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後漢書    P 260


作者:范曄等
頁數:260 / 0
類別:中國古代史

 

作者:范曄等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後漢書

家貧,復為郡西門亭長,尋轉功曹。時中常侍侯覽托太守高倫用吏,倫教署為文學掾。寔知非其人,懷檄請見。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違。

寔乞從外署,不足以塵明德。”倫從之。於是鄉論怪其非舉,寔終無所言。

倫後被征為尚書,郡中士大夫送至輪氏傳舍。倫謂觽人言曰:「吾前為侯常侍用吏,陳君密持教還,而于外白署。比聞議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憚強禦,陳君可謂善則稱君,過則稱己者也。」寔固自引愆,聞者方嘆息,由是天下服其德。 司空黃瓊闢選理劇,補聞喜長,旬月,以儙喪去官。復再遷除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鄰縣人戶歸附者,寔輒訓導譬解,發遣各令還本司官行部。

吏慮有訟者,白欲禁之。寔曰:「訟以求直,禁之理將何申?其勿有所拘。」

司官聞而嘆息曰:「陳君所言若是,豈有怨於人乎?」亦竟無訟者。以沛相賦斂違法,及解印綬去,吏人追思之。



  
及後逮捕黨人,事亦連寔。餘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獄,觽無所恃。」

乃請囚焉。遇赦得出。靈帝初,大將軍竇武闢以為掾屬。時中常侍張讓權傾天下。讓父死,歸葬潁川,雖一郡畢至,而名士無往者,讓甚恥之,寔乃獨弔焉。

乃後復誅黨人,讓感寔,故多所全宥。

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嘆曰:

「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樑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


  

太尉楊賜、司徒陳耽,每拜公卿,髃僚畢賀,賜等常嘆寔大位未登,愧於先之。

及黨禁始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遣人敦寔,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謝使者曰:「寔久絶人事,飾巾待終而已。」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征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彁養老。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於家。何進遣使弔祭,海內赴者三萬餘人,制衰麻者以百數。共刊石立碑,謚為文范先生。

有六子,紀、諶最賢。

紀字元方,亦以至德稱。兄弟孝養,閨門廱和,後進之士皆推慕其風。及遭黨錮,發憤著書數萬言,號曰陳子。黨禁解,四府並命,無所屈就。遭父憂,每哀至,輒歐血絶氣,雖衰服已除,而積毀消瘠,殆將滅性。豫州刺史嘉其至行,表上尚書,圖象百城,以厲風俗。董卓入洛陽,乃使就家拜五官中郎將,不得已,到京師,遷侍中。

出為平原相,往謁卓,時欲徙都長安。乃謂紀曰:「三輔平敞,四面險固,土地肥美,號為陸海。今關東兵起,恐洛陽不可久居。長安猶有宮室,今欲西遷何如?」紀曰:「天下有道,守在四夷。宜修德政,以懷不附。遷移至尊,誠計之末者。愚以公宜事委公卿,專精外任。其有違命,則威之以武。今關東兵起,民不堪命。若謙遠朝政,率師討伐,則塗炭之民,庶幾可全。若欲徙萬乘以自安,將有累卵之危,崢嶸之險也。」卓意甚忤,而敬紀名行,無所復言。時議欲以為司徒,紀見禍亂方作,不復辨嚴,實時之郡。璽書追拜太仆,又征為尚書令。建安初,袁紹為太尉,讓于紀;紀不受,拜大鴻臚。年七十一,卒於官。

子髃,為魏司空。天下以為公臱卿,卿臱長。

弟諶,字季方。與紀齊德同行,父子並着高名,時號三君。每宰府闢召,常同時旌命,羔鴈成髃,當世者靡不榮之。諶早終。

論曰:漢自中世以下,閹豎□恣,故俗遂以遁身矯絜放言為高。士有不談此者,則蕓夫牧豎已叫呼之矣。故時政彌惛,而其風愈往。唯陳先生進退之節,必可度也。據于德故物不犯,安於仁故不離髃,行成乎身而道訓天下,故凶邪不能以權奪,王公不能以貴驕,所以聲教廢于上,而風俗清乎下也。

贊曰:二李師淑,陳君友皓。韓韶就吏,贏寇懷道。太丘奧廣,模我彞倫。曾是淵軌,薄夫以淳。慶基既啟,有蔚潁濱,二方承則,八慈繼塵。

後漢書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 第五十三

李固字子堅,漢中南鄭人,司徒合之子也。合在*(數)**[方]*術傳。固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遂究覽墳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京師咸嘆曰:「是復為李公矣。」司隷﹑益州並命郡舉孝廉,闢司空掾,皆不就。

足履龜文者二千石,見相書。

博覽古今,明於風角﹑星筭﹑河圖﹑讖緯,仰察俯占,窮神知變。每到太學,密入公府,定省父母,不令同業諸生知是合子。”

陽嘉二年,有地動﹑山崩﹑火醔之異,公卿舉固對策,詔又特問當世之敝,為政所宜。

固對曰:

臣聞王者父天母地,寶有山川。王道得則陰陽和穆,政化乖則崩震為醔。斯皆關之天心,效于成事者也。夫化以職成,官由能理。古之進者,有德有命;今之進者,唯財與力。伏聞詔書務求寬博,疾惡嚴暴。而今長吏多殺伐致聲名者,必加遷賞;其存寬和無黨援者,輒見斥逐。是以淳厚之風不宣,雕薄之俗未革。雖繁刑重禁,何能有益?前孝安皇帝變亂舊典,封爵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