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全球通史    P 365


作者:阿諾斯
頁數:365 / 430
類別:西洋古代史

 

全球通史

作者:阿諾斯
第365,共430。
1933128日,施萊謝爾被迫辭職,兩天後,希特拉成為一個由民族黨人和納粹黨人組成的聯合內閣的總理。

6個月內,希特拉就已根據他關於種族和領導權的思想,將整個德國組織起來。35日,繼前所未有的宣傳和恐怖主義運動之後,一個新的國民議會選舉產生了。納粹黨人得到了288席和550萬張選票,但它們仍然只占總票數的44%。當議員們聚會時,希特拉宣佈共產黨人的席位無效,然後,與天主教中央黨做成一筆交易,由後者給予他足夠的票數,于1933323日通過《授權法》。



  
《授權法》給了他長達4年的以法令進行統治的權力。但到1933年夏時,他已在實際上消除或控制了德國人生活中所有獨立的成分——工會、學校、教會、政黨、交流媒介、司法系統和聯邦各州。早在1933422日,戈培爾就在日記中寫道:「現在,元首的權力在內閣中完全占支配地位。將不再有投票。

元首個人決定一切。所有這一切的取得比我們所敢期望的要快得多。」

希特拉就這樣成為德國的主人,而且正如他不斷自誇的那樣,是通過法律上的合法手段當上德國主人的。大蕭條使他的勝利成為可能,不過,這決不是不能避免的;這種可能轉變為現實是由於其他因素的結合,其中,包括希特拉本人的才能、各種既得利益集團提供的援助和他的對手們的缺乏遠見——他們低估了希特拉,未能作為反對派聯合起來。193482日,興登堡去世了,他死得正是時候,使希特拉能把總統和總理的職權合為一體,由他一人掌握。第二個月,納粹黨代表大會在紐倫堡召開,希特拉宣佈:「德國今後一千年的生活方式已被清楚地確定。」

國際影響 英國外交大臣奧斯汀·張伯倫爵士在將1932年的國際形勢與洛跡諾時代的國際形勢作比較後說道:



  
我察看了當今的世界,並將現在的情況與那時的情況作了對比,我不得不承認,由於某種原因,由於某種難以確切指出的東西,世界近兩年正在倒退。各國相互之間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進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穩定的和平邁進,而是又採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懼和威脅的態度。

張伯倫所不能確定的「某種東西」就是大蕭條及其各種國際影響和國內影響。洛迦諾時代的各種國際協定,尤其是關於賠款和戰爭債務的國際協定,已無法實行。不久就變得很明顯;各國政府由於被不斷衰退的經濟和日益嚴重的失業準到崩潰的邊緣,已不能履行幾年前所作的承諾。19317月,在胡佛總統的倡議下,各強國同意延緩償付所有政府間的債務。

這種延緩償付表明,在協約國間的種種債務和賠款之間實際上存在着一種密切的聯繫,儘管胡佛一再重申不存在這種聯繫。第二年夏天,在洛桑會議上,各強國雖然不是在理論上但在事實上完全取消了德國的戰爭賠款。同時,結束了對美國的戰爭債務的支付,雖然在以後幾年中作過幾次象徵性的支付。因此,賠款和戰爭債務這一棘手的老問題終於被大蕭條釋放出來的經濟風暴掃除了。

經濟風暴的另一影響是使地方性的經濟民族主義發展到妨害國際關係的程度。在總崩潰的大潮流中,各國的自衛措施都採取了諸如較高的關稅、更嚴格的進口限額、結算協定、貨幣管制條例和雙邊貿易協定之類的形式。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國間的經濟摩擦和政治上的緊張關係。為轉變這一趨勢人們做了各種嘗試,但都沒有成功。

1933年在倫敦召開的世界經濟會議就是一次使人驚恐的大失敗,「經濟上的獨立」即經濟上的自給自足逐漸成為通常公認的民族目標。

與此密切相關的是為裁減軍備所作的種種嘗試逐漸停止,讓位於各種大規模地重整軍備的計劃。始於19328月的裁軍會議斷斷續續地開了2O個月,但與經濟會議一樣沒有成效。隨着20世紀30年代的漸漸逝去,各國都將越來越多的力量用來重整軍備。事實證明,這一趨勢是不可能停止的,因為軍火製造不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還提供了就業機會。

例如,美國的失業人數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開始重整軍備時才大大減少。同樣,希特拉因實行龐大的重整軍備的計劃,才迅速解決了他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失業問題。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希特拉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國家擺脫經濟蕭條,是因為他在其國家的備戰方面做得最徹底。此外,大蕭條對社會造成的破壞和伴隨而來的失業給人們以極大的傷害,因此,各地民眾都歡迎新的工作,哪怕是軍工廠裡的工作。

很可能沒有一項措施能象給絶望的失業者以工作的大規模的重整軍備一樣,使希特拉為其人民所愛戴。

這時正在積聚起來的武器裝備必然遲早會得到使用,但使用它們還需要有某種理由;「生存空間」便是最明顯的理由。這是希特拉新創的術語,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日本的軍事領導人也使用了與此類似的說法和論點無_-_名*小說-*網-W M T X T.C O M整*理*提*供。按照這一學說,失業和普遍存在的苦難是由生存空間的缺乏引起的。少數幾個幸運的國家奪取了所有的殖民地和人煙稀少的海外領土,使其他國家沒有維持其人民的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資源。

明顯的出路是擴張,必要時可使用武力,以糾正過去所遭受的不公正行為。這就是所謂的「窮」國反對「富」國時所使用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