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續資治通鑑 上
初,帝謂輔臣曰:「比令內侍往緣邊視水災,如聞有龍堰于海口,故水壅而不泄。可遣官致祭。」王曾曰:「邊郡數大水,蓋《洪範》所謂不潤下之證。海口恐非龍可堰,宜寬民賦以答天災。」故有是詔。
甲戌,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運使張綸知秦州。綸,天禧末為發運副使。時鹽課積虧者十年,綸乃奏除通、泰、楚三州鹽戶宿負,官助其器用,鹽入優與之直,由是歲增課數十萬。復置鹽場于杭、秀、海三州,歲入課又三百五十萬。居三歲,增上供米八十萬。在江、淮逾六年,為民興利除害甚眾。性喜施與,漕卒多凍餒道死者,綸見之,嘆曰:「此有司之過,非所以體上仁也。」推俸錢市絮襦千數,衣其不能自存者。
乙亥,河決澶州王楚埽。
戊寅,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劉筠知廬州。筠三入翰林,意望兩府,及為承旨,頗不懌,嘗移疾不出。或戲筠曰:「服清涼散必愈。」蓋兩府乃得用清涼傘也。筠前嘗知廬州,愛其土,遂築室城中,架閣藏前後所賜書,帝為飛白書,曰:「真宗聖文秘奉之閣」。及再至,即營塚墓,作棺,自為銘刻之。後二歲,竟卒於書閣。筠初為楊億所識拔,後遂與億齊名,時號楊、劉。性不苟合,臨事明達,而其治尚簡嚴。然晚為陽翟同姓富人奏求恩澤,清議頗少之。
丙戌,錄唐張九齡後。九齡九代孫錫,以九齡告身及明皇批答來獻。帝謂輔臣曰:「九齡,唐名相,宜旌其後。」即授國子四門助教。
九月,己亥,詔:「京朝官任內,五人同罪,奏舉者減一任。」
乙巳,遣使修諸路兵械。
丙午,太常少卿、直昭文館陳從易為左司郎中,兵部郎中、集賢院修撰楊大雅並知制誥。
自景德後,文士以雕靡相尚,從易獨自守不變;與大雅特相厚,皆好古篤行,無所阿附。天禧初,大雅提點淮南刑獄,案部過金陵境上,遇風舟覆,冠服盡喪。時丁謂鎮金陵,遣人遺衣一襲,大雅辭不受。王欽若亦不喜之。時議欲矯文弊,故併進用。大雅初名侃,避真宗舊諱,改焉。
壬子,遼主如中京,北德寽勒部節度使耶律延壽請視諸部,賜旗鼓,從之。
是月,準布諸部長多降于遼。
冬,十月,甲申,除福州民逋官莊錢十二萬八千緡。
初,王氏據福州時,有田千餘頃,謂之官莊。太平興國中,授券與民耕,歲輸賦而已。天聖二年,發運使方仲荀言:「此公田也,鬻之可復厚利。」遣屯田員外郎辛惟慶領其事,凡售錢三十五萬餘緡,詔減緡錢三之一,期三年畢償。監察御史朱諫以為傷民,不可,詔復為貧弱者寬期。至是知州章頻復以為言,詔悉除之。
遼魏王耶律色軫之孫婦指斥乘輿,其夫為之容隱,事覺,連坐,並籍其家。
遼主諭燕城將士:「若有敵至,總管備城之東南,統軍使守西北,馬步軍備野戰,統軍副使繕壁壘、課士卒,各練其事。」
十一月,丙申,遼太子宗真納妃蕭氏,駙馬都尉克迪之女也。
遼以耶律求翰為北院大王。
癸卯,翰林學士宋綬等上所撰《天聖鹵簿記》十卷。初,南郊,綬攝太仆卿,陪玉輅,帝問儀物典故,占對辨給,因使綬集官撰記,帝嘆其詳備。
十二月,丁卯,賜故杭州處士林逋謚曰和靖先生,仍贍其家。逋臨終賦詩,有「茂陵它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之句。既卒,州以聞,帝嗟惜之。
初,逋嘗客臨江,李諮方舉進士,未有知者。逋曰:「此公輔器也。」及逋卒,諮適為州守,為素服,與其門人葬之。
