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蜀山劍俠 卷二上    P 61


作者:平江不肖生
頁數:61 / 278
類別:武俠科幻

 

作者:平江不肖生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蜀山劍俠 卷二上

妖屍厲害,和那些猩、熊在一起,豈非給敵人一個絶好的標記?如果救出谷去,就丟開手不管,它們仍是一樣,要葬送妖人之手,何必多此一舉?好生遲疑不決,只顧在雕背上沉思。那些猩、熊竟一齊延頸哀鳴起來,袁星更是不住垂淚哀告。英瓊不由動了惻隱之心,暗想:"柬上原有借助它們之言,且做到那裡再說。

"想罷,將神鵰降低飛行,命袁星手舞雙劍在前領路,自己在雕背上壓隊護送。那谷甚是幽僻曲折,連穿過了兩個岩洞,才得出險。且喜後面始終無人追趕,那些猩猿、馬熊,想都被嚇破了膽,出谷以後,只顧隨着袁星攀援縱躍,穿林過嶺,飛也似地往前奔跑,頭都不回,只攪得崖土滾滾飛揚,蹄聲動地。

英瓊駕雕橫翼低飛,督率這些威猛無匹的獸隊,宛然中軍主將。鐵羽凌虛,英華絶世,寒虹在手,翠袖臨風,顧盼自豪。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峻嶺崇岡,幽谷大壑,前路欲盡,忽見袁星領着猩、熊竟往一個密林之中穿去。林後碧蟑摩空,壁立萬丈,彷彿無路可通,神鵰已停飛不前。

英瓊暗罵袁星:「蠢東西,適纔經過許多隱僻之處,卻不藏躲,我當你有什麼好所在,卻跑到這樹林以內,人家就尋不見麼?」正要呼喚袁星近前來問,只見密林中一陣騷動過去,樹梢青葉起伏,宛如碧浪,耳聽獸蹄踏在殘葉上面,沙沙作響,與枝幹摩擦蕭蕭雜雜之聲,匯成一片。頃刻之間,風息樹靜,所有猩、熊都沒了蹤影。英瓊心中奇怪,嬌叱一聲:「袁星何往?」身早離了雕背,飛身穿林而入,密林盡頭,便是適纔外面所見峭壁,一片渾成,並無洞穴,猩、熊一個不在。猛見袁星從一個藤蘿掩覆的崖縫中鑽了出來,英瓊喝問:"這裡是什麼所在?那些猩、熊何往?它們既受妖屍之害,可知那妖穴在什麼地方麼?

「袁星答道:」這裡是個崖孔,裡面有一地穴,甚是廣大僻靜,自從那年袁星因采果子發現,還從沒有人來過。今日因為事在緊急,北山雖有幾處地方,都被那兩個鬼小孩搜遍,難以藏身,所以才帶了它們來此潛伏。那妖屍巢穴,便是昔日主人斬完山魈所居的山洞。昨日主人走後,它們已對袁星說了詳細,連主人昔日命它們留神尋找的寶貝,也被妖屍得去。



  
說起來話長,妖屍向來不出洞,那兩個鬼小孩卻要防他們跟蹤尋來。待袁星去對鋼羽囑咐兩句,請它在妖穴附近空中巡視防備,再請主人到地穴裡詳說如何?"英瓊聞言,點了點頭。袁星便去囑咐好了神鵰,回至崖前,將危崖根際一盤百數十年古藤揭起,請英瓊入內。



  
英瓊見那人口處是四五尺方圓的一個洞穴,黑影中彷彿只有兩丈四五尺深便到了盡頭。

壁上儘是苔蘚,觸手濕潤。山石錯落高下,甚是難行,不似有多大容積。入內走不兩步,袁星已將封洞古藤還原,越過英瓊前頭領路。走離盡頭還有三四尺光景,忽然回身,又走兩步,往下一沉,便即不見。

英瓊近前一看,袁星降身之處,乃是一塊突出的大石。如從地面上看過去,舉步便到了盡頭。須由石上越過,迴轉身來,才看出那石根腳還有一個三尺大小孔洞,通到下面。洞並不直,形勢彎曲,常人至此,須要返身轉側,前胸貼石,滑溜而下。

否則即使發現這洞,也當它是一個石上死竅,用東西試探,觸手可以見底,難知裡面盡有深奧呢。英瓊見那洞只能蛇形而入,索性駕起劍光,穿了進去。初進去時,那孔洞與螺旋一般。

有的地方石齒犀利,幽險絶倫。有的地方石潤如油,滑不留手。休說常人難至,就連袁星也是連滾帶溜而下。轉過兩三次彎環以後,越走越寬,袁星已能立起身來。

又向下斜行有半裡左右,才將這甬穴走完,到了平地。猛見極薄一片丈許寬的光華,直射地面,恍如一張數百丈長銀光帘子,自天垂下。定睛一看,出口之處,乃是一個廣約數頃,天然生就的地穴,四外俱被山石包沒,只穴頂有一條丈許寬的裂縫,陽光便從此處射入。耳聽獸息咻咻,聲如潮湧。

光幕之下,照見前面千百條黑影,在那裡左右徘徊。英瓊才一現身,那些猩、熊早轟地吼了一聲,爭先恐後,跳縱過來,離英瓊身旁尺許,紛紛爬跪歡呼。英瓊急於要知妖屍底細,不耐煩囂,吩咐袁星命它們退散開去,不許喧嘩。袁星領命,吼了兩聲。

這些異獸真也聽話,嚇得一個個垂首貼耳,輕輕緩緩散過一旁,只微微一陣騷動過去,即便寧靜。

袁星又領了英瓊走入側面一個凹洞之內,尋了一塊石頭,用手拂拭乾淨,請英瓊坐定,說道:"那妖屍的洞,主人昔日曾經住過,離剛纔袁星被陷之處,不過二十餘裡。因為主人這次所行方向不對,未曾看出。那洞內先前盤踞過兩個山魈,自被主人除去,本山猩、熊便成了一家。那洞本來甚大,主人去後,因為行時吩咐,還有再來之言,想起恩德,益發不敢無故傷生,同居一處,甚是相安。

因知主人愛吃那朱果,以為別處還有,它們每日吃飽,便去滿山尋找。數月前在原生朱果的一個崖洞之內,居然找到一株。它們知道那朱果如不採摘,永遠不落,每日總有數十猩、熊在洞外輪流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