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海瑞傳
勸君莫結同心帶,一結心同解不開!
其三
惺惺最是惜惺惺,倚翠偎紅雨乍停。
念我驚魂防姊覺,教郎安睡待奴醒。
春寒被角傾身讓,風過窗欞側耳聽。
天曉餘溫留不得,隔窗密約重叮嚀。
其四
迴廊百折轉堂坳,阿閣三層鎖鳳巢。
金扇暗遮人影至,玉扉輕扣指聲敲。
脂含重熟櫻桃顆,香解寒衾荳蔻梢。
傍燭笑看屏背上,角巾釵索影先交。
其五
窗外聞勢竹聲吟,暫將小別亦追尋。
羞聞軟語情猶淺,許看香肌愛始深。
他日悲歡憑妾命,此身輕重恃郎心。
須知千古文君意,不遇相如不聽琴。
其六
窗外聞聲暗裡迎,胸中有膽亦心驚。
常防遇處留燈影,偏易行來觸瑟聲。
條脫光寒連臂戰,湯蘇春暖放鈎輕。
枕邊夢醒低低喚,消受香郎兩字名。
其七
聞說將離意便愁,情郎無計淚交流。
身非精衛難填海,意是游魚任釣鉤。
錦衾角枕淒涼況,從此相思又起頭。
影散落花隨馬勒,同仇心事怕逢秋。
其八
知郎無賴喜詼諧,極決承歡事事偕。
學畫鴛鴦調翠黛,戲簽蝴蝶當荊釵。
減儂綉事來磨墨,助我詩情坐向懷。
百種溫柔千婉轉,不留蹤跡與同儕。
其九
對面歡娛背面思,人生能得幾多時?
盟心好訂他生約,咬指難書薄命詞。
相思滿腹憑誰寄?淒涼猶恐被人知。
強笑暫將愁悶解,前事回思自覺痴。
其十
同心好疊寄書函,字字簪花細細緘。
紫鳳已飛空寄曲,青蠅雖小易生讒。
半矜秋水懷新月,遍體餘香藉故衫。
安得射來雙孔雀,教他帶綬一時銜。
後人只錄十首,以志其意。後來皆以《大紅袍》一書為美談。不知海公乃是當時傑士,千古忠臣,死而後已,則作書者亦從此而已矣。我深怪今之說《大紅袍》者,則以海公遇事輒奏,如做知縣時,便劾嚴嵩,孰不知尊卑有分,不得妄奏哉!
又以海公審斷宮闈,以何妃生子不為王裔,嚴嵩故陷西宮,海公令滴血以驗真假,此真所謂村野之談。縱帝宮闈不淨,亦不于嚴嵩主政之得奏帝者。海公又何從不審之?至于明遣刺客,而賴何氏,則更荒唐。誰道竟無其事,則不必更有其文!以史校之,竟無何氏在宮,亦無何太師,究竟何人?官居何職?一派胡言亂語,殊堪笑煞!故特標明,免愚者為其所惑,而玷我海公也!
夫人臣事君,宜得際遇。若非其時,則徒有鞠躬盡瘁之心,偏乏言聽計從之日。所以得際遇者,嵩也。其不合時宜者,海公也。海公秉丹心于方寸,而帝雖知公之賢之忠,而言不曾確聽,計不曾確從,此亦公之時與命也!嵩之遇帝三載三遷,驟秉鈞衡,旋晉太師,數十年如一日。雖有繼盛等之劾奏,而留中不發,卒得安享,此所謂得其時者也!至于世蕃恃父之勢,肆其凶橫,無所不至,竟至誣陷親王,污辱秀士,擅殺大臣,惡貫滿盈。父子不敗於嘉靖之朝,而敗於隆慶之日,可謂成敗有時者也!人幾疑其倖免,而隆慶誅之,始快人心。不然讀書者至此,則不禁喟然而嘆,慨然廢卷矣!
