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全唐詩 六
散招僧坐暑,閒載客行春。聽事棋忘着,探題酒亂巡。
好編高隱傳,多貌上升真。近日居清近,求人在此人。
卷702_78 【送南海僧游蜀】
張蠙
真修絶故鄉,一衲度暄涼。此世能先覺,他生豈再忘。
定中船過海,臘後路沿湘。野迥鴉隨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蘿蔓蓋銅梁。卻後何年會,西方有上房。
卷702_79 【和友人許裳題宣平裡古藤】
張蠙
欲結千年茂,生來便近松。迸根通井潤,交葉覆庭穠。
歷代頻更主,盤空漸變龍。晝風圓影亂,宵雨細聲重。
蓋密勝丹桂,層危類遠峰。嫩條懸野鼠,枯節叫秋蛩。
翠老霜難蝕,皴多蘚乍封。幾家遙共玩,何寺不堪容。
客對忘離榻,僧看誤過鐘。頃因陪預作,終夕繞枝筇。
卷702_80 【十五夜與友人對月】
張蠙
每到月圓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歡。
一千二百如輪夜,浮世誰能得盡看。
卷702_81 【青塚】
張蠙
傾國可能勝效國,無勞冥寞更思回。
太真雖是承恩死,只作飛塵向馬嵬。
卷702_82 【古戰場】
張蠙
荒骨潛銷壘已平,漢家曾說此交兵。
如何萬古冤魂在,風雨時聞有戰聲。
卷702_83 【贈段逸人】
張蠙
長筇自擔藥兼琴,話著名山即擬尋。
從聽世人權似火,不能燒得臥雲心。
卷702_84 【贈鄭司業】
張蠙
晚學更求來世達,正懷非與百邪侵。
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
卷702_85 【上所知】
張蠙
初向眾中留姓氏,敢期言下致時名。
而今馬亦知人意,每到門前不肯行。
卷702_86 【別鄭仁表】
張蠙
春雷醉別鏡湖邊,官顯才狂正少年。
紅燭滿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蘭船。
卷702_87 【言懷】
張蠙
不將高蓋竟煙塵,自向蓬茅認此身。
唐祖本來成大業,豈非姚宋是平人。
卷702_88 【敘懷】
張蠙
月里路從何處上,江邊身合幾時歸。
十年九陌寒風夜,夢掃蘆花絮客衣。
卷702_89 【抒懷】
張蠙
幾出東堂謝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離家久,更有人從外國來。
卷702_90 【自諷】
張蠙
鹿鳴筵上強稱賢,一送離家十四年。
同隱海山燒藥伴,不求丹桂卻登仙。
卷702_91 【傷賈島】
張蠙
生為明代苦吟身,死作長江一逐臣。
可是當時少知已,不知知己是何人。
卷702_92 【再游西山贈許尊師】
張蠙
別後已聞師得道,不期猶在此山頭。
昔時霜鬢今如漆,疑是年光卻倒流。
卷702_93 【宮詞】
張蠙
日透珠簾見冕旒,六宮爭逐百花球。
回看不覺君王去,已聽笙歌在遠樓。
卷702_94 【經范蠡舊居】
張蠙
一變姓名離百越,越城猶在范家無。
他人不見扁舟意,卻笑輕生泛五湖。
卷702_95 【題嘉陵驛】
張蠙
嘉陵路惡石和泥,行到長亭日已西。
獨倚闌干正惆悵,海棠花裡鷓鴣啼。
卷702_96 【龜山寺晚望】
張蠙
四面湖光絶路岐,鸊鵜飛起暮鐘時。
漁舟不用懸帆席,歸去乘風插柳枝。
卷702_97 【華山孤松】
張蠙
石罅引根非土力,冒寒猶助岳蓮光。
綠槐生在膏腴地,何得無心拒雪霜。
卷702_98 【弔萬人塚】
張蠙
兵罷淮邊客路通,亂鴉來去噪寒空。
可憐白骨攢孤塚,盡為將軍覓戰功。
卷702_99 【送友尉蜀中】
張蠙
故友漢中尉,請為西蜀吟。人家多種橘,風土愛彈琴。
水向昆明闊,山通大夏深。理閒無別事,時寄一登臨。
卷702_100 【長安寓懷】
張蠙
