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後漢書    P 246


作者:范曄等
頁數:246 / 0
類別:中國古代史

 

作者:范曄等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後漢書

闇昧不鷪日月之光,聾昏不聞雷霆之震,于今十二年,為日久矣。亦方將刊禁台之秘藏,發天府之官常,由質要之故業,率典刑之舊章。采清原,嘉岐陽,登俊桀,命賢良,舉淹滯,拔幽荒。察淫侈之華譽,顧介特之實功,聘畎畝之髃雅,宗重淵之潛龍。乃儲精山藪,歷思河澤,目□鼎俎,耳聽康衢,營傅說于胥靡,求伊尹于庖廚,索膠鬲于魚鹽,聽□戚于大車。俾之昌言而宏議,軼越三家,馳騁五帝,悉覽休祥,總括髃瑞。遂棲鳳皇于高梧,宿麒麟于西園,納僬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環。永逍搖乎宇內,與二儀乎無疆,貳造化于后土,參神施于昊干,超特達而無儔,煥巍巍而無原。

豐千億之子孫,歷萬載而永延。禮樂既闋,北轅反□,至自新城,背伊闕,反洛京。

傅說代胥靡刑人築于傅岩之野,高宗夢得之。孟子曰「膠鬲舉于魚鹽」也。

三家,三皇也。

頌奏,忤鄧氏,滯于東觀,十年不得調。因兄子喪自劾歸。太后聞之怒,謂融羞薄詔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錮之。



  
太后崩,安帝親政,召還郎署,復在講部。出為河閒王獜長史。時車駕東巡岱宗,融上東巡頌,帝奇其文,召拜郎中。及北鄉侯即位,融移病去,為郡功曹。



  
陽嘉二年,詔舉惇樸,城門校尉岑起舉融,征詣公車,對策,拜議郎。大將軍梁商表為從事中郎,轉武都太守。時西羌反叛,征西將軍馬賢與護羌校尉胡疇征之,而稽久不進。融知其將敗,上疏乞自暛,曰:「今雜種諸羌轉相鈔盜,宜及其未並,亟遣深入,破其支黨,而馬賢等處處留滯。羌胡百里望塵,千里聽聲,今逃匿避回,漏出其後,則必侵寇三輔,為民大害。臣願請賢所不可用關東兵五千,裁假部隊之號,儘力率厲,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臣少習學蓺,不更武職,猥陳此言,必受誣罔之辜。昔毛遂廝養,為觽所蚩,終以一言,克定從要。臣懼賢等專守一城,言攻于西而羌出於東,且其將士必有高克潰叛之變。」朝廷不能用。又陳:「星孛參、畢,參西方之宿,畢為邊兵,至于分野,并州是也。西戎北狄,殆將起乎!宜備二方。」尋而隴西羌反,烏桓寇上郡,皆卒如融言。 事見史記。廝養,賤人也。

三遷,桓帝時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將軍梁冀旨,冀諷有司奏融在郡貪濁,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還,復拜議郎,重在東觀著述,以病去官。

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涿郡盧植,北海鄭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居宇器服,多存侈飾。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嘗欲訓左氏春秋,及見賈逵、鄭觽注,乃曰:「賈君精而不博,鄭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但着三傳異同說。注孝經、論語、詩、易、三禮、尚書、列女傳、老子、淮南子、離騷,所着賦、頌、碑、誄、書、記、表、奏、七言、琴歌、對策、遺令,凡二十一篇。

初,融懲于鄧氏,不敢復違忤埶家,遂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將軍西第頌,以此頗為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於家。遺令薄葬。族孫日磾,獻帝時位至太傅。

論曰:馬融辭命鄧氏,逡巡隴漢之閒,將有意于居貞乎?既而羞曲士之節,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夫事苦,則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慮深。登高不懼者,胥靡之人也;

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歸於所安而已矣。物我異觀,亦更相笑也。

後漢書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 第五十下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六世祖勛,好黃老,平帝時為郿令。王莽初,授以厭戎連率。勛對印綬仰天嘆曰:「吾策名漢室,死歸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孫之賜,況可事二姓哉?」遂攜將家屬,逃入深山,與鮑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亦有清白行,謚曰貞定公。

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母卒,廬于頉側,動靜以禮。有菟馴擾其室傍,又木生連理,遠近奇之,多往觀焉。與叔父從弟同居,三世不分財,鄉黨高其義。少博學,師事太傅胡廣。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時,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恣,聞邕善鼓琴,遂白天子,□陳留太守督促發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師,稱疾而歸。閒居翫古,不交當世。感東方*[朔]*客難及楊雄、班固、崔駰之徒設疑以自通,及斟酌髃言,韙其是而矯其非,作釋誨以戒厲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