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史 下    P 175


作者:張廷玉等
頁數:175 / 192
類別:歷史

 

作者:張廷玉等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明史 下

其後尹直入閣,欲請見帝計事。安止之曰:「往彭公請召對,一語不合,輒叩頭呼萬歲,以此貽笑。今吾輩每事盡言,太監擇而聞之,上無不允者,勝面對多矣。」其容悅不識大體,且善歸過於人如此。
九年進禮部尚書。久之,改戶部。十三年加太子少保,俄改文淵閣大學士。孝宗出閤,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尋加太子太保。時彭時已歿,商輅以忤汪直去,在內閣者劉珝、劉吉。而安為首輔,與南人相黨附;珝與尚書尹旻、王越又以北人為黨,互相傾軋。然珝疏淺而安深鷙,故珝卒不能勝安。
十八年,汪直寵衰,言官請罷西廠。帝不許。安具疏再言之,報可,中外頗以是稱安。《文華大訓》成,進太子太傅、華蓋殿大學士。復進少傅、太子太師,再進少師。
當是時,朝多秕政,四方災傷日告。帝崇通道教,封金闕、玉闕真君為上帝,遣安祭于靈濟宮。而李孜省、鄧常恩方進用,安因彭華潛與結,藉以排異己。於是珝及王恕、馬文升、秦紘、耿裕諸大臣相繼被逐,而華遂由詹事遷吏部侍郎,入內閣。朝臣無敢與安牴牾者。
華,安福人,大學士時之族弟,舉景泰五年會試第一。深刻多計數,善陰伺人短,與安、孜省比。嘗嗾蕭彥莊攻李秉,又逐尹旻、羅璟,人皆惡而畏之。踰年,得風疾去。
孝宗嗣位,安草登極詔書,禁言官假風聞挾私,中外嘩然。御史湯鼐詣閣。安從容言曰:「此裡面意也。」鼐即以其語奏聞,謂安抑塞言路,歸過于君,無人臣禮。於是庶吉士鄒智,御史文貴、姜洪等交章列其罪狀。先是,歙人倪進賢者,粗知書,無行,諂事安,日與講房中術。安昵之,因令就試,得進士。授為庶吉士,除御史。帝一日于宮中得疏一小篋,則皆論房中術者,末署曰「臣安進」。帝命太監懷恩持至閣曰:「此大臣所為耶?」安愧汗伏地,不能出聲。及諸臣彈章入,復令恩就安讀之。安數跪起求哀,無去意。恩直前摘其牙牌曰:「可出矣。」始惶遽索馬歸第,乞休去。時年已七十餘。尚于道上望三台星,冀復用。居一年卒,贈太師,謚文康。
初,孝穆皇太后之薨,內庭籍籍指萬貴妃。孝宗立,魚台縣丞徐項上書發其事。廷臣議逮鞫萬氏戚屬曾出入宮掖者。安驚懼不知所為,曰:「我久不與萬氏往來矣。」而劉吉先與萬氏姻,亦自危。其黨尹直尚在閣,共擬旨寢之。孝宗仁厚,亦置不問,安、吉得無事。


  
安在政府二十年,每遇試,必令其門生為考官,子孫甥婿多登第者。子翼,南京禮部侍郎。孫弘璧,翰林編修。安死無幾,翼、弘璧相繼死,安竟無後。
劉珝,字叔溫,壽光人。正統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天順中,歷右中允,侍講東宮。
憲宗即位,以舊宮僚屢遷太常卿,兼侍讀學士,直經筵日講。成化十年進吏部左侍郎,充講官如故。珝每進講,反覆開導,詞氣侃侃,聞者為悚。學士劉定之稱為講官第一,憲宗亦愛重之。明年詔以本官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帝每呼「東劉先生」,賜印章一,文曰「嘉猷贊翊」。尋進吏部尚書,再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文華大訓》成。加太子太保,進謹身殿大學士。


  
珝性疏直。自以宮僚舊臣,遇事無所回護。員外郎林俊以劾梁芳、繼曉下獄,珝于帝前解之。李孜省輩左道亂政,欲動搖東宮。珝密疏諫,謀少阻。素薄萬安,嘗斥安負國無恥。安積忿,日夜思中珝。初,商輅之劾汪直也,珝與萬安、劉吉助之爭,得罷西廠。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慚而退。已而西廠復設,珝不能有所諍。至十八年,安見直寵衰,揣知西廠當罷,邀珝同奏。珝辭不與,安遂獨奏。疏上,帝頗訝無珝名。安陰使人訐珝與直有連。會珝子鎡邀妓狎飲,裡人趙賓戲為《劉公子曲》,或增飾穢語,雜教坊院本奏之。帝大怒,決意去珝。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門,出帝手封書一函示之。安等佯驚救。次日,珝具疏乞休。令馳驛,賜月廩、歲隷、白金、楮幣甚厚。其實排珝使去者,安、吉兩人謀也。
時內閣三人,安貪狡,吉陰刻。珝稍優,顧喜譚論,人目為狂躁。珝既倉卒引退,而彭華、尹直相繼入內閣,安、吉之黨乃益固。珝初遭母憂,廬墓三年。比歸,侍父盡孝。父歿,復廬于墓。弘治三年卒,謚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請,賜祠額曰「昭賢」,仍遣官祭之。
子鈗,字汝中。八歲時,憲宗召見,愛其聰敏,且拜起如禮,即命為中書舍人。宮殿門閾高,同官楊一清常提之出入。帝慮牙牌易損,命易以銀。歷官五十餘年,嘉靖中至太常卿,兼五經博士,仍供事內閣誥敕房。博學有行誼,與長洲劉棨並淹貫故實,時稱「二劉」。
劉吉,字祐之,博野人。正統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充經筵官。《寰宇通志》成,進修撰。天順四年侍講讀於東宮,以憂歸。
憲宗即位。召纂《英宗實錄》。至京,上疏乞終制。不允,進侍讀。《實錄》成,遷侍讀學士,直經筵。累遷禮部左侍郎。
成化十一年與劉珝同受命,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尋進禮部尚書。孝宗出閤,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十八年遭父喪,詔起複。吉三疏懇辭,而陰屬貴戚萬喜為之地,得不允。《文華大訓》成,加太子太保,進武英殿大學士。久之,進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尋加少保兼太子太傅。
孝宗即位,庶吉士鄒智、御史姜洪力詆萬安、尹直及吉皆小人,當斥。吉深銜之。安、直皆去,吉獨留,委寄愈專。慮言者攻不已,乃建議超遷科道官,處以不次之位。詔起廢滯,給事中賀欽、御史強珍輩十人已次第擬擢,吉覆上疏薦之。部曹預薦者惟林俊一人,冀以此籠絡言路,而言者猶未息。庶子張升,御史曹璘、歐陽旦,南京給事中方向,御史陳嵩等相繼劾吉。吉憤甚,中升逐之。數興大獄,智、向囚系遠貶,洪亦謫官。復與中官蔣琮比,逐南御史姜綰等,台署為空。中外側目,言者亦少衰。
初,吉與萬安、劉珝在成化時,帝失德,無所規正,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謡。至是見孝宗仁明,同列徐溥、劉健皆正人,而吉于閣臣居首,兩人有論建,吉亦暑名,復時時為正論,竊美名以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