九衢秋雨掩閒扉,不似干名似息機。
貧病卻慚牆上土,年來猶自換新衣。
卷702_101 【費征君舊居】
張蠙
浮世拋身外,棲蹤入九華。遺篇補樂府,舊籍隷仙家。
池靜龜升樹,庭荒鶴隱花。來天子命,還少到煙霞。
卷七百零三
卷703_1 【晨興】
翁承贊
晨起竹軒外,逍遙清興多。早涼生戶牖,孤月照關河。
旅食甘藜藿,歸心憶薜蘿。一尊如有地,放意且狂歌。
卷703_2 【題莒潭安閩院】
翁承贊
祧宗營祀舍,幽異勝珠林。名士穿雲訪,飛禽傍竹吟。
窗含孤岫影,牧臥斷霞陰。景福滋閩壤,芳名亙古今。
卷703_3 【華下霽後曉眺】
翁承贊
結茅幽寂近禪林,霽景煙光著柳陰。千嶂華山雲外秀,
萬重鄉思望中深。老嫌白髮還偷鑷,貧對春風亦強吟。
花畔水邊人不會,騰騰閒步一披襟。
卷703_4 【喜弟承檢登科】
翁承贊
兩篇佳句敵瓊瑰,憐我三清道路開。荊璞獻多還得售,
桂堂恩在敢輕回。花繁不怕尋香客,榜到應傾賀喜杯。
知爾苦心功業就,早攜長策出山來。
卷703_5 【蒙閩王改賜鄉裡】
翁承贊
鄉名文秀裡光賢,別向鈞台造化權。閥閲便因今日貴,
德音兼與後人傳。自從受賜身無力,向未酬恩骨肯鎸。
歸闕路遙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
卷703_6 【訪建陽馬驛僧亞齊】
翁承贊
蕭蕭風雨建陽溪,溪畔維舟訪亞齊。一軸新詩劍潭北,
十年舊識華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
應笑乘軺青瑣客,此時無暇聽猿啼。
卷703_7 【題景祥院】
翁承贊
一溪拖碧繞崔嵬,瓶鉢偏宜向此隈。農罷樹陰黃犢臥,
齋時山下白衣來。松多往日門人種,路是前朝釋子開。
三卷貝多金粟語,可能心煉得成灰。
卷703_8 【寄舍弟承裕員外】
翁承贊
江花岸草晚萋萋,公子王孫思合迷。無主園林饒採伐,
忘情鷗鳥恣高低。長江月上魚翻鬣,荒圃人稀獺印蹄。
何事斜陽再迴首,休愁離別峴山西。
卷703_9 【文明殿受冊封閩王】
翁承贊
好編高隱傳,多貌上升真。近日居清近,求人在此人。
卷702_78 【送南海僧游蜀】
張蠙
真修絶故鄉,一衲度暄涼。此世能先覺,他生豈再忘。
瀑流垂石室,蘿蔓蓋銅梁。卻後何年會,西方有上房。
卷702_79 【和友人許裳題宣平裡古藤】
張蠙
欲結千年茂,生來便近松。迸根通井潤,交葉覆庭穠。
歷代頻更主,盤空漸變龍。晝風圓影亂,宵雨細聲重。
蓋密勝丹桂,層危類遠峰。嫩條懸野鼠,枯節叫秋蛩。
翠老霜難蝕,皴多蘚乍封。幾家遙共玩,何寺不堪容。
客對忘離榻,僧看誤過鐘。頃因陪預作,終夕繞枝筇。
卷702_80 【十五夜與友人對月】
張蠙
每到月圓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歡。
一千二百如輪夜,浮世誰能得盡看。
卷702_81 【青塚】
張蠙
傾國可能勝效國,無勞冥寞更思回。
太真雖是承恩死,只作飛塵向馬嵬。
卷702_82 【古戰場】
張蠙
荒骨潛銷壘已平,漢家曾說此交兵。
如何萬古冤魂在,風雨時聞有戰聲。
卷702_83 【贈段逸人】
張蠙
長筇自擔藥兼琴,話著名山即擬尋。
從聽世人權似火,不能燒得臥雲心。
卷702_84 【贈鄭司業】
張蠙
晚學更求來世達,正懷非與百邪侵。
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
卷702_85 【上所知】
張蠙
初向眾中留姓氏,敢期言下致時名。
而今馬亦知人意,每到門前不肯行。
卷702_86 【別鄭仁表】
張蠙
春雷醉別鏡湖邊,官顯才狂正少年。
紅燭滿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蘭船。
卷702_87 【言懷】
張蠙
不將高蓋竟煙塵,自向蓬茅認此身。
