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自由與權力
政治生活建基于道德問題之上。當一個人看來要走向錯誤的時候,不是在判斷上,而是在原則上,他的朋友們會感到似乎是他們抓住了他在撒謊,或在打牌時舞弊,或去逛妓院。
一個缺乏政治原則的人,就是一個沒有原則的公職人物。
假如你從未喪失你對事物的真知灼見,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喪失你對原則的把握。
如果你總是改革你的創新並使它們服從于原則的需要,你就是表裡一致的。
一個使自己適應環境、遵循潮流的人是強有力的——但這是以力量來衡量,而不是以人格品性來衡量。
我們需要不順從權威和絶大多數人意見的人,這種人也不順從他的國家的風俗習慣和他的宗族觀念。我們需要他能保持、培養、增強這種決心和毅力。例如蘇格拉底、聖·保羅、路德、傑佛遜。
一個有正確觀念的人與一個充滿偏見的人是截然不同的,這正如一個誠實的人與說謊者截然不同一樣。
從來不敢反時代潮流和抵制大多數人意見的人不但是個懦夫而且也是個詭辯家,而這也正是偉大人物孤身戰斗的部分原因。
我們需要的是誠實的人,而不是順從的人,但他又得既敢抵制並且又是獨立的。
有人認為人們的行動是由利益、激情、貪婪和野心所驅使,其他人認為他們隨時願意為了觀念犧牲利益,為了更高的事業而犧牲他們的生命和財富。
觀念取代國家的情形:一個人更專心于促進他的觀念,而不是促進他的國家的利益。他必定願犧牲他的國家而不是他的觀念。他必定願意為了他的觀念而犧牲他的國家。因此,英國的輝格黨人為美國人的成功而歡呼雀躍,法國人則為征服阿爾及利亞感到悲傷。
一個人若害怕給對手武器,他便輸掉了比賽。
因為討厭一個人,所以你得小心別侮辱他。
錯誤的輿論比壞人造成的不幸更多。最危險的事情是那些還沒有在不同國家受到實際驗證的東西。
任何進步的努力在它的敵人看來對現存價值來說都是不公正的。
在開始,有兩件事不能受到抨擊:無知和心胸狹窄。它們只能受到與之相反的品質的緩慢發展的動搖。它們無法承受討論。
我一直認為謙謙有禮的偽君子是一種可怕類型的對手。
半生不熟的真理不會比謬誤好多少。公正無私地說話是比較好的。
偏見與確信就像驕傲與尊嚴一樣。
生活的閲歷會驅散偏見,因此,把反對者都集中起來吧。
一個人的親密朋友必須小心選擇——卻常常不能由他自己所選擇。
再沒有比把成功神聖化這種行為更有害和不道德的內心習慣了。
我們在天堂的陽光下審視我們的觀念,在地球的陰暗中去應用它們。
附錄:阿克頓勛爵年譜簡編
約翰·埃默裡克·愛德華·達爾伯格·阿克頓(John Emerieh Edward Dalberg Acton),1834年1月10日生於那不勒斯,費迪南德·理查德·愛德華·達爾伯格·阿克頓和瑪麗·德·達爾伯格(即後來的格蘭維爾伯爵夫人)之子。
1843年前就讀於巴黎附近的法語學校。
1843-1848年就讀於奧斯科特;就讀於愛丁堡。
1848—1854年就讀於慕尼黑大學,和杜林格生活在一起。
1855年 在埃爾斯米爾勛爵的陪同下訪問美國。
1858—1862年擔任《漫談者》的主編。
1859—1865年代表喀羅成為國會議員。
1862—1864年創辦、編輯和決定終止《國內外評論》。
1864年庇護九世簽署通諭及其附件《邪說彙編》。
1864—1866年代表布里奇諾斯成為國會議員。
1865年和女伯爵瑪麗·阿克·瓦利結婚。
1867—1868年為《編年史》撰稿。
1869年受封為阿克頓男爵。
1869—1871年為《北英評論》撰稿。
1869—1870年梵蒂岡公會議。阿克頓在羅馬,撰寫「基林努斯來信」,載于《彙報》。
1872年 接受慕尼黑大學的榮譽學位。
1874年論述「梵蒂岡教令」的系列來信發表在《泰晤士報》上。
1888年接受劍橋大學的榮譽學位。
1889年接受牛津大學的榮譽學位。