遼主詔:「兩國舅及南北王府乃國之貴族,賤庶不得任本部官。」
是歲,遼放進士張宥等五十七人。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天聖七年遼太平九年
春,正月,癸卯,樞密使曹利用罷,以侍中判鄧州。
初,太后臨朝,中人與貴戚稍能軒輊為禍福,而利用以勛舊自居,不恤也。凡內降恩,力持不予,左右多怨。太后亦嚴憚利用,稱曰侍中而不名。利用奏事簾前,或以指爪擊帶鞓,左右指以示太后曰:「利用在先帝時,何敢爾邪!」太后頷之。利用奏抑內降恩,雖屢卻,亦有不得已從之者。人揣知其然,或紿太后曰:「蒙恩得內降,輒不從。今利用家媼陰諾臣請,其必可得矣。」下之而驗,太后始疑其私,頗銜怒。
內侍羅崇勛得罪,太后使利用召崇勛戒敕之。利用去崇勛冠幘,詬斥良久,崇勛恨之。會從子汭為趙州兵馬監押,而州民趙德崇詣闕告汭不法事;奏上,崇勛請往案之,遂罷利用樞密而窮治汭罪。汭坐被酒衣黃衣,令人呼萬歲,杖死。丙辰,貶利用為左千牛衛上將軍,知隨州。
是月,遼主至自中京。
二月,庚申朔,參知政事魯宗道卒。宗道疾劇,帝臨問,賜白金三千兩。既卒,太后臨奠,贈兵部尚書。宗道剛正疾惡,遇事敢言,不為小謹。初,太常議謚曰剛簡,復改為隷簡,議者以為「肅」不若「剛」為得其實雲。
甲子,詔:「文臣歷邊任有材勇,武臣之子有節義者,與換官,三路任使。」
丙寅,張士遜罷。士遜以曹利用薦,得宰相,利用長樞密,憑寵自恣,士遜居其間,未嘗有是非之言,時人目之為「和鼓」。及曹汭獄起,羅崇勛因譖利用,帝以問執政,眾顧望,未有對者。士遜徐曰:「此獨不肖子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狀。」太后怒,將罷士遜,帝以其東宮舊臣,加刑部尚書,知江寧府,解通犀帶賜之。後領定國軍節度使,知許州。
以呂夷簡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甲戌,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運使張綸知秦州。綸,天禧末為發運副使。時鹽課積虧者十年,綸乃奏除通、泰、楚三州鹽戶宿負,官助其器用,鹽入優與之直,由是歲增課數十萬。復置鹽場于杭、秀、海三州,歲入課又三百五十萬。居三歲,增上供米八十萬。在江、淮逾六年,為民興利除害甚眾。性喜施與,漕卒多凍餒道死者,綸見之,嘆曰:「此有司之過,非所以體上仁也。」推俸錢市絮襦千數,衣其不能自存者。
乙亥,河決澶州王楚埽。
戊寅,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劉筠知廬州。筠三入翰林,意望兩府,及為承旨,頗不懌,嘗移疾不出。或戲筠曰:「服清涼散必愈。」蓋兩府乃得用清涼傘也。筠前嘗知廬州,愛其土,遂築室城中,架閣藏前後所賜書,帝為飛白書,曰:「真宗聖文秘奉之閣」。及再至,即營塚墓,作棺,自為銘刻之。後二歲,竟卒於書閣。筠初為楊億所識拔,後遂與億齊名,時號楊、劉。性不苟合,臨事明達,而其治尚簡嚴。然晚為陽翟同姓富人奏求恩澤,清議頗少之。
丙戌,錄唐張九齡後。九齡九代孫錫,以九齡告身及明皇批答來獻。帝謂輔臣曰:「九齡,唐名相,宜旌其後。」即授國子四門助教。
乙巳,遣使修諸路兵械。
丙午,太常少卿、直昭文館陳從易為左司郎中,兵部郎中、集賢院修撰楊大雅並知制誥。
