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142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142 / 0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然而,上述不仔細的觀察,也許不會使那麼多聰明作家陷於迷途,要不是他們同時受到以下一個俗見的影響,即由於各國的銀量自然隨著財富的增加而增加,所只銀的價值目隨銀量的增加而減少。但是,這種見解,毫無根據。
 任何一個國家貴金屬數量增加的原因有二:其一,供給貴金屬的礦山的產額的增加;其二,人民財富的增加,即勞動年產物的增加。前一原因,無疑地和貴金屬價值的減少有關,但後一原因,卻與其價值的減少無關。
 隨著更豐饒礦山的發現,就有更大數量的貴金屬提供市場,而較大數量貴金屬所要交換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在數量上如果和從前一樣,那末同一數量金屬所換得的商品量必定比從前少。所以,一國貴金屬量的增加,要是起因於礦山產額的增加,那就必然使貴金屬的價值有所減少。


  
 反之,在一國財富增加時,換言之,在該國勞動年產物逐漸增大時,這更大量商品的流通,就需要有更大量的通貨。而人民有了更大數量的商品來交換金銀器皿,買得起金銀器皿,自然會購買越來越多的金銀器皿。他們的通貨量,由於必要而增加,他們的金銀器皿量,由於追求虛榮和浮華而增加,而精巧雕像、繪畫及其他各種奢侈品和珍奇品,由於同一原因,也可能增加。但是,雕刻家和畫家在富裕繁榮時所獲報酬,不可能比貧乏不景氣時低,因此金銀在富裕繁榮時的價格,不可能比貧乏不景氣時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