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隋書
鼓吹二十曲,皆改古名,以敘功德。第一,漢《硃鷺》改名《水德謝》,言魏謝齊興也。第二,漢《思悲翁》改名《出山東》,言神武帝戰廣阿,創大業,破爾硃兆也。第三,漢《艾如張》改名《戰韓陵》,言神武滅四胡,定京洛,遠近賓服也。第四,漢《上之回》改名《殄關隴》,言神武遣侯莫陳悅誅賀拔岳,定關、隴,平河外,漠北款,秦中附也。第五,漢《擁離》改名《滅山胡》,言神武屠劉蠡升,高車懷殊俗,蠕蠕來向化也。第六,漢《戰城南》改名《立武定》,言神武立魏主,天下既安,而能遷于鄴也。第七,漢《巫山高》改名《戰芒山》,言神武斬周十萬之眾,其軍將脫身走免也。第八,漢《上陵》改名《擒蕭明》,言梁遣兄子貞陽侯來寇彭、宋,文襄帝遣太尉、清河王岳,一戰擒殄,俘馘萬計也。第九,漢《將進酒》改名《破侯景》,言文襄遣清河王岳摧殄侯景,克複河南也。第十,漢《君馬黃》改名《定汝潁》,言文襄遣清河王岳,擒周大將軍王思政于長葛,汝、潁悉平也。第十一,漢《芳樹》改名《克淮南》。言文襄遣清河王岳,南翦梁國,獲其司徒陸法和,克壽春、合肥、鐘離、淮陰,盡取江北之地也。第十二,漢《有所思》改名《嗣丕基》,言文宣帝統纘大業也。第十三,漢《稚子班》改名《聖道洽》,言文宣克隆堂構,無思不服也。第十四,漢《聖人出》改名《受魏禪》,言文宣應天順人也。第十五,漢《上邪》改名《平瀚海》,言蠕蠕盡部落入寇武州之塞,而文宣命將出征,平殄北荒,滅其國也。第十六,漢《臨高台》改名《服江南》,言文宣道洽無外,梁主蕭繹來附化也。第十七,漢《遠如期》改名《刑罰中》,言孝昭帝舉直措枉,獄訟無怨也。第十八,漢《石留行》改名《遠夷至》,言時主化沾海外,西夷諸國,遣使朝貢也。第十九,漢《務成》改名《嘉瑞臻》,言時主應期,河清龍見,符瑞總至也。第二十,漢《玄雲》改名《成禮樂》,言時主功成化洽,制禮作樂也。古又有《黃雀》、《釣竿》二曲,略而不用,並議定其名,被于鼓吹。諸州鎮戍,各給鼓吹樂,多少各以大小等級為差。諸王為州,皆給赤鼓、赤角,皇子則增給吳鼓、長鳴角,上州刺史皆給青鼓、青角,中州已下及諸鎮戍,皆給黑鼓、黑角。樂器皆有衣,並同鼓色。
雜樂有西涼鼙舞、清樂、龜茲等。然吹笛、彈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來,皆所愛好。至河清以後,傳習尤盛。後主唯賞胡戎樂,耽愛無已。於是繁手淫聲,爭新哀怨。故曹妙達、安未弱、安馬駒之徒,至有封王開府者,遂服簪纓而為伶人之事。後主亦自能度曲,親執樂器,悅玩無倦,倚弦而歌。別采新聲,為《無愁曲》,音韻窈窕,極于哀思,使胡兒閹官之輩,齊唱和之,曲終樂闋,莫不殞涕。雖行幸道路,或時馬上奏之,樂往哀來,竟以亡國。
周太祖迎魏武入關,樂聲皆闕。恭帝元年,平荊州,大獲梁氏樂器,以屬有司。及建六官,乃詔曰:「六樂尚矣,其聲歌之節,舞蹈之容,寂寥已絶,不可得而詳也。但方行古人之事,可不本於茲乎?自宜依準,制其歌舞,祀五帝日月星辰。」於是有司詳定:郊廟祀五帝日月星辰,用黃帝樂,歌大呂,舞《雲門》。祭九州、社稷、水旱雩珝,用唐堯樂,歌應鐘,舞《大咸》。祀四望,饗諸侯,用虞舜樂,歌南呂,舞《大韶》。祀四類,幸闢雍,用夏禹樂,歌函鐘,舞《大夏》。祭山川,用殷湯樂,歌小呂,舞《大護》。享宗廟,用周武王樂,歌夾鐘,舞《大武》。皇帝出入,奏《皇夏》。賓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蕃國客出入,奏《納夏》。有功臣出入,奏《章夏》。皇后進羞,奏《深夏》。宗室會聚,奏《族夏》。上酒宴樂,奏《陔夏》。諸侯相見,奏《驁夏》。皇帝大射,歌《騶虞》,諸侯歌《狸首》,大夫歌《采蘋》,士歌《采蘩》。雖著其文,竟未之行也。
