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假設沒有資本用來提供相當豐饒的原生產物,制造業和商業恐怕都不能存在。二,原生產物,有一部分往往要加工制造後才適於使用或消費。假設沒有資本投在制造業中把它加工,則這種原生產物將永遠不會被生產出來,因為沒有對它的需求;或如果它是天然生長的,它就沒有交換價值,不能增加社會財富。三,原生產物及制造品富饒的地方,必從所餘運往缺乏的地方,假設沒有資本投在運輸業中,這種運輸便不可能。於是它們的生產量便不能超過本地消費所需要的。批發商人的資本,可通有無,使這個地方的剩餘生產物交換別個地方的剩餘生產物,所以,既可以獎勵產業,又可以增進這兩個地方的享用。四,假設沒有資本投在零售商業中,把大批原生產物和制造品分成小的部分,來適應需要者的臨時需要,那末,一切人對於所需的貨品都得大批買進來,超過目前的必需。假設社會上沒有屠戶老板,我們大家都非一次購買一頭牛或一頭羊不可。這對富人也一定是不便的,對貧民將更為不便。貧窮勞動者如果要勉強一次購買一個月或半年的糧食,那他的資本一定有一大部分,不得不改作留供目前消費的資財,一定有一部分本來能提供收入的,不得不變作不能提供收入的。職業上的工具,店鋪內的家具,都非減少不可。對這種人來說,最方便的辦法,是在需要生活品的時候,能夠逐日購買,逐時購買。這樣,他可以把幾乎全部資財用作資本。於是他所能提供的工作的價值擴大了,而他以此所獲的利潤,將足以抵銷零售商的利潤對貨物價格所增加的數目而有餘。有些政論家對商店老板的成見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小商賈群立,雖然他們相互間也許有妨害,但對社會毫無妨害。所以,不需要對他們課稅,或限制他們的人數。例如,某市及其鄰近地帶對於雜貨的需求限制著該市所能售出的雜貨量,因此可投在雜貨商業上的資本,決不可能超過足以購買這數量雜貨所必需的數額。這種有限的資本,如果分歸兩個雜貨商人經營,這兩人間的競爭,會使雙方都把售價減低得比一個人獨營的場合便宜。如果分歸二十個雜貨商人經營,他們間的競爭會更劇烈,而他們結合起來抬高價格的可能性會變得更小。他們間的競爭,也許會使他們中一些人弄得破產,但這種事情,我們不必過問,當事人應該自己小心。他們的競爭,決不會妨害消費者,亦不會妨害生產者。比之一兩個人獨占的時候,那只能使零售商人貴買而賤賣。零售商人多了,其中也許有壞分子,誘騙軟弱顧客購買自己至不需耍的貨品。不過,這種小弊害,值不得國家去注意,更用不著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