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戰國策
司寇布為周冣謂周君曰:「君使告齊王以周冣不肯為太子也,臣為君不取也。函冶氏為齊太公買良劍,公不知善,歸其劍而責之金。越人請買之千金,折而不賣。將死而屬其子曰:『必無獨知。』今君之使冣為太子,獨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齊王之為君實立果而讓之於冣,以嫁之齊也。君為多巧,冣為多詐,君何不買信貨哉?奉養無有愛於冣也,使天下見之。」
十 秦召周君
秦召周君,周君難往。或為周君謂魏王曰:「秦召周君,將以使攻魏之南陽。王何不出於河南?周君聞之,將以為辭于秦而不往。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越河而攻南陽。」
十一 犀武敗於伊闕
犀武敗於伊闕,周君之魏求救,魏王以上黨之急辭之。周君反,見梁囿而樂之也。綦母恢謂周君曰:「溫囿不下此,而又近。臣能為君取之。」反見魏王,王曰:「周君怨寡人乎?」對曰:「不怨且誰怨乎?臣為王有患也。周君謀主也,而設以國為王扞秦,而王無之扞也。臣見其必以國事秦也,秦悉塞外之兵,與周之眾,以攻南陽,而兩上黨絶矣。」魏王曰:「然則奈何?」綦母恢曰:「周君形不小利事秦,而好小利。今王許戍三萬人,與溫囿,周君得以為辭于父兄百姓,而私溫囿以為樂,必不合于秦。臣嘗聞溫囿之利,歲八十金,周君得溫囿,其以事王者,歲百二十金,是上黨每患而贏四十金。」魏王因使孟卯致溫囿于周君,而許之戍也。
十二 韓魏易地
韓魏易地,西周弗利。樊餘謂楚王曰:「周必亡矣。韓、魏之易地,韓得二縣,魏亡二縣。所以為之者,盡包二周,多於二縣,九鼎存焉。且魏有南陽、鄭地、三川而包二周,則楚方城之外危;韓兼兩上黨以臨趙,即趙羊腸以上危。故易成之日,楚、趙皆輕。」楚王恐,因趙以止易也。
十三 秦欲攻周
秦欲攻周,周冣謂秦王曰:「為王之國計者,不攻周。攻周,實不足以利國,而聲畏天下。天下以聲畏秦,必東合于齊。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齊,則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罷秦,故勸王攻周。秦與天下俱罷,則令不橫行于周矣。」
十四 宮他謂周君
宮他謂周君曰:「宛恃秦而輕晉,秦饑而宛亡。鄭恃魏而輕韓,魏攻蔡而鄭亡。邾、莒亡於齊,陳、蔡亡於楚。此皆恃援國而輕近敵也。今君恃韓、魏而輕秦,國恐傷矣。君不如使周冣陰合于趙以備秦,則不毀。」
十五 謂齊王曰
謂齊王曰:「王何不以地賫周冣以為太子也。」齊王令司馬悍以賂進周冣于周。左尚謂司馬悍曰:「周不聽,是公之知困而交絶于周也。公不如謂周君曰:『何欲置?令人微告悍,悍請令王進之以地。』」左尚以此得事。
十六 三國攻秦反 三國攻秦反,西周恐魏藉道也。為西周謂魏王曰:「楚、宋不利秦之德三國也,彼且攻王之聚以利秦。」魏王懼,令軍設舍速東。
十七 犀武敗周使周足之秦
犀武敗,周使周足之秦。或謂周足曰:「何不謂周君曰:『臣之秦,秦、周之交必惡主君之臣,又秦重而欲相者,且惡臣于秦,而臣為不能使矣。臣願免而行。君因相之,彼得相,不惡周于秦矣。』君重秦,故使相往,行而免,且輕秦也,公必不免。公言是而行,交善於秦,且公之成事也;交惡於秦,不善於公者且誅矣。」
卷三 秦策一
秦:相傳伯翳為舜養鳥獸,因有功,賜姓嬴。至周孝王時,封為附庸,而邑秦(今甘肅省天水縣即故秦城),號曰「秦嬴」。傳至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時,因討西戎(古代西方的少數民族)有功,周平王(前770年~前720年)賜以岐(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豐(今陝西省鄠縣東)之地,始列為諸侯。世代相傳,逐漸發展,佔有今陝西省中部和甘肅省東南部之地。至秦穆公(前659年~前620年)時,號春秋五霸之一。國都原在雍(今陝西省鳳翔縣),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由於商鞅變法,遷部咸陽(今陝西省咸陽縣)。後擴地重大,兼併巴(今四川省東部及湖北省西部一帶)、蜀(今四川省西部)。周顯王四十四年,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始稱王。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並六國,統一中國。《史記》有《秦本紀》及《秦始皇本紀》。
一 衛鞅亡魏入秦
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也,願大王圖之。」
