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抱朴子
《易》貴聚人, 垂餌香則鱔鮪來, 懸賞厚則果毅奮, 長卿所以解犢鼻而擁朱旄, 曲逆所以下席扉而享茅土, 不韋所以食十萬之邑, 張侯所以拔囹圄之困也. 故下鄉儉而獲悔咎之辰, 漂嫗豐而蒙千金之報. 先生無少伯之奇略, 專鋭思乎六經, 忽絶米長之實禍, 慕不朽之虛名, 恥詭遇以干祿, 羞炫沽以要榮, 冀西伯之畋, 俟黃河之將清. 甘列子之菜色, 邈全神而遺形, 何異圖畫騏驥, 以代徒行之勞;遙指海水, 以解口焦之渴;張魚網於峻極之巔;施鈞緡於修木之末;雖自以為得所, 猶未免乎迂闊也. 事無身後之功, 物無違時之盛. 今海內瓜分, 英雄力競, 象恭滔天, 猾夏放命, 駑蹇星馳以兼路, 豺狼奮口而交爭. 當途投袂以訟屈, 素士蒙塵以履徑, 純儒釋皇道而治五霸之術, 碩生棄四科而恤月旦之評. 筐篚實者, 進於草萊;乏資地者, 退於朝廷;握黃白者, 排金門而陟玉堂, 誦方策者, 結世讎而委泥濘;贄幣濃者, 瓦石成珪璋;請託薄者, 龍駿棄林坰;黨援多者, 偕驚飈以凌雲;交結狹者, 侶踴鱉以沈泳.
夫丸泥已不能遏彭蠡之沸騰, 獨賢亦焉能反流遁之失正‧ 今先生入無儋石之儲, 出無束修之調. 徒含章如龍鳳, 被文如虎豹, 吐之如波濤, 陳之如錦繡, 而凍餓於環堵, 何計疏之可弔‧ 奚不泛輕舟以托迅, 禦飛帆以遠之. 交瑰貨於朔南, 收金碧於九疑. 迪崔烈之遐武, 縻好爵於清時‧ 徒疲勞於述作, 豈蟬蛻之有期也‧ 獨苦身以為名, 乃黃老之所蚩也! ”
樂天先生答曰:“六藝備研, 八索必該. 斯則富矣, 振翰摛藻, 德音無窮, 斯則貴矣. 求仁仁至, 舍旃焉如. 夫棲重淵以頤靈, 外萬物而自得, 遺紛埃於險途, 澄精神於玄默. 不窺牖以遐覽, 判微言而靡惑. 雖復設之以台鼎, 猶確爾而弗革也. 曷肯憂貧而與賈豎爭利, 戚窮而與凡瑣競達哉! 吾子苟知商販可以崇寶, 耕也可以免饑, 不識逐麋者不顧兔, 道遠者其到遲也. 且夫尚父之鼓刀, 素首乃吐奇也;萬鈞之為重, 沖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 靈鳥紆儀也. 是以俟扶搖而登蒼霄者, 不棄詘於蓬蒿之杪;騁蘭筋以陟六萬者, 不爭途乎蹇驢之群. 大孝必畏辱親之險, 故子春戰悸於下堂;上智不貴難得之財, 故唐虞捐金而抵譬. 明哲消禍於未來, 知士聞利則慮害, 而吾子言凡仆以泛舟, 孳孳於潤屋, 勸隋珠之彈雀, 控虎口以奪肉, 輕遺體於不測, 觸重險以遠至, 忘髮膚之明戒, 尋乾沒於難冀. 若夫焚輸傾岩, 木拔石飛, 陽侯山峙, 洪濤山罪巍, 輕艘塵漂, 力與心違, 從嗟泣而罔逮, 乃悟達者之見微也.
