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497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497 / 712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近代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學,比較有利於制造業及國外貿易,即城市產業,比較不利於農業,即農村產業;其他各國的政治經濟學,則采用不同的計劃,比較有利於農業,比較不利於制造業及國外貿易。
 中國的政策,就特別愛護農業。在歐洲,大部分地方的工匠的境遇優於農業勞動者,而在中國,據說農業勞動者的境遇卻優於技工。在中國,每個人都很想占有若幹土地,或是擁有所有權,或是租地。租借條件據說很適度,對於租借人又有充分保證。中國人不重視國外貿易。當俄國公使蘭傑來北京請求通商時,北京的官吏以慣常的口吻對他說,“你們乞食般的貿易!”除了對日本,中國人很少或完全沒有由自己或用自己船只經營國外貿易。允許外國船只出入的海港,亦不過一兩個。所以,在中國,國外貿易就被局限在狹窄的範圍,要是本國船只或外國船只能比較自由地經營國外貿易,這種範圍當然就會大得多。
 制造品常常是體積小價值大,能以比大部分原生產物更小的費用由一國運至他國,所以在所有國家,它們都是國外貿易的主要支柱。而且在幅員不象中國那麼廣大而國內貿易不象中國那麼有利的國家,制造業亦常需要國外貿易來支持。設無廣闊的國外市場,那在幅員不大僅能提供狹小國內市場的國家,或在國內各省間交通不方便而國內某地生產物不能暢銷國內各地的國家,制造業就沒有好好發展的可能。必須記住,制造業的完善,全然依賴分工,而制造業所能實行的分工程度,又必然受市場範圍的支配,這是我們曾經說過的。中國幅員是那麼廣大,居民是那麼多,氣候是各種各樣,因此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產物,各省間的水運交通,大部分又是極其便利,所以單單這個廣大國內市場,就夠支持很大的制造業,並且容許很可觀的分工程度。就面積而言,中國的國內市場,也許並不小於全歐洲各國的市場。假設能在國內市場之外,再加上世界其餘各地的國外市場,那末更廣大的國外貿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國制造品,大大改進其制造業的生產力。如果這種國外貿易,有大部分由中國經營,則尤有這種結果。通過更廣泛的航行,中國人自會學得外國所用各種機械的使用術與建造術,以及世界其他各國技術上、產業上其他各種改良。但在今日中國的情況下,他們除了模仿他們的鄰國日本以外,卻幾乎沒有機會模仿其他外國的先例,來改良他們自己。


  
 古埃及和印度政府的政策,似亦比較有利於農業,比較不利於其他一切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