海公小紅袍
第一回 海剛峰請旨歸田 張居正負幼登殿
解組歸來鬢已斑,林泉清趣且偷閒。
君恩應比如山重,夢寐難忘憶聖顏。
日午天青,冪罩關山,雙旌又來。料蒼生屬望,夢難辭鞅掌,那避喧嘩。遺愛長存,殊勛不泯,誰識心勞撫字哉!征途上,早流連瘦馬,荒驛宮梅。林居擬遂初懷,卻緣甚、趨庭鯉對乖。慨當時虎視,雙眸炯炯,俱成鶴髮,滿頷皚皚。朔雪迷空,蠻煙匝地,須信人生亦有涯。丹青在,共臨風延佇,眄想徘徊。
這《沁園春》一調,專為忠君愛民、畢生勞瘁、以民生國計抱負終身、至老而無倦者,後之人,故美之以詞頌,采之以傳奇,千載而下,知所以為忠也,為詐也,為不肖也,為賢也。
然世人多以忠貞節操為千古美談,奸邪讒佞視為遺臭萬世。那知無奸邪讒佞,無以見忠貞節操之人;無忠貞節操之人,無以除奸邪讒佞之黨。試舉《小紅袍》一書。
話說明朝有一位大臣,謚忠介公,姓海名瑞,號剛峰者,廣東瓊江縣人。賦性忠直,器宇魁梧。年二十七時,以貢士起家,授淳安縣令。因那時嚴嵩權奸當國,他便與嚴嵩作對。嚴嵩百計謀害,幸老天庇佑,後竟扳倒嚴嵩,為國除奸去暴。又曾保全國母、太子,功在朝廷,中外悅服。嘉靖天子欽命南直操江之任,御賜飛龍旗兩面,上寫着:「逢龍截角,遇虎敲牙。」
到任以來,奸邪屏跡,官清民樂,這也不表。
有松江府華亭縣書生姓陸,名秀,字元龍。父陸漢臣,母何氏,遭惡宦陰謀架陷,父母相繼淪亡。陸元龍落拓風塵,棲身無所,幸徐尚書告歸林下,憐才物色,招入為婿。適海爺按臨南直操江,不怕皇親國戚,慣要翦除,元龍就去呼冤,立刻為伊剖斷,冤伸枉雪。又有郭成,字文孝,混名孤兒,江寧府上元縣人。父早逝,孤兒性孝謹,隨母寄食舅氏,遂棄舉子業。
海爺憐他孤苦,贈他白金,得以攻書入泮。恰好秋期將至,郭成趕闈,陸元龍亦與秋試。元龍得中經魁,郭成得中第十四名舉人,二人來到操江衙門拜見恩師。海爺道:「賢契自從一別,苦志詩書,可喜一舉成名,不負當日老夫冰鑒。」二人道:「多謝恩師提拔,啣環難報。」海爺道:「貴同年在此,我有杯酒稱賀。」左右備酒,席間說些別後寒溫。海爺道:「二位賢契,我端正書札在此,俟進京時遞與相國李公,自有好處。」陸元龍、郭成二人拜別辭出。於是二人擇吉進京。
其三
惺惺最是惜惺惺,倚翠偎紅雨乍停。
念我驚魂防姊覺,教郎安睡待奴醒。
春寒被角傾身讓,風過窗欞側耳聽。
其四
迴廊百折轉堂坳,阿閣三層鎖鳳巢。
金扇暗遮人影至,玉扉輕扣指聲敲。
脂含重熟櫻桃顆,香解寒衾荳蔻梢。
傍燭笑看屏背上,角巾釵索影先交。
其五
窗外聞勢竹聲吟,暫將小別亦追尋。
羞聞軟語情猶淺,許看香肌愛始深。
他日悲歡憑妾命,此身輕重恃郎心。
須知千古文君意,不遇相如不聽琴。
其六
窗外聞聲暗裡迎,胸中有膽亦心驚。
常防遇處留燈影,偏易行來觸瑟聲。
枕邊夢醒低低喚,消受香郎兩字名。
其七
聞說將離意便愁,情郎無計淚交流。
身非精衛難填海,意是游魚任釣鉤。
錦衾角枕淒涼況,從此相思又起頭。
影散落花隨馬勒,同仇心事怕逢秋。
其八
知郎無賴喜詼諧,極決承歡事事偕。
學畫鴛鴦調翠黛,戲簽蝴蝶當荊釵。
減儂綉事來磨墨,助我詩情坐向懷。
百種溫柔千婉轉,不留蹤跡與同儕。
其九
對面歡娛背面思,人生能得幾多時?
盟心好訂他生約,咬指難書薄命詞。
相思滿腹憑誰寄?淒涼猶恐被人知。
強笑暫將愁悶解,前事回思自覺痴。
其十
同心好疊寄書函,字字簪花細細緘。
紫鳳已飛空寄曲,青蠅雖小易生讒。
半矜秋水懷新月,遍體餘香藉故衫。
安得射來雙孔雀,教他帶綬一時銜。
後人只錄十首,以志其意。後來皆以《大紅袍》一書為美談。不知海公乃是當時傑士,千古忠臣,死而後已,則作書者亦從此而已矣。我深怪今之說《大紅袍》者,則以海公遇事輒奏,如做知縣時,便劾嚴嵩,孰不知尊卑有分,不得妄奏哉!