「昔回憲以清苦稱高, 陳平以無金免危, 廣漢以好利喪身, 牛缺以載寶灰糜. 匹夫枉死於懷璧, 豐狐召災於美皮. 今吾子督余以誨盜之業, 敦余以召賊之策, 進鴆酒以獻酬, 慧養壽之忠益. 夫士以三墳為金玉, 五典為琴箏, 講肄為鍾鼓, 百家為笙簧, 使味道者以辭飽, 酣德者以義醒, 超流俗以高蹈, 軼億代以揚聲, 方長驅以獨往, 何貨賄之穢情. 夫藏多者亡厚, 好謙者忌盈, 含夜光者速剖, 循覆車者必傾, 過載者沈其舟, 欲勝者殺其生. 蓋下士所用心, 上德所未營也.」 於是問者蕩然自失, 請備門生之末編, 永寶長生之良方焉.
57章 外篇.仁明
抱朴子曰:門人共論仁明之先後, 各據所見, 乃以諮余. 余告之曰:“三光華象者乾也, 厚載無窮者坤也, 乾有仁而兼明, 坤有仁而無明. 卑高之數, 不以邈乎! 夫唯聖人, 與天合德. 故唐堯以欽明冠典, 仲尼以明義首篇. 明明在上, 元首之尊稱也. 明哲保身, 大雅之絶蹤也. 蟲口月飛蠕動, 亦能有仁. 故其意愛弘於長育, 哀傷著於啁噍. 然赴阬阱而無猜, 入罻羅而不覺. 有仁無明, 故並趨禍而攸失熾, 潛景以易咀生, 結棟宇以免巢穴, 選禾稼以代毒烈, 製衣裳以改裸飾. 後舟楫以濟不通, 服牛馬以息負步, 序等威以鎮禍亂, 造器械以戒不虞, 創書契以治百官, 制禮律以肅風教, 皆大明之所為, 非偏人之所能辯也.
「夫心不違仁而明不經國, 危亡之禍, 無以杜遏, 亦可知矣. 夫料盛衰於未兆, 探機事於無形, 指倚伏於理外, 距浸潤於根生者, 明之功也. 垂惻隱於昆蟲, 雖見犯而不校, 睹觳觫而改牲, 避行葦而不蹈者, 仁之事也. 爾則明者才也, 行者行也. 殺身成仁之行可力為, 而至鑒玄測幽之明難亡假. 精粗之分, 居然殊矣. 夫體不忍之仁, 無臧否之明, 則心惑偽真, 神亂朱紫, 思算不分, 邪正不識. 不遠安危, 則一身之不保, 何暇立以濟物乎! 昔姬公非無友於之愛, 而涕泣以滅親;石石昔非無天性之慈, 而割私以奉公. 蓋明見事體, 不溺近情, 遂為純臣. 以義斷恩, 舍仁用明, 以計抑仁, 仁可時廢而明不可無也. 湯武逆取順守, 誠不仁也. 應天革命, 以其明也. 徐偃修仁以朝同班, 外墜城池之險, 內無戈甲之備, 亡國破家, 不明之禍也.」
門人曰:「仲尼嘆仁為任重而道遠, 又云, 人而不仁如禮何‧ 若聖與仁, 則吾豈敢! 孟子曰, 仁, 宅也;義, 路也. 人無惻隱之心, 非仁也. 三代得天下以仁, 失天下以不仁. 此皆聖賢之格言, 竹素之顯證也. 而先生貴明, 未見典據. 小子蔽暗, 竊所惑焉.」
夫丸泥已不能遏彭蠡之沸騰, 獨賢亦焉能反流遁之失正‧ 今先生入無儋石之儲, 出無束修之調. 徒含章如龍鳳, 被文如虎豹, 吐之如波濤, 陳之如錦繡, 而凍餓於環堵, 何計疏之可弔‧ 奚不泛輕舟以托迅, 禦飛帆以遠之. 交瑰貨於朔南, 收金碧於九疑. 迪崔烈之遐武, 縻好爵於清時‧ 徒疲勞於述作, 豈蟬蛻之有期也‧ 獨苦身以為名, 乃黃老之所蚩也! ”
