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蜀山劍俠 卷三下    P 46


作者:平江不肖生
頁數:46 / 404
類別:武俠科幻

 

蜀山劍俠 卷三下

作者:平江不肖生
第46,共404。
休說詭計瞞我不了,即或我一時不察為其所愚,這大小旃檀佛法妙用無窮,一被佛火罩住,除我饒她,任逃出多遠也無效用。行法人正以本身元靈運用,我又急於回見師祖覆命,一直未肯疏懈,並借牟尼珠助長佛火威力。你此時看她狼狽,還有一半是裝出來的。再有一二日,元神真氣耗損大半,那由元氣凝煉的形體逐漸被佛火煉化,重返妖魂,跟着再遭煉魂孽報,那情景才叫慘厲呢。

"



  
妖屍因身陷佛火焰中,一味瑟縮顫慄,本已不再暴跳怒罵。李寧父女這一問答,似知妄想已絶,始而厲嘯連連,又強衝突了兩次,佛火立即隨着加盛。妖屍難於禁受,重又強行斂跡,不再發聲。靜止了不多一會,忽又哀聲求告起來。

大意是說:自知罪深孽重,萬死不足蔽辜。但是佛門廣大,善惡兼收。自己屢世修為,能到今日,也非容易。

現在惡滿數盡,並不敢妄希寬赦,只求老禪師、仙姑大發慈悲,深恩輕罰,略留一縷殘魂,使得墮入普生道中,暫留縷蟻之命,即是天高地厚之恩,百世難忘。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第二五六回

佛火滅余氛 咫尺違顏空孺慕


  
丹砂消累劫 宮牆在望感師恩

前文說到妖屍連施狡謀毒計,想由旃檀佛火神光之下遁走,均未如願。未了,自知孽重數盡,萬無生望,又改用軟語乞憐,哀告不已。李寧知她仍在妄想運用陰謀,以圖逃免,微笑說道:"我佛慈悲,回頭是岸。你看旃檀佛火神光威力無上,如能自己解脫,一樣可以逃生,照你此時心志,便我想放你,也辦不到。

能否保全殘魂,在你自己,求我何益?"妖屍聞言,若有所悟,待不一會,重又囂張起來。李寧也便入定,不再理會。

暫且不提。

且說女神嬰易靜同了癩姑、周輕雲、趙燕兒以及門下男女弟子上官紅、袁星、米鼉、劉遇安等師徒八人,奉了李寧之命,巡行全洞,並傳眾人通行出入之法。易靜、癩姑以為二妖孽伏誅在即,固不會再生事端。但是領頭作對的衛仙客雖死,金鬼仙子辛凌霄尚在,二人自命神仙美眷,夫妻情深,雖然乃夫死在妖屍毒手之內,與峨眉不相干,無如此女劫數將臨,日益倒行逆施,所約幫手又有不少傷亡,必定移恨峨眉,決不甘休。還有紫清玉女沙紅燕,本來就視峨眉如同仇敵,加上英瓊在北洞水室為救燕兒,一時情急,無意中殺了同來妖黨,沙亮又為毒手所殺,凡此種種,均因想要強占幻波池,盜取藏珍而起。

不料費盡心力,連遭險難,白將乃兄和一些同黨斷送,更失卻不少飛劍、法寶,結局仍被聖姑算定,由峨眉派獨奏全功,仇恨愈深,而且人又陰毒。照李寧預示玄機,不特兩家必定合謀,不久就要卷土重來,拚個死活;而且到時一個處置不善,沙紅燕的今生師長、前世丈夫、方今異派中最厲害的人物兀南公還要前來。師長閉關,全憑眼前幾人應付,實非小可。癩姑更斷定沙紅燕性情乖僻,到時即不傷她,也是不能化解。

否則李寧也不會提到兀南公來時,如何抵禦的話。反正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學道的人照例不免多災多難,與其到時留這禍害,仇復不已,還顯示弱,怕她師父凶威,轉不如相機除此一害再說。互一商議,好在總圖連正副冊天書,已全得到,副冊所缺乙木一章,早在上官紅的手內,恰好配上,運用全部威力,比以前妖屍執掌更多妙用。

又得了聖姑全部藏珍和助長五遁威力之寶,一經全數施為,便大羅神仙到此,也難脫身。欲就李寧佛火化煉妖屍,未走以前,可以討教,便乘巡視並傳示眾弟子之便,沿路佈置起來。

不過聖姑仙法兼有佛道正邪諸家之長,取精用宏,備極神奇。癩姑夙根功力,兩俱深厚,事前已得師長仙示和所賜道書,已有根基,一點就透,當時便可和易靜一樣運用。

上官紅入門雖淺,一則生具仙骨慧心,敏悟異常,用功又極勤奮,先學乙木遁法已盡其妙,雖然膽小矜持,也能觸類旁通,不問自明。餘人自趙燕兒以下,俱以為日尚淺,只能略知通行之法,遇到極精微處,便周輕雲也只和上官紅伯仲之間,儘管易靜盡心傳授,照樣不能當時學全,隨心運用。因此沿途解說施為,經了好些時,才將中洞走完。輕雲笑道:"五洞地域廣大,照此巡行,得耗多少時刻?李伯父煉完妖屍便走,妹子也就要告辭,不能再效微勞。

承二位師姊厚愛,學成再走,自有大益。但妹子此時尚無用處,將來再傳妹子,也是一樣。我看連眾弟子也由他們循序漸進,無須亟于傳授,以免李伯父先行,無從請益。二位師姊以為如何?"

易靜因輕雲嫻雅溫厚,此番又出了大力,事成卻不能同居仙府,固然紫雲宮瑤宮貝闕,只有更好,總覺無以為報。這等不厭求詳,原是為她一人,聞言覺着有理。再聽到未兩句,忽然想起米、劉二人出身旁門,雖然平日用功甚勤,向無過失,但細察根骨,俱都不夠。以前曾聽輕雲暗囑英瓊「對於門人最要留意,入居仙府以後,更應謹慎」等語。

還有一日,見她和劉遇安背人談話,雙方神情甚是莊肅,輕雲好似有所告誡,見自己無心中走過,便借閒言岔開。暗察神色,又不似有甚過失。幾次想問,俱因那些日紅兒用功精進,眾人誇讚,不肯揚此抑彼。又想起英瓊收米、劉二人時,因一干先進同門均未收徒,所收又是旁門中人,執意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