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有些國家,沒有設立這種專營公司,但限制它們殖民地全部貿易,使僅能與母國某特定港通商,除在一定期間准許船隊出航,或准許有特許狀(那大都是給付很高代價領得的)的單船出航外,其他船舶都禁止從此特定港出航。誠然,這種政策,使母國全體居民都能從事殖民地貿易,只要他們是在適當的港口,在適當的期間,使用適當的船只進行的就行。但投資裝備船只並領受此等特許證的商人,為著利益,將合作起來,所以這樣經營的貿易,必然是按照大體上類似專營公司的經營原則經營的。這種商人的利潤,和專營公司的利潤幾乎是同樣的高。殖民地決不能得到良好供給;它們不得不以極高的價格購買,而以極低的價格售賣。這是西班牙的政策,一直到前幾年為止;一切歐產貨物的價格,據說,在西屬西印度都很高。烏羅阿告訴我們,在基托,一磅鐵賣價大約四先令六便士,一磅鋼售價大約六先令九便士。但殖民地售賣自己產物,主要是為了要購買歐洲產物。對於後者,他們付價越大,對於前者,他們實得價格就越小。後者的高價與前者的低價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就這一點說,葡萄牙對於派南布科及馬倫豪二省以外的殖民地所采取的政策,和西班牙苦時的政策,完全一樣,而對於那二省,最近則變本加厲。
有些國家,允許它們全體人民經營殖民地貿易。母國人民,得從母國任何港口,與殖民地通商,除了海關的一般證件外,不需要任何特許狀。在這場合,經商者人數眾多,而且散居各地,不能共同結合,他們彼此間的競爭,使得他們不能榨取非常高的利潤。在這樣寬大的政策下,殖民地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售賣他們自己的生產物,購買歐洲的商品了。自從普里木斯公司解散以來(那時我國殖民地還在搖籃時期),這始終已經是英國的政策了。一般說來,這也是法國的政策,而自從英國人通常所稱的密西西比公司解散以來,法國的政策,就一律如此。所以,英法兩國經營殖民地貿易的利潤並不是非常高的,不過要是准許其他各國自由競爭,利潤也許還要低些。這兩國大部分殖民地的歐產商品價格,因此不算異常的高。
在英國殖民地剩餘生產品輸出方面,亦只有一定種類商品,限定輸到母國市場。此等商品,因曾列舉在航海法及此後頒布的其他法令上,故名為列舉商品,其餘稱為非列舉商品,可直接輸到他國,但運輸的船,須為英國船或殖民地船。此種船只,須為英國人所有,其船員亦須有四分之三為英國人。
有些國家,允許它們全體人民經營殖民地貿易。母國人民,得從母國任何港口,與殖民地通商,除了海關的一般證件外,不需要任何特許狀。在這場合,經商者人數眾多,而且散居各地,不能共同結合,他們彼此間的競爭,使得他們不能榨取非常高的利潤。在這樣寬大的政策下,殖民地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售賣他們自己的生產物,購買歐洲的商品了。自從普里木斯公司解散以來(那時我國殖民地還在搖籃時期),這始終已經是英國的政策了。一般說來,這也是法國的政策,而自從英國人通常所稱的密西西比公司解散以來,法國的政策,就一律如此。所以,英法兩國經營殖民地貿易的利潤並不是非常高的,不過要是准許其他各國自由競爭,利潤也許還要低些。這兩國大部分殖民地的歐產商品價格,因此不算異常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