樂天先生答曰:“六藝備研, 八索必該. 斯則富矣, 振翰摛藻, 德音無窮, 斯則貴矣. 求仁仁至, 舍旃焉如. 夫棲重淵以頤靈, 外萬物而自得, 遺紛埃於險途, 澄精神於玄默. 不窺牖以遐覽, 判微言而靡惑. 雖復設之以台鼎, 猶確爾而弗革也. 曷肯憂貧而與賈豎爭利, 戚窮而與凡瑣競達哉! 吾子苟知商販可以崇寶, 耕也可以免饑, 不識逐麋者不顧兔, 道遠者其到遲也. 且夫尚父之鼓刀, 素首乃吐奇也;萬鈞之為重, 沖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 靈鳥紆儀也. 是以俟扶搖而登蒼霄者, 不棄詘於蓬蒿之杪;騁蘭筋以陟六萬者, 不爭途乎蹇驢之群. 大孝必畏辱親之險, 故子春戰悸於下堂;上智不貴難得之財, 故唐虞捐金而抵譬. 明哲消禍於未來, 知士聞利則慮害, 而吾子言凡仆以泛舟, 孳孳於潤屋, 勸隋珠之彈雀, 控虎口以奪肉, 輕遺體於不測, 觸重險以遠至, 忘髮膚之明戒, 尋乾沒於難冀. 若夫焚輸傾岩, 木拔石飛, 陽侯山峙, 洪濤山罪巍, 輕艘塵漂, 力與心違, 從嗟泣而罔逮, 乃悟達者之見微也.
「昔回憲以清苦稱高, 陳平以無金免危, 廣漢以好利喪身, 牛缺以載寶灰糜. 匹夫枉死於懷璧, 豐狐召災於美皮. 今吾子督余以誨盜之業, 敦余以召賊之策, 進鴆酒以獻酬, 慧養壽之忠益. 夫士以三墳為金玉, 五典為琴箏, 講肄為鍾鼓, 百家為笙簧, 使味道者以辭飽, 酣德者以義醒, 超流俗以高蹈, 軼億代以揚聲, 方長驅以獨往, 何貨賄之穢情. 夫藏多者亡厚, 好謙者忌盈, 含夜光者速剖, 循覆車者必傾, 過載者沈其舟, 欲勝者殺其生. 蓋下士所用心, 上德所未營也.」 於是問者蕩然自失, 請備門生之末編, 永寶長生之良方焉.
57章 外篇.仁明
「夫心不違仁而明不經國, 危亡之禍, 無以杜遏, 亦可知矣. 夫料盛衰於未兆, 探機事於無形, 指倚伏於理外, 距浸潤於根生者, 明之功也. 垂惻隱於昆蟲, 雖見犯而不校, 睹觳觫而改牲, 避行葦而不蹈者, 仁之事也. 爾則明者才也, 行者行也. 殺身成仁之行可力為, 而至鑒玄測幽之明難亡假. 精粗之分, 居然殊矣. 夫體不忍之仁, 無臧否之明, 則心惑偽真, 神亂朱紫, 思算不分, 邪正不識. 不遠安危, 則一身之不保, 何暇立以濟物乎! 昔姬公非無友於之愛, 而涕泣以滅親;石石昔非無天性之慈, 而割私以奉公. 蓋明見事體, 不溺近情, 遂為純臣. 以義斷恩, 舍仁用明, 以計抑仁, 仁可時廢而明不可無也. 湯武逆取順守, 誠不仁也. 應天革命, 以其明也. 徐偃修仁以朝同班, 外墜城池之險, 內無戈甲之備, 亡國破家, 不明之禍也.」
門人曰:「仲尼嘆仁為任重而道遠, 又云, 人而不仁如禮何‧ 若聖與仁, 則吾豈敢! 孟子曰, 仁, 宅也;義, 路也. 人無惻隱之心, 非仁也. 三代得天下以仁, 失天下以不仁. 此皆聖賢之格言, 竹素之顯證也. 而先生貴明, 未見典據. 小子蔽暗, 竊所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