及閔帝受禪,居位日淺。明帝踐阼,雖革魏氏之樂,而未臻雅正。天和元年,武帝初造《山雲舞》,以備六代。南北郊、雩壇、太廟、禘祫、俱用六舞。南郊則《大夏》降神,《大護》獻熟,次作《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北郊則《大護》降神,《大夏》獻熟,次作《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雩壇以《大武》降神,《正德》獻熟,次作《大夏》、《大護》、《武德》、《山雲之舞》。太廟祫帝,則《大武》降神,《山雲》獻熟,次作《正德》、《大夏》、《大護》、《武德之舞》。時享太廟,以《山雲》降神,《大夏》獻熟,次作《武德之舞》。拜社,以《大護》降神,《大武》獻熟,次作《正德之舞》。五郊朝日,以《大夏》降神,《大護》獻熟。神州、夕月、籍田,以《正德》降神,《大護》獻熟。
建德二年十月甲辰,六代樂成,奏于崇信殿。群臣咸觀。其宮懸,依梁三十六架。朝會則皇帝出入,奏《皇夏》。皇太子出入,奏《肆夏》。王公出入,奏《驁夏》。五等諸侯正日獻玉帛,奏《納夏》。宴族人,奏《族夏》。大會至尊執爵,奏登歌十八曲。食舉,奏《深夏》,舞六代《大廈》、《大護》、《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於是正定雅音,為郊廟樂。創造鐘律,頗得其宜。宣帝嗣位,郊廟皆循用之,無所改作。今采其辭雲。
員丘歌辭:
降神,奏《昭夏》:
重陽禋祀大報天,丙午封壇肅且圜。孤竹之管雲和弦,神光未下風肅然。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鈎陳開。
皇帝將入門,奏《皇夏》:
旌回外壝,蹕靜郊門。千乘按轡,萬騎雲屯。藉茅無咎,掃地惟尊。揖讓展禮,衡璜節步。星漢就列,風雲相顧。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俎入,奏《昭夏》:
日至大禮,豐犧上辰。牲牢修牧,繭慄毛純。俎豆斯立,陶匏以陳。大報反命,居陽兆日。六變鼓鐘,三和琴瑟。俎奇豆偶,惟誠惟質。
奠玉帛,奏《昭夏》:
員玉已奠,蒼幣斯陳。瑞形成象,璧氣含春。禮從天數,智總員神。為祈為祀,至敬咸遵。
皇帝升壇,奏《皇夏》:
七星是仰,八陛有憑。就陽之位,如日之升。思虔肅肅,施敬繩繩。祝史陳信,玄象斯格。惟類之典,惟靈之澤。幽顯對揚,人神咫尺。
皇帝初獻,作《雲門》之舞:
獻以誠,鬱以清。山罍舉,沈齊傾。惟尚饗,洽皇情。降景福,通神明。
皇帝初獻配帝,作《雲門》之舞:
長丘遠歷,大電遙源。弓藏高隴,鼎沒寒門。人生於祖,物本於天。尊神配德,迄用康年。
皇帝初獻及獻配帝畢,奏登歌:
歲之祥,國之陽。蒼靈敬,翠雲長。象為飾,龍為章。乘長日,坯蟄戶。列雲漢,迎風雨,大呂歌,雲門舞。省滌濯,奠牲牷。郁金酒,鳳凰樽。回天眷,顧中原。
皇帝飲福酒,奏《皇夏》:
國命在禮,君命在天。陳誠惟肅,欽福惟虔。洽斯百禮,福以千年。鈎陳掩映,天駟徘徊。雕禾飾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從天之來。
撤奠奏《雍樂》:
禮將畢,樂將闌。回日轡,動天關。翠鳳搖,和鑾響。五雲飛,三步上。風為馭,雷為車。無轍跡,有煙霞。暢皇情,休靈命。雨留甘,雲餘慶。
帝就望燎位,奏《皇夏》:
雜樂有西涼鼙舞、清樂、龜茲等。然吹笛、彈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來,皆所愛好。至河清以後,傳習尤盛。後主唯賞胡戎樂,耽愛無已。於是繁手淫聲,爭新哀怨。故曹妙達、安未弱、安馬駒之徒,至有封王開府者,遂服簪纓而為伶人之事。後主亦自能度曲,親執樂器,悅玩無倦,倚弦而歌。別采新聲,為《無愁曲》,音韻窈窕,極于哀思,使胡兒閹官之輩,齊唱和之,曲終樂闋,莫不殞涕。雖行幸道路,或時馬上奏之,樂往哀來,竟以亡國。
