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蜀山劍俠 卷三下    P 365


作者:平江不肖生
頁數:365 / 404
類別:武俠科幻

 

蜀山劍俠 卷三下

作者:平江不肖生
第365,共404。
瀑布由上面倒掛下來,恰是一條水簾。內裡甚深,前半並還有裡許長一個水洞,妖人便藏在水洞盡頭左側旱洞以內。內裡洞徑縱橫交錯,有好幾十條歧路,到處都是鐘乳結成的晶街甬道。前行七八里,連經險窄難行之處,轉入山腹地底深處,方到妖人平日隱跡潛修的水晶洞室之內。

地勢前高後低,因有天然石堤,隔成水旱兩洞,也是一處天然奇景。昔年曾有仙靈寄跡,後被妖人無心發現,仗着邪法地利,逃路又多,防備更嚴,昔年李洪尋他兩次,均被脫兔。入洞除他,比較艱難,本想誘他出洞。到了洞前,見無動靜,想起前事,重又假裝把路走錯,往迴路倉皇飛跑。



  
到了谷口,回顧無人,拿不定妖人伏誅也未,意欲入洞查看,有無邪法防禦。剛把身形隱起,忽聽有人喝道:"大膽李洪,我白虹被你害得家敗人亡,早就想要尋你,不料你已轉世,累我在此等候多年。你轉世不滿十年,一個無知幼童,竟敢來此窺探。我已煉成法寶,今非昔比。

你如有本領,可到我洞中見個高下。你那隱形法無用,我有天視地聽之寶,無須鬼鬼祟祟,裝腔作態。"

李洪天性疾惡,既憤妖人淫凶,又恨他說話強橫,暗罵:「該死妖孽!休說我靈嶠三寶和斷玉鈎你不能當,即便邪法厲害,我還有金蓮寶座和七老師長所賜法寶桫欏靈符,分明有勝無敗,到時叫你知道厲害。」因想自己隱形神妙,敵人只看出前半來去,以後絶看不出,乃是詐語,便未回答,仍然隱形飛進。剛到洞前,那條瀑布本似匹練下垂,寬約丈許,長達十丈,李洪一到,忽然中斷,倒卷而上,現出洞門。隨聽裡面有人笑道:

「你來了麼?這一轉世,更像一個玉娃娃。惟恐你衣服淋濕,特把水簾卷起。若有膽子,快些進來,莫要惹我白虹生氣,你就吃苦了。」李洪聽出語聲頗遠,似由後洞深處遠遠傳來,甚是耳熟,也未留意。



  
因料隱形法被人看破,一賭氣,索性撤去隱形,暗中戒備,飛身入內。妖窟本來過兩次,妖人未遇,不過毀損靈景,便即退走。這時一見,竟比昔年景更靈奇。走入旱洞甬道,便見琳瑯瑤燦,光彩晶瑩,迴廊曲甬,到處通明,宛如置身水晶宮闕之內,富麗清華,美不勝收,也未見有邪法禁制阻隔。

李洪心中奇怪,越是這等情景,敵人越不好鬥。眼看地底妖窟將要飛到,正在加緊戒備,忽然被人由後面打了一掌。憑自己的法力,事前又暗自戒備,敵人近身竟無警覺,心中大驚。未容尋思回顧,雙肩一動,背上斷玉鈎先化作兩道交尾精虹,電掣飛起。

百忙中飛身回顧,一道朱虹突然出現,和鈞光鬥在一起,電舞虹飛。雙方略一糾纏馳逐,敵人也未現身,只聽光中喝道:「你我法寶厲害,莫要毀損靈景,暴珍造孽。有本事,和我到外面打去。」語聲才住,朱虹已當先遁走。

李洪越聽口音越像熟人,寶光也甚眼熟,決非左道中人。一見逃走,急忙追了出去。方想妖人便改邪歸正,也不應是這等情景,人已追出洞外。朱虹在前,眼看追上,忽聽哈哈大笑道:「洪弟,你我才百餘年之隔,便不認得我了麼?」李洪早疑心對方是個舊友,聞言一時醒悟,方喊:「你是桓玉哥哥麼?想得我好苦!怎還是當年的脾氣,不先明言,取笑做什?」話未說完,人已現身,相貌並非桓玉,乃是和自己年歲差不多的幼童,驚問:「你是桓哥哥麼?百餘年不聞音信,難道和我一樣轉世不成?」

幼童這才說道:"我確是桓玉。昔年與你別後,我便回武夷山中修煉。為替你復仇,連尋妖人幾次,因敵人約有同黨相助,互有勝敗,循環報復了好些年。最後我將嬰兒煉成,偶往海外神遊,尋一道友。

歸來一看,才知妖人白虹向邊山四惡中的鬼母朱櫻門下妖徒借來異寶碧磷沖,由地底衝入,殺死守門人,將我的肉體用火焚化。幸而嬰兒早已煉成,本想就以元嬰成道。不料極樂真人李靜虛大弟子秦漁因被天狐寶相夫人所誘,毀了童貞,在雲南長春崖無憂洞伏罪自殺。照着昔年誓言,應該歷劫三生,才能重返師門。

他投身在左近一個富家,生而能言,不昧夙因,想起前情,時常悲憤。加以思戀恩師,由六歲起,每晚背人哭求恩師原恕,早賜接引,但終無回音。他法力已失,此去雲南山高路遠,長春崖地更險阻,生自富貴人家,無法前往,日夜愁急。這日想起昔日誓言必須轉劫三世,以為早日自殺,再往投胎,豈不可以早見恩師?主意打定,便背了家人,逃往山中跳崖自殺,被我路遇。

我本想救他回生,他再三向我苦求,要將他肉體借我回生,再由我送他前往轉世。我本來想變作一個幼童,遊戲人間,此舉倒也兩便。剛一答應,真人忽然飛降,向我指點了幾句,並賜了這一身裝束。我欲拜師,真人不許,另賜了兩封仙柬。

隨說秦道友不到時機,便先自殺,不但有違真人初意,欲速不達,並還有害。念其初犯,頭一世姑且從寬,再去轉劫,須以童貞成道,以待時至。應劫三次,方能恢復從前功力,重返師門,不可自誤。念其向道心堅,特降殊恩,轉世成童,便有遇合。

又對我說:‘陳家父母鍾愛此子,他親恩尚還未報,陳家不久又有大禍,你既借他軀殼,應代他報恩三年,等陳家災難脫去,方可回山。’問我願否,我自遵命。陳家富而好善,遠近皆知,左近盜賊因他全家善人,都不肯侵犯。誰知第二年陳家長子習武好交,偶因任俠喜事,代抱不平,打傷了一個上豪之子,官府受賄,買盜栽臓,欲興大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