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北史    P 188


作者:李延壽
頁數:188 / 0
類別:歷史

 

作者:李延壽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北史

公緒字穆叔,性聰敏,博通經傳。魏末為冀州司馬,屬疾去官,絶跡贊皇山。齊天保初,以侍御史征,不就。公緒沈冥樂道,又不閒時務,故誓心不仕。尤明天文,善圖緯之學,嘗謂子弟曰:「吾觀齊之分野,福德不多,國家祚終四七。」及齊亡歲,距天保之元二十八年矣。公緒雅好著書,撰《典言》十卷、《禮質疑》五卷、《喪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記》二十卷、《玄子》五卷、《趙記》八卷、《趙語》十二卷,並行于世。公緒既善陰陽之術,有秘記,傳之子孫而不好焉,臨終取以投火。子少通,有學行。
公緒弟概,字季節,少好學。然性倨傲,每對諸兄弟,露髻披服,略無少長之禮。為齊文襄大將軍府行參軍,進側集,題雲「富春公主撰」。閒緩不任事,每被譏訶。除殿中侍御史,修國史。後為太子舍人,為副使聘于江南。江南多以僧寺停客,出入常袒露。還,坐事解。後卒於并州功曹參軍。撰《戰國春秋》及《音譜》並行于世。又自簡詩賦二十四首,謂之《達生丈人集》。其序曰:「達生丈人者,生於戰國之世,爵裡姓名無聞焉爾,時人揆其行己,強為之號。頗好屬文,成輒棄藁。常持論文云:古人有言,性情生於欲。又曰人之性靜,欲實汨之。然則性也者,所受于天,神識是也,故為形骸之主;情也者所受于性,嗜欲是也,故為形骸之役。由此言之,情性之辯,斷焉殊異。故其身泰,則均齊死生,塵垢名利,縱酒恣色,所以養情;否,則屏除愛著,擯落枝體,收神反聽,所以養識。是以遇榮樂而無染,遭厄窮而不悶,或出人間,或棲物表,逍遙寄託,莫知所終。」
李順,字德正,鉅鹿公靈之從父弟也。父系,慕容垂散騎侍郎、東武城令。道武定中原,以為平棘令。卒,贈趙郡太守、平棘男。
順博涉經史,有計策。神瑞中,拜中書博士,轉中書侍郎。從征蠕蠕,以籌略,賜爵平棘子。太武將討赫連昌,謂崔浩曰:「朕前北征,李順獻策數事,實合經略大謀。今欲使總前驅之事,何如?」浩曰:「順智足周務,實如聖旨。但臣與之婚姻,深知其行,然性果于去就,不可專委。」帝乃止。初,浩弟娶順妹,又以弟子娶順女,雖婚媾,而浩頗輕順,順又不伏,由是潛相猜忌,故浩毀之。至統萬,大破昌軍,順謀功居多。後征統萬,昌出逆戰,順破其左軍。及克統萬,帝賜諸將珍寶雜物,順固辭,唯取書數千卷,帝善之。遷給事黃門侍郎。又從擊赫連定於平涼。三秦平,進爵為侯,遷四部尚書,甚見寵待。
沮渠蒙遜以河西內附,帝欲簡行人,崔浩曰:「宜令清德重臣,奉詔褒慰,尚書順即其人也。」帝曰:「順納言大臣,不宜方為此使,若蒙遜身執玉帛而朝于朕,復何以加之?」浩曰:「邢貞使吳,亦魏之太常,苟事是宜,無嫌于重。」帝從之,以順為太常,策拜蒙遜為太傅,涼王。使還,拜使持節、都督四州諸軍事、長安鎮都大將、寧西將軍、開府,進爵高平公。未幾,征為四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延和初,使涼。蒙遜辭疾,箕坐隱幾,無起動狀。順正色大言曰:「不謂此叟無禮,乃至於是!」握節而出。蒙遜使中兵校郎楊定歸追順曰:「太常雲朝廷賜不拜之詔,是以敢自安耳;若曰爾拜爾跽,而不承命,乃小臣之罪矣。」順曰:「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周公賜胙,命曰伯舅無拜,而桓公降而拜受。今朝廷未有不拜之詔,而便偃蹇自取,此乃速禍之道。」蒙遜拜伏盡禮。


