造業,同量作業通常需要更大的勞動量。以此之故,後者的產品,通常必比前者的產品昂貴。孟德斯鳩曾說,與鄰近的土耳其礦山比較,匈牙利的礦山雖不更為豐饒,但總能以較小的費用開采,因而能獲取較大的利潤。土耳其的礦山由奴隸開采,土耳其人所知道使用的機械只是奴隸的手臂。匈牙利礦山由自由人開采,並使用許多節省勞動、便易勞動的機械。關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制造品的價格,我們知道得很少,但我們從這很少的一點知識中可以知道,精制造品似乎是非常昂貴的。絲與金以等重量相交換。當時,絲並非歐洲的制造品,全是從東印度運來的;長程運輸,或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其價格的昂貴。但據說,當時貴婦人亦往往以同樣高的價格,購買極精致的麻布,而麻布則大都是歐洲的制造品,至遠亦不過是埃及的制造品。所以,此種高價的原因,就只是生產麻布的勞動所費很大,而此種勞動所費很大的原因,又只是所用機械過於粗笨。此外,精制呢絨的價格雖不這麼昂貴,但比現今的價格高得多。普林尼告訴我們,按一種方式染的呢絨,一磅值一百迪納里,即三鎊六先令八便士,而按另一種方式染的呢絨,一磅值一千迪納里,即三十三鎊六先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