商君懼誅,欲之魏。秦人禁之曰:「商君之法急。」不得出,窮而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二 蘇秦始將連橫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以『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並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十 秦召周君
秦召周君,周君難往。或為周君謂魏王曰:「秦召周君,將以使攻魏之南陽。王何不出於河南?周君聞之,將以為辭于秦而不往。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越河而攻南陽。」
十一 犀武敗於伊闕
犀武敗於伊闕,周君之魏求救,魏王以上黨之急辭之。周君反,見梁囿而樂之也。綦母恢謂周君曰:「溫囿不下此,而又近。臣能為君取之。」反見魏王,王曰:「周君怨寡人乎?」對曰:「不怨且誰怨乎?臣為王有患也。周君謀主也,而設以國為王扞秦,而王無之扞也。臣見其必以國事秦也,秦悉塞外之兵,與周之眾,以攻南陽,而兩上黨絶矣。」魏王曰:「然則奈何?」綦母恢曰:「周君形不小利事秦,而好小利。今王許戍三萬人,與溫囿,周君得以為辭于父兄百姓,而私溫囿以為樂,必不合于秦。臣嘗聞溫囿之利,歲八十金,周君得溫囿,其以事王者,歲百二十金,是上黨每患而贏四十金。」魏王因使孟卯致溫囿于周君,而許之戍也。
十二 韓魏易地
韓魏易地,西周弗利。樊餘謂楚王曰:「周必亡矣。韓、魏之易地,韓得二縣,魏亡二縣。所以為之者,盡包二周,多於二縣,九鼎存焉。且魏有南陽、鄭地、三川而包二周,則楚方城之外危;韓兼兩上黨以臨趙,即趙羊腸以上危。故易成之日,楚、趙皆輕。」楚王恐,因趙以止易也。
十三 秦欲攻周
秦欲攻周,周冣謂秦王曰:「為王之國計者,不攻周。攻周,實不足以利國,而聲畏天下。天下以聲畏秦,必東合于齊。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齊,則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罷秦,故勸王攻周。秦與天下俱罷,則令不橫行于周矣。」
十四 宮他謂周君
十五 謂齊王曰
謂齊王曰:「王何不以地賫周冣以為太子也。」齊王令司馬悍以賂進周冣于周。左尚謂司馬悍曰:「周不聽,是公之知困而交絶于周也。公不如謂周君曰:『何欲置?令人微告悍,悍請令王進之以地。』」左尚以此得事。
十六 三國攻秦反 三國攻秦反,西周恐魏藉道也。為西周謂魏王曰:「楚、宋不利秦之德三國也,彼且攻王之聚以利秦。」魏王懼,令軍設舍速東。
十七 犀武敗周使周足之秦
犀武敗,周使周足之秦。或謂周足曰:「何不謂周君曰:『臣之秦,秦、周之交必惡主君之臣,又秦重而欲相者,且惡臣于秦,而臣為不能使矣。臣願免而行。君因相之,彼得相,不惡周于秦矣。』君重秦,故使相往,行而免,且輕秦也,公必不免。公言是而行,交善於秦,且公之成事也;交惡於秦,不善於公者且誅矣。」
卷三 秦策一
秦:相傳伯翳為舜養鳥獸,因有功,賜姓嬴。至周孝王時,封為附庸,而邑秦(今甘肅省天水縣即故秦城),號曰「秦嬴」。傳至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時,因討西戎(古代西方的少數民族)有功,周平王(前770年~前720年)賜以岐(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豐(今陝西省鄠縣東)之地,始列為諸侯。世代相傳,逐漸發展,佔有今陝西省中部和甘肅省東南部之地。至秦穆公(前659年~前620年)時,號春秋五霸之一。國都原在雍(今陝西省鳳翔縣),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由於商鞅變法,遷部咸陽(今陝西省咸陽縣)。後擴地重大,兼併巴(今四川省東部及湖北省西部一帶)、蜀(今四川省西部)。周顯王四十四年,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始稱王。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並六國,統一中國。《史記》有《秦本紀》及《秦始皇本紀》。
一 衛鞅亡魏入秦
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也,願大王圖之。」
商君懼誅,欲之魏。秦人禁之曰:「商君之法急。」不得出,窮而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二 蘇秦始將連橫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以『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並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