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357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357 / 712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有一個聰明而見聞廣博的作者,在他的穀物貿易論文集里,很明白地說,自從穀物輸出獎勵金第一次設置以來,輸出穀物的價格,依一般價格計算,超過輸入穀物的價格,而依非常高的價格計算,則其超過額,大大超過這期間付出的獎勵金的總額。他認為,按照重商主義的正確原理,這是明明白白地證明,這種強制的穀物貿易,有利於國家。因為輸出價值是這樣超過了輸入價值,以致除了補還國家獎勵輸出所花費的全部特別費用,還大有剩餘。他不知道,這種特別費用,換言之,這種獎勵金,僅是社會為輸出穀物而實際上所花費的極小部分。農業家用來栽種穀物的資本,亦須同樣加以考慮。如果穀物在外國市場上所售的價格,不夠補償這種獎勵金和這個資本以及這個資本的普通利潤,則其差額,便是社會的損失,就是說,國民資財減少了那麼多。但是,被認為必須發給獎勵金的理由,正是穀物在外國市場上的售價不夠作上述那樣的補還。
 據說,自從獎勵金設置以來,穀物的平均價格已顯著下落。我曾竭力說明,在前世紀末葉,穀物平均價格稍稍跌落,而且在現世紀最初六十四年間,仍繼續跌落。如果這種事實真如我所確信的那樣真實,那就沒有獎勵金也必然會發生這種結果,而其發生,不可能是獎勵金的結果。法國不僅無獎勵金,而且在1764年以前,一般禁止穀物輸出,但法國穀物的平均價格,和英國同樣降低了。所以,穀物平均價格的這種逐漸的降低,也許既不能歸因於這一種條例,亦不能歸因於那一種條例,而歸根結底應歸因於銀的真實價值的逐漸的不知不覺的上升,我曾在本書第一篇竭力說明,在現世紀中,歐洲一般市場上,都發生了銀的價值逐漸上升這個現象。看來獎勵金不可能是穀物價格降低的助因。


  
 已經說過,由於獎勵金在豐年引起異常的輸出,所以它一定會使國內市場上的穀物價格,提高到自然的程度以上。但這就是獎勵金制度倡導者公然標榜的目標。在歉歲,獎勵金雖大都停止,但它在豐年所引起的大輸出,必定會或多或少地使一年的豐收不能救濟另一年的不足。所以,無論年歲豐歉,獎勵金必然有助於提高穀物的貨幣價格,使其略高於無獎勵金時國內市場上穀物的貨幣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