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王陽明全集    P 74


作者:王陽明
頁數:74 / 462
類別:古典散文

 

作者:王陽明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王陽明全集

照得思恩、田州二府,各設流官知府治以土俗;其二府原舊甲分城頭,除割田州八甲分立土官知府,以存岑氏之後。其餘悉照舊規,不必開圖立裡;但與酌量分析,各立土目之素為眾所信服者以為土官巡檢,屬之流官知府,聽其各以土俗自治,照舊辦納兵糧,效有勤勞,遞加升授;其襲授調發,必皆經由於知府;其官職土地,皆得各傳其子孫。除具題外。為照各甲城頭,既已分析,若不先令各自暫行分管,誠恐事無統紀,別生弊端。

為此牌仰田州府土目龍寄等遵照後開甲分,每歲應該納辦官糧,查照開數,依期完納,出辦一應供役徵調等項事情,悉聽知府調度約束。本目仍要守法奉公,正己律下,愛養小民,保安境土,毋得放縱恣肆,逾分于紀,自取罪累,後悔無及,候奏請命下,仰各欽遵施行。

計開:

凌時甲 每年納夏稅秋糧米八十八石八斗七升七合。每調出兵三百八十四名。 每年表箋用銀三錢二分。 須知一本,赴廣西用銀一錢一分。

須知二本,赴京用銀八錢八分。 每年納官豬等例銀一十三兩。 每年納官禾四十擔,重一百斤。 每年供皂隷禾七擔。



  
完冠砦陶甲:

案行廣西提學道興舉思田學校

照得田州新服,用夏變夷,宜有學校;但瘡痍逃竄之餘,尚無受廛之民,即欲建學,亦為徒勞;然風化之原,終不可緩云云。除具題外,擬合就行。為此仰抄案回道,著落當該官吏備行所屬儒學遵照,但有生員,無拘廩增,願改田州府學,及各處儒生願附籍入學者,各赴告本道,逕自查發,選委教官一員,暫領學事,相與講肆游息,或興起孝弟,或倡行鄉約,隨事開引,漸為之兆,俟休養生息一二年後,該府建有學校,然後將各生徒通發該學肄業,照例充補增廩,以次起貢,俱無違錯。

揭陽縣主簿季本鄉約呈


  

四月

據揭陽縣主簿季本呈為鄉約事。足見愛人之誠心,親民之實學,不卑小官,克勤細務,使為有司者,皆能以是實心修舉,下民焉有不被其澤,風俗焉有不歸於厚者乎!但本官見留軍門聽用,該縣若無委官相繼督理,未免一暴十寒;況本院近行十家牌諭,雖經各府縣編報,然訪詢其實,類是虛文搪塞;且編寫人丁,惟在查考善惡,乃聞加以義勇之名,未免生事擾眾,已失本院息盜安民之意。訪得潮州府通判張繼芳持身端確,行事詳審,仰該府掌印官將發去牌式,再行曉諭所屬,就委張繼芳遍歷屬縣,督令各該縣官勤加操演,務要不失本院立法初意。仍先將牌諭所開事理,再四綢繹,必須明白透徹,真如出自己心,庶幾運用皆有脈絡,而施為得其調理。

該縣鄉約仰委縣丞曹森管理,毋令廢墮。

賑給思田二府

照得近因思、田二府攘亂,該前總鎮等官奏調三省漢土官軍兵快人等前來南寧府屯住防守,軍民大小,男不得耕,女不得織,而湖兵安歇之家,騷擾尤甚;今雖地方平靖,湖兵已回,然瘡痍未起,困苦未蘇,況自三月已來,天道亢旱,種未入土,民多缺食,誠可憫念!已經行仰同知史立誠遍查停歇湖兵之家,開報相應量行賑給。為此牌仰南寧府著落當該官吏,專委同知史立誠即將十名以上七十一家,各給米二石,鹹魚二十斤;五名以上三百五十六家,各給米一石三斗,鹹魚十三斤;五名以下四百五十四家,各給米一石,鹹魚十斤;就于該府軍餉米魚內支給開報。其餘大小軍民之家,諭以本院心雖無窮,而錢糧有限;各宜安心生理,勤儉立家,毋縱驕奢,毋習遊惰,比之豐亨豫大之日雖不足,而方之兵戈擾攘之時則有餘矣。

牌行靈山縣延師設教

六月

看得理學不明,人心陷溺,是以士習日偷,風教不振。近該本院久駐南寧,該府及附近各學師生前來朝夕聽講,已覺漸有奮發之志;但窮鄉僻邑,本院既未暇身至其地,則諸生亦何由耳聞其說,合行委官,遍行訓告。

看得原任監察御史,今降合浦縣丞陳逅,理學素明,志存及物,見在軍門,相應差委。除行本官外。為此牌仰靈山縣當該官吏,即便具禮敦請本官于該縣學安歇,率領師生,朝夕考德問業;務去舊染卑污之習,以求聖賢身心之功。該縣諸生應該赴試者,臨期起送;不該赴試者,如常朝夕聽講。

或時出與經書策論題目,量作課程;不得玩易怠忽,虛應故事,須加時敏之功,庶有日新之益。該縣仍要日逐供給薪米之類。候該縣掌印官應朝之日,本官不妨訓迪諸生,就行兼署該縣印信。

牌行委官陳逅設教靈山

看得理學不明云云。除行廉州府及所屬縣外,牌仰本官即便前去該府及所屬縣,行各掌印官召集各該縣師生,遍行開導訓告,各行立志敦本,求為身心之學,一洗舊習之陋,度量道里,折中處所,于靈山縣儒學住歇,令各縣師生可以就近聽講。其諸生該赴試者,臨期起送;不該赴試者,如常朝夕聚會,考德問業,毋令一暴十寒,虛應文具。亦或時出經書策論題目,量作課程;就與講析文義,以無妨其舉業之功。

陶,庶可望其改化;誠本官平日素能孜孜汲引,則此行必能循循善誘。該縣掌印官應朝之日,本官不妨訓迪諸生,就行兼署該縣印信,待後縣官應朝回日,方許交還。

牌行南寧府延師設教