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306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306 / 0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一國要對外進行戰爭,維持遠遣的海陸軍,並不一定要累積金銀。海陸軍所賴以維持的不是金銀,而是可消費的物品。國內產業的年產物,換言之,本國土地、勞動和可消費資本的年收入,就是在遙遠國家購買此等可消費的物品的手段。有了這種手段的國家就能維持對遙遠國家的戰爭。
 一國可循三種不同的途徑購買遠遣軍隊的餉給與食糧。第一,把一部分累積的金銀運往外國;第二,把制造業的年產物的一部分運往外國;第三,把常年原生產物的一部分運往外國。
 不妨稱為一國累積或貯存的金銀,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流通的貨幣;第二,私人家庭的金銀器皿;第三,由幹多年節儉而業已聚存於國庫的貨幣。


  
 這樣的金銀很少能從一國的流通貨幣中節省下來,因為在這一方面不可能有多大的剩餘。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每年買賣的貨物的價值要求有一定數量的貨幣來把貨物流通和分配給真正的消費者,但不能使用超過必要的數量。流通的渠道必然吸引充足的貨幣額,但一到飽和就不能再加容納。但在對外戰爭的情況下,通常從這個渠道里抽取若幹。由於有大量的人遣往國外,國內所要維持生活的人數便大為減少了。國內流通的貨物既已減少,為流通貨物所必需的貨幣也必減少。在這樣的場合,通常發行大批紙幣,如英格蘭的財政部證券、海軍部證券和銀行證券。這些紙幣既然代替了流通的金銀,就使國家有機會把較大數量的金銀運往外國。不過,對外戰爭費用浩大,而且延續幾年,要靠上述辦法所提供的資源來維持,那就極不充分了。
 熔解私人家庭的金銀器皿,更無濟於事。上次戰爭開始時,法蘭西曾使用這種辦法,但從這方面所得的利益還不足補償鑄造的損失。
 往時,君王累積的財寶曾提供一個大得多而且耐久得多的資源。但在今日,除了普魯士國王,全歐洲似乎沒有一國君王以累積財寶為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