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第三,東印度為美洲銀礦產物的另一市場。自這些礦山開采以來,該市場所吸收的銀量,日有增加。從這時起,依賴亞卡普科船舶而進行的美洲和東印度間的直接貿易,繼續增大,而同時經由歐洲的間接交易,增加得尤其多。十六世紀中,與東印度進行正規貿易的歐洲民族,只有葡萄牙人。但同世紀末,荷蘭人起來競爭。不及數年,就把葡萄牙人趕走,使不能再在印度的主要殖民地上立足。在前世紀的大部分時間,東印度貿易的最大部分,由這兩國分占。葡萄牙人貿易日見衰退,而荷蘭人的貿易,卻以比這衰退更快的速度不斷增長。英國人和法國人在前世紀即與印度進行交易,到這一世紀,他們間的貿易大大擴大了。瑞典人及丹麥人的東印度貿易,開始於本世紀。俄羅斯人,最近也組織所謂商隊,取道西伯利亞及韃靼,徑赴北京,與中國進行正規的交易。總之,除法國東方貿易因最近的戰爭而被毀滅了以外,其餘各國對東方的貿易,幾乎無不在繼續擴大。歐洲所消費的東印度貨物日益增多。其消費額之大,似乎曾使印度各種業務逐漸增大。例如,十六世紀中葉以前,歐洲用茶,極其有限,不過把它用作藥品。然而現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為本國國民當作飲料而輸入的,每年計達一百五十萬磅。但這還不夠滿足需耍,又由荷蘭各港和瑞典的哥登堡,不斷秘密輸入。而且,在法國東印度公司繁榮時代,又常由法國海岸秘密輸入。此外,對於中國的瓷器,馬魯古群島的香料,孟加拉的布匹,以及其他無數貨物,歐洲的消費額也只幾乎同樣的比例增加。所以,就用在東印度貿易上的船舶說,前世紀任何時候全歐洲所用的船舶,比最近航運銳減,以前的英國東印度公司一家所用的船舶,以噸數計,怕多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