1890年成為萬靈學會的名譽會員。
1892—1895年擔任女王侍衛。
1895—1902年任劍橋大學欽定近代史講座教授,三一學院名譽成員。
1902年6月19日年辭世于泰根塞。
一個缺乏政治原則的人,就是一個沒有原則的公職人物。
假如你從未喪失你對事物的真知灼見,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喪失你對原則的把握。
如果你總是改革你的創新並使它們服從于原則的需要,你就是表裡一致的。
一個使自己適應環境、遵循潮流的人是強有力的——但這是以力量來衡量,而不是以人格品性來衡量。
一個有正確觀念的人與一個充滿偏見的人是截然不同的,這正如一個誠實的人與說謊者截然不同一樣。
從來不敢反時代潮流和抵制大多數人意見的人不但是個懦夫而且也是個詭辯家,而這也正是偉大人物孤身戰斗的部分原因。
我們需要的是誠實的人,而不是順從的人,但他又得既敢抵制並且又是獨立的。
有人認為人們的行動是由利益、激情、貪婪和野心所驅使,其他人認為他們隨時願意為了觀念犧牲利益,為了更高的事業而犧牲他們的生命和財富。
觀念取代國家的情形:一個人更專心于促進他的觀念,而不是促進他的國家的利益。他必定願犧牲他的國家而不是他的觀念。他必定願意為了他的觀念而犧牲他的國家。因此,英國的輝格黨人為美國人的成功而歡呼雀躍,法國人則為征服阿爾及利亞感到悲傷。
一個人若害怕給對手武器,他便輸掉了比賽。
因為討厭一個人,所以你得小心別侮辱他。
錯誤的輿論比壞人造成的不幸更多。最危險的事情是那些還沒有在不同國家受到實際驗證的東西。
任何進步的努力在它的敵人看來對現存價值來說都是不公正的。
在開始,有兩件事不能受到抨擊:無知和心胸狹窄。它們只能受到與之相反的品質的緩慢發展的動搖。它們無法承受討論。
我一直認為謙謙有禮的偽君子是一種可怕類型的對手。
半生不熟的真理不會比謬誤好多少。公正無私地說話是比較好的。
偏見與確信就像驕傲與尊嚴一樣。
生活的閲歷會驅散偏見,因此,把反對者都集中起來吧。
一個人的親密朋友必須小心選擇——卻常常不能由他自己所選擇。
再沒有比把成功神聖化這種行為更有害和不道德的內心習慣了。
我們在天堂的陽光下審視我們的觀念,在地球的陰暗中去應用它們。
附錄:阿克頓勛爵年譜簡編
約翰·埃默裡克·愛德華·達爾伯格·阿克頓(John Emerieh Edward Dalberg Acton),1834年1月10日生於那不勒斯,費迪南德·理查德·愛德華·達爾伯格·阿克頓和瑪麗·德·達爾伯格(即後來的格蘭維爾伯爵夫人)之子。
1843年前就讀於巴黎附近的法語學校。
1843-1848年就讀於奧斯科特;就讀於愛丁堡。
1848—1854年就讀於慕尼黑大學,和杜林格生活在一起。
1855年 在埃爾斯米爾勛爵的陪同下訪問美國。
1858—1862年擔任《漫談者》的主編。
1859—1865年代表喀羅成為國會議員。
1862—1864年創辦、編輯和決定終止《國內外評論》。
1864年庇護九世簽署通諭及其附件《邪說彙編》。
1864—1866年代表布里奇諾斯成為國會議員。
1865年和女伯爵瑪麗·阿克·瓦利結婚。
1867—1868年為《編年史》撰稿。
1869年受封為阿克頓男爵。
1869—1871年為《北英評論》撰稿。
1869—1870年梵蒂岡公會議。阿克頓在羅馬,撰寫「基林努斯來信」,載于《彙報》。
1872年 接受慕尼黑大學的榮譽學位。
1874年論述「梵蒂岡教令」的系列來信發表在《泰晤士報》上。
1888年接受劍橋大學的榮譽學位。
1889年接受牛津大學的榮譽學位。
1890年成為萬靈學會的名譽會員。
1892—1895年擔任女王侍衛。
1895—1902年任劍橋大學欽定近代史講座教授,三一學院名譽成員。
1902年6月19日年辭世于泰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