周太祖迎魏武入關,樂聲皆闕。恭帝元年,平荊州,大獲梁氏樂器,以屬有司。及建六官,乃詔曰:「六樂尚矣,其聲歌之節,舞蹈之容,寂寥已絶,不可得而詳也。但方行古人之事,可不本於茲乎?自宜依準,制其歌舞,祀五帝日月星辰。」於是有司詳定:郊廟祀五帝日月星辰,用黃帝樂,歌大呂,舞《雲門》。祭九州、社稷、水旱雩珝,用唐堯樂,歌應鐘,舞《大咸》。祀四望,饗諸侯,用虞舜樂,歌南呂,舞《大韶》。祀四類,幸闢雍,用夏禹樂,歌函鐘,舞《大夏》。祭山川,用殷湯樂,歌小呂,舞《大護》。享宗廟,用周武王樂,歌夾鐘,舞《大武》。皇帝出入,奏《皇夏》。賓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蕃國客出入,奏《納夏》。有功臣出入,奏《章夏》。皇后進羞,奏《深夏》。宗室會聚,奏《族夏》。上酒宴樂,奏《陔夏》。諸侯相見,奏《驁夏》。皇帝大射,歌《騶虞》,諸侯歌《狸首》,大夫歌《采蘋》,士歌《采蘩》。雖著其文,竟未之行也。
及閔帝受禪,居位日淺。明帝踐阼,雖革魏氏之樂,而未臻雅正。天和元年,武帝初造《山雲舞》,以備六代。南北郊、雩壇、太廟、禘祫、俱用六舞。南郊則《大夏》降神,《大護》獻熟,次作《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北郊則《大護》降神,《大夏》獻熟,次作《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雩壇以《大武》降神,《正德》獻熟,次作《大夏》、《大護》、《武德》、《山雲之舞》。太廟祫帝,則《大武》降神,《山雲》獻熟,次作《正德》、《大夏》、《大護》、《武德之舞》。時享太廟,以《山雲》降神,《大夏》獻熟,次作《武德之舞》。拜社,以《大護》降神,《大武》獻熟,次作《正德之舞》。五郊朝日,以《大夏》降神,《大護》獻熟。神州、夕月、籍田,以《正德》降神,《大護》獻熟。
建德二年十月甲辰,六代樂成,奏于崇信殿。群臣咸觀。其宮懸,依梁三十六架。朝會則皇帝出入,奏《皇夏》。皇太子出入,奏《肆夏》。王公出入,奏《驁夏》。五等諸侯正日獻玉帛,奏《納夏》。宴族人,奏《族夏》。大會至尊執爵,奏登歌十八曲。食舉,奏《深夏》,舞六代《大廈》、《大護》、《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於是正定雅音,為郊廟樂。創造鐘律,頗得其宜。宣帝嗣位,郊廟皆循用之,無所改作。今采其辭雲。
員丘歌辭:
降神,奏《昭夏》:
重陽禋祀大報天,丙午封壇肅且圜。孤竹之管雲和弦,神光未下風肅然。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鈎陳開。
皇帝將入門,奏《皇夏》:
旌回外壝,蹕靜郊門。千乘按轡,萬騎雲屯。藉茅無咎,掃地惟尊。揖讓展禮,衡璜節步。星漢就列,風雲相顧。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日至大禮,豐犧上辰。牲牢修牧,繭慄毛純。俎豆斯立,陶匏以陳。大報反命,居陽兆日。六變鼓鐘,三和琴瑟。俎奇豆偶,惟誠惟質。
奠玉帛,奏《昭夏》:
員玉已奠,蒼幣斯陳。瑞形成象,璧氣含春。禮從天數,智總員神。為祈為祀,至敬咸遵。
皇帝升壇,奏《皇夏》:
七星是仰,八陛有憑。就陽之位,如日之升。思虔肅肅,施敬繩繩。祝史陳信,玄象斯格。惟類之典,惟靈之澤。幽顯對揚,人神咫尺。
皇帝初獻,作《雲門》之舞:
獻以誠,鬱以清。山罍舉,沈齊傾。惟尚饗,洽皇情。降景福,通神明。
皇帝初獻配帝,作《雲門》之舞:
長丘遠歷,大電遙源。弓藏高隴,鼎沒寒門。人生於祖,物本於天。尊神配德,迄用康年。
皇帝初獻及獻配帝畢,奏登歌:
歲之祥,國之陽。蒼靈敬,翠雲長。象為飾,龍為章。乘長日,坯蟄戶。列雲漢,迎風雨,大呂歌,雲門舞。省滌濯,奠牲牷。郁金酒,鳳凰樽。回天眷,顧中原。
皇帝飲福酒,奏《皇夏》:
國命在禮,君命在天。陳誠惟肅,欽福惟虔。洽斯百禮,福以千年。鈎陳掩映,天駟徘徊。雕禾飾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從天之來。
撤奠奏《雍樂》:
禮將畢,樂將闌。回日轡,動天關。翠鳳搖,和鑾響。五雲飛,三步上。風為馭,雷為車。無轍跡,有煙霞。暢皇情,休靈命。雨留甘,雲餘慶。
帝就望燎位,奏《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