自景德後,文士以雕靡相尚,從易獨自守不變;與大雅特相厚,皆好古篤行,無所阿附。天禧初,大雅提點淮南刑獄,案部過金陵境上,遇風舟覆,冠服盡喪。時丁謂鎮金陵,遣人遺衣一襲,大雅辭不受。王欽若亦不喜之。時議欲矯文弊,故併進用。大雅初名侃,避真宗舊諱,改焉。
壬子,遼主如中京,北德寽勒部節度使耶律延壽請視諸部,賜旗鼓,從之。
是月,準布諸部長多降于遼。
初,王氏據福州時,有田千餘頃,謂之官莊。太平興國中,授券與民耕,歲輸賦而已。天聖二年,發運使方仲荀言:「此公田也,鬻之可復厚利。」遣屯田員外郎辛惟慶領其事,凡售錢三十五萬餘緡,詔減緡錢三之一,期三年畢償。監察御史朱諫以為傷民,不可,詔復為貧弱者寬期。至是知州章頻復以為言,詔悉除之。
遼魏王耶律色軫之孫婦指斥乘輿,其夫為之容隱,事覺,連坐,並籍其家。
遼主諭燕城將士:「若有敵至,總管備城之東南,統軍使守西北,馬步軍備野戰,統軍副使繕壁壘、課士卒,各練其事。」
十一月,丙申,遼太子宗真納妃蕭氏,駙馬都尉克迪之女也。
遼以耶律求翰為北院大王。
癸卯,翰林學士宋綬等上所撰《天聖鹵簿記》十卷。初,南郊,綬攝太仆卿,陪玉輅,帝問儀物典故,占對辨給,因使綬集官撰記,帝嘆其詳備。
十二月,丁卯,賜故杭州處士林逋謚曰和靖先生,仍贍其家。逋臨終賦詩,有「茂陵它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之句。既卒,州以聞,帝嗟惜之。
初,逋嘗客臨江,李諮方舉進士,未有知者。逋曰:「此公輔器也。」及逋卒,諮適為州守,為素服,與其門人葬之。
遼主詔:「兩國舅及南北王府乃國之貴族,賤庶不得任本部官。」
是歲,遼放進士張宥等五十七人。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天聖七年遼太平九年
春,正月,癸卯,樞密使曹利用罷,以侍中判鄧州。
初,太后臨朝,中人與貴戚稍能軒輊為禍福,而利用以勛舊自居,不恤也。凡內降恩,力持不予,左右多怨。太后亦嚴憚利用,稱曰侍中而不名。利用奏事簾前,或以指爪擊帶鞓,左右指以示太后曰:「利用在先帝時,何敢爾邪!」太后頷之。利用奏抑內降恩,雖屢卻,亦有不得已從之者。人揣知其然,或紿太后曰:「蒙恩得內降,輒不從。今利用家媼陰諾臣請,其必可得矣。」下之而驗,太后始疑其私,頗銜怒。
內侍羅崇勛得罪,太后使利用召崇勛戒敕之。利用去崇勛冠幘,詬斥良久,崇勛恨之。會從子汭為趙州兵馬監押,而州民趙德崇詣闕告汭不法事;奏上,崇勛請往案之,遂罷利用樞密而窮治汭罪。汭坐被酒衣黃衣,令人呼萬歲,杖死。丙辰,貶利用為左千牛衛上將軍,知隨州。
是月,遼主至自中京。
二月,庚申朔,參知政事魯宗道卒。宗道疾劇,帝臨問,賜白金三千兩。既卒,太后臨奠,贈兵部尚書。宗道剛正疾惡,遇事敢言,不為小謹。初,太常議謚曰剛簡,復改為隷簡,議者以為「肅」不若「剛」為得其實雲。
甲子,詔:「文臣歷邊任有材勇,武臣之子有節義者,與換官,三路任使。」
丙寅,張士遜罷。士遜以曹利用薦,得宰相,利用長樞密,憑寵自恣,士遜居其間,未嘗有是非之言,時人目之為「和鼓」。及曹汭獄起,羅崇勛因譖利用,帝以問執政,眾顧望,未有對者。士遜徐曰:「此獨不肖子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狀。」太后怒,將罷士遜,帝以其東宮舊臣,加刑部尚書,知江寧府,解通犀帶賜之。後領定國軍節度使,知許州。
以呂夷簡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