唐祖本來成大業,豈非姚宋是平人。
卷702_88 【敘懷】
張蠙
月里路從何處上,江邊身合幾時歸。
十年九陌寒風夜,夢掃蘆花絮客衣。
卷702_89 【抒懷】
張蠙
幾出東堂謝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離家久,更有人從外國來。
卷702_90 【自諷】
張蠙
鹿鳴筵上強稱賢,一送離家十四年。
同隱海山燒藥伴,不求丹桂卻登仙。
卷702_91 【傷賈島】
張蠙
生為明代苦吟身,死作長江一逐臣。
可是當時少知已,不知知己是何人。
卷702_92 【再游西山贈許尊師】
張蠙
別後已聞師得道,不期猶在此山頭。
昔時霜鬢今如漆,疑是年光卻倒流。
卷702_93 【宮詞】
張蠙
日透珠簾見冕旒,六宮爭逐百花球。
回看不覺君王去,已聽笙歌在遠樓。
卷702_94 【經范蠡舊居】
張蠙
一變姓名離百越,越城猶在范家無。
他人不見扁舟意,卻笑輕生泛五湖。
卷702_95 【題嘉陵驛】
張蠙
嘉陵路惡石和泥,行到長亭日已西。
獨倚闌干正惆悵,海棠花裡鷓鴣啼。
卷702_96 【龜山寺晚望】
張蠙
四面湖光絶路岐,鸊鵜飛起暮鐘時。
漁舟不用懸帆席,歸去乘風插柳枝。
卷702_97 【華山孤松】
張蠙
石罅引根非土力,冒寒猶助岳蓮光。
綠槐生在膏腴地,何得無心拒雪霜。
卷702_98 【弔萬人塚】
張蠙
兵罷淮邊客路通,亂鴉來去噪寒空。
可憐白骨攢孤塚,盡為將軍覓戰功。
卷702_99 【送友尉蜀中】
張蠙
故友漢中尉,請為西蜀吟。人家多種橘,風土愛彈琴。
水向昆明闊,山通大夏深。理閒無別事,時寄一登臨。
卷702_100 【長安寓懷】
張蠙
九衢秋雨掩閒扉,不似干名似息機。
貧病卻慚牆上土,年來猶自換新衣。
卷702_101 【費征君舊居】
張蠙
浮世拋身外,棲蹤入九華。遺篇補樂府,舊籍隷仙家。
池靜龜升樹,庭荒鶴隱花。來天子命,還少到煙霞。
卷七百零三
卷703_1 【晨興】
翁承贊
晨起竹軒外,逍遙清興多。早涼生戶牖,孤月照關河。
旅食甘藜藿,歸心憶薜蘿。一尊如有地,放意且狂歌。
卷703_2 【題莒潭安閩院】
翁承贊
祧宗營祀舍,幽異勝珠林。名士穿雲訪,飛禽傍竹吟。
窗含孤岫影,牧臥斷霞陰。景福滋閩壤,芳名亙古今。
卷703_3 【華下霽後曉眺】
翁承贊
結茅幽寂近禪林,霽景煙光著柳陰。千嶂華山雲外秀,
萬重鄉思望中深。老嫌白髮還偷鑷,貧對春風亦強吟。
花畔水邊人不會,騰騰閒步一披襟。
卷703_4 【喜弟承檢登科】
翁承贊
兩篇佳句敵瓊瑰,憐我三清道路開。荊璞獻多還得售,
桂堂恩在敢輕回。花繁不怕尋香客,榜到應傾賀喜杯。
知爾苦心功業就,早攜長策出山來。
卷703_5 【蒙閩王改賜鄉裡】
翁承贊
鄉名文秀裡光賢,別向鈞台造化權。閥閲便因今日貴,
德音兼與後人傳。自從受賜身無力,向未酬恩骨肯鎸。
歸闕路遙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
卷703_6 【訪建陽馬驛僧亞齊】
翁承贊
蕭蕭風雨建陽溪,溪畔維舟訪亞齊。一軸新詩劍潭北,
十年舊識華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
應笑乘軺青瑣客,此時無暇聽猿啼。
卷703_7 【題景祥院】
翁承贊
一溪拖碧繞崔嵬,瓶鉢偏宜向此隈。農罷樹陰黃犢臥,
齋時山下白衣來。松多往日門人種,路是前朝釋子開。
三卷貝多金粟語,可能心煉得成灰。
卷703_8 【寄舍弟承裕員外】
翁承贊
江花岸草晚萋萋,公子王孫思合迷。無主園林饒採伐,
忘情鷗鳥恣高低。長江月上魚翻鬣,荒圃人稀獺印蹄。
何事斜陽再迴首,休愁離別峴山西。
卷703_9 【文明殿受冊封閩王】
翁承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