又以海公審斷宮闈,以何妃生子不為王裔,嚴嵩故陷西宮,海公令滴血以驗真假,此真所謂村野之談。縱帝宮闈不淨,亦不于嚴嵩主政之得奏帝者。海公又何從不審之?至于明遣刺客,而賴何氏,則更荒唐。誰道竟無其事,則不必更有其文!以史校之,竟無何氏在宮,亦無何太師,究竟何人?官居何職?一派胡言亂語,殊堪笑煞!故特標明,免愚者為其所惑,而玷我海公也!
夫人臣事君,宜得際遇。若非其時,則徒有鞠躬盡瘁之心,偏乏言聽計從之日。所以得際遇者,嵩也。其不合時宜者,海公也。海公秉丹心于方寸,而帝雖知公之賢之忠,而言不曾確聽,計不曾確從,此亦公之時與命也!嵩之遇帝三載三遷,驟秉鈞衡,旋晉太師,數十年如一日。雖有繼盛等之劾奏,而留中不發,卒得安享,此所謂得其時者也!至于世蕃恃父之勢,肆其凶橫,無所不至,竟至誣陷親王,污辱秀士,擅殺大臣,惡貫滿盈。父子不敗於嘉靖之朝,而敗於隆慶之日,可謂成敗有時者也!人幾疑其倖免,而隆慶誅之,始快人心。不然讀書者至此,則不禁喟然而嘆,慨然廢卷矣!
海公小紅袍
第一回 海剛峰請旨歸田 張居正負幼登殿
解組歸來鬢已斑,林泉清趣且偷閒。
君恩應比如山重,夢寐難忘憶聖顏。
日午天青,冪罩關山,雙旌又來。料蒼生屬望,夢難辭鞅掌,那避喧嘩。遺愛長存,殊勛不泯,誰識心勞撫字哉!征途上,早流連瘦馬,荒驛宮梅。林居擬遂初懷,卻緣甚、趨庭鯉對乖。慨當時虎視,雙眸炯炯,俱成鶴髮,滿頷皚皚。朔雪迷空,蠻煙匝地,須信人生亦有涯。丹青在,共臨風延佇,眄想徘徊。
這《沁園春》一調,專為忠君愛民、畢生勞瘁、以民生國計抱負終身、至老而無倦者,後之人,故美之以詞頌,采之以傳奇,千載而下,知所以為忠也,為詐也,為不肖也,為賢也。
然世人多以忠貞節操為千古美談,奸邪讒佞視為遺臭萬世。那知無奸邪讒佞,無以見忠貞節操之人;無忠貞節操之人,無以除奸邪讒佞之黨。試舉《小紅袍》一書。
話說明朝有一位大臣,謚忠介公,姓海名瑞,號剛峰者,廣東瓊江縣人。賦性忠直,器宇魁梧。年二十七時,以貢士起家,授淳安縣令。因那時嚴嵩權奸當國,他便與嚴嵩作對。嚴嵩百計謀害,幸老天庇佑,後竟扳倒嚴嵩,為國除奸去暴。又曾保全國母、太子,功在朝廷,中外悅服。嘉靖天子欽命南直操江之任,御賜飛龍旗兩面,上寫着:「逢龍截角,遇虎敲牙。」
到任以來,奸邪屏跡,官清民樂,這也不表。
有松江府華亭縣書生姓陸,名秀,字元龍。父陸漢臣,母何氏,遭惡宦陰謀架陷,父母相繼淪亡。陸元龍落拓風塵,棲身無所,幸徐尚書告歸林下,憐才物色,招入為婿。適海爺按臨南直操江,不怕皇親國戚,慣要翦除,元龍就去呼冤,立刻為伊剖斷,冤伸枉雪。又有郭成,字文孝,混名孤兒,江寧府上元縣人。父早逝,孤兒性孝謹,隨母寄食舅氏,遂棄舉子業。
海爺憐他孤苦,贈他白金,得以攻書入泮。恰好秋期將至,郭成趕闈,陸元龍亦與秋試。元龍得中經魁,郭成得中第十四名舉人,二人來到操江衙門拜見恩師。海爺道:「賢契自從一別,苦志詩書,可喜一舉成名,不負當日老夫冰鑒。」二人道:「多謝恩師提拔,啣環難報。」海爺道:「貴同年在此,我有杯酒稱賀。」左右備酒,席間說些別後寒溫。海爺道:「二位賢契,我端正書札在此,俟進京時遞與相國李公,自有好處。」陸元龍、郭成二人拜別辭出。於是二人擇吉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