  
順還,帝問與蒙遜往複辭,及其政教得失。順曰:「蒙遜專威河右,三十許年,經涉艱難,粗識機變,雖不能貽厥孫謀,猶足以終其一世。但前歲表許十月送曇無懺,及臣往迎,便乖本意,不臣不信,於是而甚。以臣觀之,不復周矣。」帝曰:「若如卿言,則效在無遠,襲世之後,早晚當滅。」對曰:「臣略見其子,並非才俊。如聞敦煌太守牧犍,器性粗立,若繼蒙遜,必此人也。然比之於父,僉雲不逮,殆天所用資聖明也。」帝曰:「朕方事于東,未暇營西,如卿所言,三五年間,不足為晚。」及蒙遜死問至,太武謂順曰:「卿言蒙遜死,驗矣;又言牧犍立,何其妙哉!朕克涼州,亦當不遠。」於是賜絹千匹、廄馬一乘,寵待彌厚,政無鉅細,無所不參。崔浩惡之。
順凡使涼州十二回,太武稱其能。而蒙遜數與順游宴,頗有悖言,恐順泄之,以金寶納順懷中,故蒙遜罪釁得不聞。又西域沙門曇無懺有方術,在涼州,詔追之。順受蒙遜金,聽殺之。浩並知之,密言于帝。帝未之信。太延三年,順復使涼州,及還,帝問以將平河右計,順以人勞既久,不可頻動,帝從之。五年,議征涼州,順以涼州乏水草,不宜遠征。崔浩固以為宜征,帝從浩議。及至姑臧,甚豐水草,帝與景穆書,頗嫌順。後謂浩曰:「卿昔所言,今果驗矣。」克涼州後,聞受蒙遜金而聽其殺曇無懺,益嫌之。猶以寵舊,未加其罪,尚詔順差次群臣,賜以爵位。順頗受納,品第不平。涼州人徐桀發其事,浩又毀之。帝大怒,刑順于城西。順死後數年,其從父弟孝伯為太武知重,居中用事。及浩誅,帝怒甚,謂孝伯曰:「卿從兄往雖誤國,朕意亦未至此。由浩,遂殺卿從兄。」皇興初,順子敷等貴寵,獻文追贈順侍中、鎮西大將軍、太尉公、高平王,謚曰宣王。妻邢氏曰孝妃。順四子。
長子敷,字景文。真君二年,選入中書教學,以忠謹給侍東宮,以為中散。與、盧遐、度世等並以聰敏內參機密。敷性謙恭,加有文學,文成寵遇之。遷秘書下大夫,賜爵平棘子。後兼錄南部,遷散騎常侍、南部尚書、中書監,領內外秘書,襲爵高平公。朝政大議,事無不關。及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司州刺史常珍奇等以彭城、懸瓠降,于時朝議謂未必可信,敷乃固執必然。乃遣師接援,淮海寧輯。敷既見待二世,兄弟親戚在朝者十餘人。弟弈又有寵于文明太后。列其隱罪二十餘條,獻文大怒,皇興四年,誅敷兄弟,削順位號為庶人。敷從弟顯德、妹夫廣平宋叔珍等皆坐關亂公私,同時伏法。敷兄弟敦崇孝義,家門有禮,至于居喪法度,吉凶書記,皆合典則,為北州所稱美。既致斯禍,時人嘆惜之。
敷弟式,字景則,學業知名。位西兗州刺史、濮陽侯。式自以家據權要,心慮危禍,常敕津吏,台有使者,必先啟然後度之。既而使人卒至,始雲南過,既濟,突入執式赴都,與兄俱死。
子憲,字仲軌,清粹善風儀,好學有器度。太和初,襲爵,又降為伯。拜秘書中散,雅為孝文知賞。後拜趙郡太守。趙修與其州裡,修歸葬父母也,牧守以下畏之累跡,憲不為屈,時人高之。後以黨附高肇,為御史所劾。正光五年,行雍州刺史,尋除七兵尚書。孝昌中,除征東將軍、揚州刺史、淮南大都督。及梁平北大將軍元樹等來寇,憲力屈而降。因求還國。既至,敕付廷尉。憲女婿安樂王鑒據相州反,靈太后謂鑒心懷劫脅,遂詔賜憲死。永熙中,贈儀同三司、尚書令、定州刺史,謚曰文靖。子希遠,字景沖,早卒。希遠子祖悛,襲祖爵。


  
希遠弟希宗,字景玄。性寬和,儀貌雅麗,有才學。位金紫光祿大夫。齊神武擢為中外府長史。文宣帝納其第二女為皇后。位上黨太守,卒。贈司空公、殷州刺史,謚曰文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